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蘿小卜在南昌

    醫生帶著學生出門診,患者什麼心情?之前給我調理的中醫也是帶著學生出診,說說我的經歷吧。

    給我調理的醫生是當地中醫院有名的主任醫生,可以說在這個科,不是頭把交椅就是二把交椅。每次坐診,這位醫生都帶了四個左右的學生。看病流程是,先讓學生問診,寫基本情況,問診結束後,再去主任那邊排隊問診。

    這些主任坐診一看就是半天多,另外半天還要查房,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學生還是個大幫手,學生也可以跟著這些有經驗的主任學到很多實戰經驗,有利於培養專業人才,我們病人也受益。

    有些情況我也是不能接受的,例如一些隱私部位的檢查或者是手術主任主刀,學生站在旁邊看,這個我覺得就需要經過患者的同意,不然真的很尷尬。

    所以說,醫生帶著學生出診,作為我而言,一般我能接受,畢竟培養下一代確實需要實戰經驗,而且也有利於加快我們看到病的時間。但是對於那種有尷尬情況出現的問診,我覺得如果不經過我的同意帶學生,我應該會很生氣,覺得得不到尊重。

  • 2 # 山菜包子

    任何一個醫生都是從實習生過來的,要是所有病人都拒絕實習生跟門診,那就沒法培養醫生了。你當然可以選擇換醫生,但是我覺得這也是患者的社會責任。只想讓醫生從別的患者身上學習,自己只想要現成的醫生,有點自私

  • 3 # 胸心外科徐醫生

    什麼感受不好回答,出門診看病能帶學生的醫院不會差,都是三甲醫院,很多都是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療水平在當地都屬於頂尖水平。再說了,看病的都是主任,學生只是在邊上幫忙寫病歷,輔助主任完成診療工作,又不影響診療。

    患者也可以選擇去非教學醫院,不要去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去就診。

    有錢的可以去高階私人診所,說話又好聽,對人又溫柔。可以確保隱祕性。

    另外,說一句,去教學醫院或者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就診的患者,有義務支援實習醫生學習。

    年輕的醫生,不給機會成長,等你老了,就不要看病了?

  • 4 # 量子糾纏速度之謎

    如果你感覺不好,可以不去教學醫院,還有那麼多非教學醫院可供你選擇。如果你非選擇教學醫院,那麼你就是預設醫生帶學生出診。

  • 5 # 大巍

    通常情況下,患者都是很無奈的。

    1.敢怒不敢言,你有求於人,你想讓醫生給你好好看病,所以,多半都是心有不爽,無可奈何。

    2.全程懵逼狀態,通常都是一堆學生圍著一個患者,同時伴隨著醫生的講解,莫名其妙你就被當作了樣本,你還沒來得及感受呢,診察已完畢。

    3.欣然接受,作為傳承,醫術必須要有現場實踐環節,為了以後能出更多醫術高手,有的人也就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醫生帶學生出診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個人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方法,畢竟患者想不想成為一個樣本,需要徵得本人同意,但目前似乎患者還沒有選擇的權利,去看病本身就有一定壓力,再讓一堆人圍著看,難免會讓人有情緒上的變化,希望醫院能多考慮患者的感受。

  • 6 # 海陽任

    一般帶學生都會比較認真,遇到典型病例能給系統講一下,當然患者多的時候,學生一般就是自己聽自己領會,幫忙開化驗單、藥什麼的。我實習的時候婦產科有兩個男醫生,全程板著臉不說話,我看他倆也挺可憐的,患者知道這是教學醫院,一般也都配合。等工作了在二甲醫院,有少量本科的,大多是專科的,本科的忙著考研看書,能來科裡就不錯了,加上醫患關係這麼緊張,他們也不能操作,年輕的時候我還管一管他們,後來願意來就來不願意就去學習,別出安全問題就行。專科的同學嘛,他們也不問問題,拿著書本發呆或者看手機,隨便吧,現在和老師一樣,你必須的學不愛學,你別妨礙他人就行。至於患者嘛,他也不要學生檢查,檢查私密部位,一般也不讓學生參加。

  • 7 # 葯動亽生

    能帶學生的都是教授級別的,你說什麼感受?再說的,也不是學生給你看病,給你看病的還是大夫。遇到帶學生的大夫就慶幸遇到了一個醫術好的大夫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週末該不該上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