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微課草堂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命脈,直接關係著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三農”問題一直是中央工作的重心,隨著幾次農業的重大改革,中國農業發展,也從“高產農業"階段,過渡到了“綠色農業”階段。高產農業主要解決華人“吃得飽”的問題,而綠色農業解決了華人“吃得安全”的問題。

    2017年,中共中央一號檔案,提出了“壯大新產業、新業態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其中,明確提出:“加強現代生物和營養強化技術研究,挖掘開發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這是中央檔案首次提出“功能農業”的有關表述。

    功能農業,重點在“功能”二字上。這個詞最早,是由中國著名的土壤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其國,在《中國至2050年農業科技發展路線圖》一書中提出的:“指透過生物營養強化技術,使農產品中硒、鋅等有益人體健康的礦物質或其他功能物質定量提高的農業生產過程”。此外,功能農業還有兩個重要的標準:一是消費者能在宏觀感覺或微觀指標上發現其具有改善健康的價值;二是能夠標準化生產。

    從這點看,功能農業可以說是綠色農業的“進階版”,在“吃得安全”之上,又解決了華人“吃得健康”的問題。可以說是中國農業發展的第三個重要階段。

    近幾年,在移動網際網路、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影響下,華人的生活消費方式發生。在網際網路運營領域,這種變化被定義為“消費升級”,並且由此催生了 OMO(新零售)這個“新物種”。在消費升級的環境下,傳統農業的演變或升級成了必然之勢。

    舉一個例子。在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高山茶”一直是當地特產,其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對人體非常有益。但過去受限於地理區位、資源、無品牌支撐等,“高山茶”一直是“好產品賣不出好價錢”。2014年,下黨鄉以“下鄉去,嚐嚐下鄉的味道”為廣告語,註冊了“下鄉的味道”商標,同時深入探索,成功開創了中國第一個“視覺化扶貧定製茶園專案”。也就是將原來一家家零散的茶園進行有效整合,推出600畝的“扶貧定製茶園”,以“每畝茶園、每年租金2萬元、合同期5年”的形式,向全國範圍招募“愛心茶園主”定製茶園,茶園主每年可以獲得100斤的生態茶葉作為回報。同時,成了了“下鄉的味道”電子商務公司,全面擴大“下鄉的味道”品牌的保護、開發和運營,拓展到農產品包裝、旅遊紀念品開發、電子商務拓展等領域。這個專案讓茶農的收益大幅增長、村委也顯著提高了財政收入。這種“只賣茶園不賣茶“的扶貧新模式,迅速成為全國農村精準扶貧的典型案例、“下鄉的味道”也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扶貧定製農業第一品牌”。

    都說下黨鄉是“一個品牌改變一個窮村”,但同時,“功能農業”的指導精神也是背後推手。可以說,功能農業,是“十三五”時期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新興農業方向之一,是中國農業的機遇、更是中國的機遇!

  • 2 # 農學谷

    農業的多種功能內涵清晰地體現出農業已不再是傳統的生產性農業,農業部門也不再是簡單的一個生產產品的部門,農業產業的市場範圍、農產品附加值以及農業與其他產品部門的結合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農業產業市場目的是解決農產品生產質量、銷售價格和農業效益的問題,只侷限於農產品市場;農業資源的區域優勢也得以在更廣闊的市場背景下起到提高農業整體效益的作用,在多功能農業的背景下,農業市場的範圍已延伸至農業資源市場、農業環保市場和農業文化市場等。

    此外,農業與其他產業部門要緊密的結合,大力推動農業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農業多功能,才能為二者互促互進提供有利條件。

  • 3 # 雲種養

    功能農業實際上是生態高值農業發展的進一步延伸

    生態高值農業:

    【目標】構建集約化經營與生態化生產有機結合

    【導向】健康消費需求

    【核心】提高農業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兼有高產出、高效益與可持續發展的雙重特性

    【本質】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集中體現。

    功能農業:

    它是透過生物營養化技術或其他生物工程生產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農產品。

    簡單地說,就是要種植出具有保健功能的農產品。

    功能農業的生產目標——功能農產品

    功能農業生產出的農產品叫功能農產品,它通常應具有補充特定功能性營養,達到健康改善的目的。狹義地來看,就是關注農產品是否能夠實現農副產品含量標準化的營養素,比如礦物質、維生素等。比如說富硒農產品,長期防癌效果明顯,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同時還對肝臟、心血管和眼睛都有保護作用。

    ——“農業生產與食品安全營養技術”規劃中提到,當前中國營養和保健功能食品的科技主要發展趨勢是:增加必需微量元素(鈣、鐵、鋅、硒等)、氨基酸(賴氨酸、色氨酸)、維生素(VA、VE)、抗氧化物質(多酚、黃酮、胡蘿蔔素、花色素)、不飽和脂肪酸(w-3)等含量的科技,並透過生物技術(動植物“生物強化”和育種技術)和非生物技術(農藝措施)生產富含某些營養素的特色食品。

    發展功能農業的原因:

    1.生態高值農業急需農產品附加值提升技術;

    2.礦物質補充形態的革新需求;

    3.功能性食品是人類健康長壽的重要保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體重減到一定程度減不下去了,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