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光語言矯正師
-
2 # 百合媽媽讀心理01 見面禮。
春節期間出門,難免會在路上遇到熟人,要讓孩子學會見了熟人主動熱情禮貌地問聲:“過年好!”父母也可以提前教會孩子一些吉祥語備用,例如見到年老的長者,要祝福他們身體康健;見到叔叔阿姨,要祝福他們工作順利;見到小朋友,要祝福他們學習進步等等。
02 紅包禮。親戚朋友給孩子紅包的時候,要讓孩子要學會雙手接過,並表示感謝,送上祝福語。需要注意的是,在國外一般都是當面直接拆禮物表示感謝,而華人則矜持含蓄,接過紅包後,先裝起來,不要當面拆開。
03 待客禮。當客人來家裡拜訪的時候,孩子要學會禮貌地表示歡迎,並主動招呼客人。客人落座後,要幫父母給客人奉上茶水、果盤、點心。當客人與父母交談的時候,不要隨意插話,可以去忙自己的事情,但在客人提到孩子的時候,孩子要做到適時迴應。當客人離開的時候,孩子要出來和父母一起送客、道別,邀請客人下次再來。
04 訪客禮。父母帶孩子去親戚朋友家拜年,到達主人家後,要告訴孩子輕輕敲門,敲三下,不要重重地拍打門。進門後要主動打招呼、問好。對主人的熱情款待,要表示感謝。未經主人允許不要亂動自己感興趣的物品。吃完糖果、瓜子等零食後,也要隨手把垃圾扔進垃圾桶,不給別人製造麻煩。
05 用餐禮。在同親戚朋友用餐的時候,要教育孩子尊重年老的長輩,等長輩落坐後,自己才能坐下,席間做到不敲打碗筷、不大聲喧譁,不在餐盤中翻來翻去,不起身伸手去取離自己比較遠的菜,保持自己的餐盤整潔。不在吃飯時大聲吧唧嘴,以及幹別的事情。別人輪流敬酒,輪到孩子的時候,孩子要起身迴應。別人幫忙取餐的時候要表示感謝。
以上這些禮儀常識父母需要提前教給孩子,如果孩子偶爾出現一些失禮的行為,父母也不必著急,耐心處理即可。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說一些不吉利的話,過年過節的,大人聽了會覺得很不舒服。這個時候父母不要訓斥孩子,這樣做只會讓事態惡化,影響所有人的心情,父母可以轉移話題或者說幾句吉祥的話語及時救場。
另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教養,自己首先做到禮貌行事,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END-
回覆列表
說話很重要,會說話更重要,特別是回老家團圓,一年不見,長輩、親友、鄰居等方方面面都要好照顧到,好話說到點上,大家都會有個好心情,接下來一年都會記得你的好。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拜年的話很多,對成年人來說,相互表達美好祝願都是張口就來,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就難說了,畢竟小孩子都比較心直口快、童言無忌,在陌生的場合裡,像成年人一樣思考問題,或者臨機應變,肯定有些強人所難。
所以春節到了,帶孩子走親訪友,一定要記得提前較好孩子,防止說錯話,萬一一不小心把天聊死了,那就太尷尬了,這直接影響孩子紅包收入。
去年回老家,就遇到這麼個熊孩子,那叫一個心直口快。
媽媽,你看那個叔叔的肚子好大啊,是不是懷了個小弟弟?
媽媽媽媽,那個叔叔沒有頭髮,快禿了!
那個阿姨好肥啊,胳膊比我的小腿還粗呢。
阿姨,我媽媽說你家不乾淨,不讓我去玩兒。
媽媽,那個叔叔剛才偷偷放了個屁!
這熊孩子一路下來,看的我心驚肉跳,好怕撞他槍口上,孩子媽媽跟救火隊員一樣,連哄帶騙都沒堵住這張“巧嘴”,孩子爸爸一路尬聊賠禮,也是相當煎熬了。
可見孩子在家是多麼的缺少家教,缺少基本素養,完全沒有對長輩的尊敬,口無遮攔的放飛自己,失去控制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快要發瘋的爸爸媽媽。
家長帶領孩子出門走親戚、朋友、尊長,朋友們也互致新年快樂,以吉祥之語互賀祝新春。晚輩致禮祝福,收紅包感謝,主人熱情款待等,這些地方都需要會說話,禮貌用語,祝福語,敬語一樣不能少。
如果家有口無遮攔的熊孩子,那麼一定要注意情商的培養,春節期間恰好是教育孩子與人和睦相處的好機會。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春節的禮儀呢?
2、接紅包要用雙手接,鞠躬致謝,不要當面拆開,那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說話不可以用手指著別人。
3、招待陌生人,要記得稱呼,特別不能記錯姓氏,幫助父母招待客人,不要頑皮耍鬧,不要打擾大人之間溝通。
4、去親友家拜年,要學會約束自己,不要打鬧,隨便亂動別人的東西。
其實,春節拜年學問很多,有的孩子一教就會,一悟就透,見到爺爺奶奶輩的老人,一律用健康長壽,事事順心這些詞,見到和爸爸媽媽年紀相仿的長輩,就會用恭喜發財、新年快樂這樣的詞,吃飯的時候,安安靜靜,長輩給夾菜時,主動端碗去接,哪些菜做的好吃,說的頭頭是道,誇的主人家心花怒放,當然事後紅包肯定少不了的。
春節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團團圓圓的場合,是考驗孩子,檢驗家教的好地方,有的孩子性格開朗、舉止文明、懂禮貌。有的孩子害羞膽小、不敢說話。還有的孩子調皮搗蛋、萬人嫌。好孩子一定會讓長輩讚不絕口,讓他人羨慕不已,也能為父母臉上增光,所以,平時父母就應當注意孩子的個人修養,不能忽視情商和溝通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