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芃中爸爸

    孩子三歲半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就是這個道理。因此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更多關注孩子的性格養成和習慣的養成。

    孩子對新鮮事物總是好奇和勇於嘗試的,這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可愛之處。但有些孩子在父母眼中,總是天生膽小或總是恐懼,我作為一個兩個孩子的父親,我的總結可以給你作為一些參考:

    1、孩子膽小或總是害怕失敗,其實是跟父母的影響有很大關係。孩子都是一張白紙,性格的形成多數取決於後天的環境。因此,想讓孩子做事果敢,需要給他這樣一個環境,首先從家庭成員,尤其是跟他接觸最多的家庭成員找原因。

    2、孩子老是恐懼失敗,更深層次的因素,有可能是在平時他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對他的鼓勵不夠,甚至有大人對他進行恐嚇,導致他自信不足。

    3、多帶他去參加集體活動,多更其他小朋友交往,增強他的社交能力,對增強他的自信非常有好處。

  • 2 # 雲裡育兒說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所以首先家長得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錯。孩子還很小,現在是模仿大人言行舉止很重要的一個時期。人云亦云的時候,家長說髒話罵人,打架,爭吵,孩子兩下就學會了。不要在孩子面前爭論不休,樹立一些不好的榜樣。孩子的成長環境至關重要,每個家長都要學會管理個人情緒,我們要給他一個和諧的友善的快樂的生活環境。

    其次很多父母都會抓住這個孩子的學習關鍵時期讓孩子多學習一些東西。讓他學這學那,美其名曰是對孩子好。可是本身這個時候他是該玩的時候,玩的開心,從玩中學會一些事情就可以了。我們大人不要拿孩子跟其他孩子比,需要學很多東西,別的小孩會的,我的小孩也要會,這樣真的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第三,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還是得調整一下,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天生勇敢,有的孩子內斂,膽小。我們做家長的得正視孩子的成長,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很大不了的問題。家長越是放大問題,孩子的問題就越大。比如,孩子摔在地上摔的本身不疼,家長一臉心疼,驚慌的把孩子扶起來,孩子的哭聲反而更大。

    第四,家長讓孩子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不要總是關注孩子做事情的結果。家長要讓孩子多體驗一下做事情的過程,不要輕易的給孩子下不好的結論。比如讓孩子給媽媽拿一個東西,我們作為家長要有耐心的告訴孩子該怎麼做,就算孩子沒有做得那麼好,或者根本就沒把東西拿到媽媽手裡面。我們也要很開心的告訴孩子哪裡做的不好,哪裡他是有進步的。我們家長要從細微末節處去看到孩子的閃光點。

    第五,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全家人要達成共識。不要媽媽說這麼做是對的,奶奶說這麼做才是對的,爺爺和爸爸也都各有說法。這樣孩子的腦子也是混亂的,他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造成孩子怕事,不願意去說和做。

    第六,夥伴在這個時候對於孩子是很重要的。有大哥哥,大姐姐等夥伴帶著孩子玩耍,做某些事情時孩子也會有不一樣的突破和驚喜。家長要積極的給孩子尋找小夥伴,讓孩子和夥伴們開心的玩耍。從而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第七,教會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鼓勵孩子去做,去嘗試。告訴孩子不要怕就算做錯了,做的不好也沒關係。有家長在背後支援他,幫助他。

    當然造成孩子現在這樣子,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所以也不是短期內就可以改正孩子的問題的。家長要多找原因,對症下藥。孩子的教育是個很大的問題,全家人都得重視。團結一致的解決問題。

  • 3 # 聽雨軒記

    三歲半的孩子總是害怕失敗,恐懼挫折,主要原因可能是和家庭教育有關,主要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有關。其中自信心是自我意識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而孩子害怕失敗恐懼是自信心發展收到影響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作為家長應該反思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根據經驗,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第一,家長平時要求過嚴厲,孩子一旦做錯事,家長就會過分指責,致使孩子失去信心,所以平時做事情總是小心翼翼,生怕做錯事情。 第二,家長平時過分溺愛,孩子所有事情都包辦代替,生怕孩子受到傷害和委屈,這樣孩子缺少鍛鍊的機會,就會做事情畏畏縮縮,不敢去嘗試,進而容易出現總是做錯事情,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 樹立孩子的自信心,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大膽的讓孩子去嘗試,提供學習和鍛鍊的機會。 其次,作為家長應該多鼓勵和表揚幼兒,當孩子付出努力做成功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或者是精神獎勵。 第三,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允許幼兒犯錯誤。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可以幫他分析原因,找出解決改正錯誤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批評。從而慢慢的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以上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和想法,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使鼻樑長高?(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