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地球的地貌,不論是巨大的山體,還是廣袤的海洋,受到內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在漫長的歷史長河程序中,其實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只是這個過程既漫長,又緩慢,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們人類感知不出來而已。

    內力作用,主要是地球本身的地殼運動等內部作用引起的變化,地球表面上存在著各種地殼運動的痕跡,比如高山、盆地、火山、島嶼、海溝、高原、斷層等。同時,地球的地殼也在不斷的運動中,比如我們熟悉的大陸漂移、板塊碰撞引起的隆起和沉降、地震、海嘯等,這些主要都是地球的內力作用引起的外在活動體現。

    外力作用,主要是地球地表受到的其他外在作用力,比如泥石流、水土流失、山體滑坡、礦山開採、城市建設等等。外力作用的影響往往沒有內力作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但它對地球表面的影響的效果,即對地表特徵的改變一般都是非常明顯的。

    因此,受內力和外力作用的共同影響,在大時間尺度的概念下,會存在題主所說的巨大物體發生空間方向改變的情況,不但會有這種方向的改變,而且還會存在從無到有的變化,比如從海洋變為陸地,從平原到高山。這種緩慢的地殼運動,科學家們一般根據地質學、古生物學、地貌學和古地磁學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研究分析,再結合同位素年齡的測定,進行綜合判定,從而推斷出地殼運動的演化程序。

  • 2 # 金童希瑞

    白堊紀末期小行星俯衝、撞擊地球導致地臺活化,地軸傾斜,隕石坑岩漿衝擊波層流裡金屬態氫離子聚合的岩石和礦物形成了新地殼。

    地質構造的變化是“災變”,不是“漸變”!

    地質構造裡“岩石和礦物”記錄了隕石坑岩漿衝擊波層流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的金屬態氫離子形成的“磁場”,與地球“磁力線”無關!

    根據岩石和礦物的“磁性”推斷某些“山體”旋轉是錯誤的;或者說“地磁”不會“倒轉”。

    (下圖:山東省濰坊市峽山水庫西岸“白堊紀隕石坑中央錐上射部位的衝擊石英”。)

  • 3 # 貓先生內涵科普

    地球上哪裡有固定不變的物體,一座大山,放到地球歷史的尺度來看,別說一會朝南一會朝北,旋轉、跳躍、消失都不帶閉著眼。

    肉眼可見的改變——火山噴發

    地球的歷史到今天,大家公認已經有接近46億年。說如此久遠的事情之前,我們先來談談,按照人類生命尺度來衡量,可以直接觀測到的證據,同學們應該比較容易接受。

    時間,1943年;地理座標,墨西哥帕裡庫廷;人物,當地的一個農夫。

    當天下午,農夫的田地裡開始微微冒出白煙,一開始誰也沒有注意這一有些奇怪的異象,農夫一家該幹嘛就還是幹嘛。

    可是,一個星期後,農夫一家不得不正視這一個有些棘手的現象了,因為他的田地裡冒出了一座高達152m的火山錐!他如果聽過中國古代神話——愚公移山的話,他應該會成為一個墨西哥的現實版本。可惜,中國的愚公子子孫孫的不懈努力感動了天神,擋在自己家門口的大山終於消失,可墨西哥大哥的火山錐,在隨後的兩年之後,長到了直徑800m,高度超過430m。

    這是一個令人崩潰的故事。更崩潰的是,現在地球上活躍著的這樣的火山,大約有幾百座。只要你運氣好,你一生可以見證奇蹟好幾百次呢。

    大陸漂移——比你想象中更難接受的真相

    現在同學們對於大陸漂移學說,可以算作耳熟能詳了,事實上,這一個觀點,比你想象中被科學界接受要晚的多。

    1944年,英國地質學家霍姆斯首次出版了《物理地質學原理》。在這本書裡,他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但是,至少在美國,當時沒多少人覺得他在闡述一個客觀事實。1950年,英國科學促進協會在年會上進行了一次表決,也只有大約半數代表表示,可以接受大陸漂移的觀點。

    事實上,現在的地質學發現,岩心樣品顯示,大西洋中部海底的山脊都相當年輕,但由此向東或由此向西,卻變得越來越古老。海底年齡一般都不超過1.75億年,而大陸上的岩石年齡往往有幾十億年。

    地球表面是由8─12個大的板塊組成的;它們都在以不同的速度朝不同的方向移動,我們在這裡坐著的時候,大陸正在漂動。

    舉個例子,根據全球定位系統,我們可以準確的測量出,歐洲和北美洲正以指甲生長的速度──大約以100年2米的速度──漸漸遠離。如果你的壽命能夠長達100萬年,你完全可以欣賞洛杉磯的山脈,從你南面走來,然後緩緩把背影投到你的背面。

    科學仍舊照耀不到的角落

    說到這裡,其實題主的問題已經解決得差不多了。但是,板塊理論仍舊不是地球表面地形運動成因的全部,科學仍舊照耀不到的角落還存在不少呢。

    例如,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就是一個迷。

    目前這個地方的海拔大約是1500m,但大約6500萬年前,丹佛卻在幾千米深的海底。可是丹佛卻在神秘的上升,這裡根本不是板塊的邊緣,丹佛的底下岩石也根本沒有磨損或者變形,可是,它就是在上升。

    結語

    人類壽命的短暫,給予了我們很多錯覺,地質的永恆不變就是其中之一。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其實放眼到地球的尺度,分分鐘就是一個實至名歸的分手宣言——太特麼容易實現啦!

    我是貓先生,專注你能愉快閱讀的科普,感謝關注。

  • 4 # 易成工作室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運動,並在運動中產生變化。包括宇宙日月星辰,山川河海。從量變到質變,只不過短期內人們慼覺不到。據天文學家測算,五萬年前的北斗星,就不是現在這個形狀。一座大山,現在山頭向北,一萬年前也許是向南。高山為谷,峽谷為陵,一切都有可能!

  • 5 # 彭曉韜

    首先,地球上的任何物質都是在不斷運動著的,沒有絕對靜止的;

    其次,地表上的山川也是在不斷的運動著的。這種運動是在三維空間進行的。有東南西北方位的改變,也有平面和立面位置的改變。因此,大山的方位是可以改變的;

    再者,地球上物質空間位置的改變存在明顯的速度差異。地表水和空氣的變化速度很快。但地表以下的固態物質一般變化較慢(地下液態岩漿除外)。地質上的板塊學和大陸漂移說就是專門研究地球板塊運動的學問。也就是說:地球表面的地殼層分為不同大小的板塊,這些板塊會不停地移動。這就使地面的大山也得跟著移動了。但這個移動過程是十分緩慢的。一般需要以地質年代來衡量,也就是百萬年級才能有明顯的位移。

    綜上所述,地球的物體空間方向是可以改變的,也在不停地改變中。但不會一會兒朝南、一會兒朝北!而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些改變。

  • 6 # 加點藍吧

    題主說的這種情況應不會存在。因為這種情形要麼它是生命體,可以自由轉動,要麼它的底下是巨型火山。這些情況是不可能或絕少出現的。

    在地球上由於板塊運動和小行星撞擊,其結果造成山體陷落或位移,但不會出現360度自由轉動,隨意改變方向。自由轉動的根基在地幔,地幅轉動牽涉到地核轉動。可能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季分枝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