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超凡入聖?
5
回覆列表
  • 1 # 夜侃史劇

    誠邀!聖人和凡人的差別在哪裡,如何超凡入聖?首先要區分好什麼是凡人?什麼是聖人?

    凡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孔老夫子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看!孔子一千多年前就悟出來了,凡人都是會犯錯誤的,仔細想想,從小到大誰沒有犯過一點錯誤呢?我們能改正自己嗎?不能,有些錯誤可以避免,而有些卻是無法控制的,人都是有血有肉,喜、怒、哀、樂俱全。比如國仇家恨,這是最無法控制的,所以我們永遠也無法做成聖人。

    凡人想做聖人必須達到“物我兩忘”只有忘記,忘記身邊的事物,心中充滿大愛才能超凡入聖,但是能夠真正物我兩忘的只有死人,成為聖人的死人還有什麼意義呢!

  • 2 # 殘夜如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聖人”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

    這個詞語最初出於儒家對“止於至善”的人格追求,所以聖人的原意,是專門指向儒家的。但後來的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種宗教、學派,也都有自己認定的聖人,但儒家認定的堯舜禹等聖人是受到諸子百家的公認。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人被稱為聖人呢?

    《孔子家語·五儀》:

    “所謂聖人,必須達到自身的品德與宇宙的法則融為一體,智慧變通而沒有固定的方式。對宇宙萬物的起源和終結已經徹底參透。與天下的一切生靈,世間永珍融洽無間,自然相處,把天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內心光明如日月,卻如神明般在冥冥之中化育眾生,凡夫俗子永遠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麼崇高偉大,即使瞭解一點,也無法真正明白他精神的邊際到底在哪裡。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才是聖人。”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慾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

    雖然看上去彷彿虛無縹緲,無法企及,但是聖人也是人。如何超凡入聖?

    《下學梯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天理而已,全之則人,無之則物,存幾希者皆聖人,則聖人亦只全乎所以為人焉爾。

    意思是,人與禽獸的區別在於人有天理良心,禽獸沒有,而聖人只是將天理良心真正發揮保持了,所以順從天理,合乎人心。

    孟子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未嘗謂道必則人而為,即德至聖人亦生人之恆事。

    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一樣,道不是挑人而成的,像聖人一樣保持自己的德行是每個人應該做的。

    聖人也在世俗中,也是人,只要德行兼備,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人。

  • 3 # 安徽李多善

    聖人者庶民也。所謂聖人與凡人之別,是聖人保其惻隱、羞惡、是非、辭讓之心,且擴充之。而凡人是失其惻隱、羞惡、是非、辭讓之心。古人言“不為聖賢,便為禽獸”。即失去了這人之為人之心,便與禽獸無異了。孟子曰“人與禽獸之異者幾希”,這一點點的區別就是這惻隱、羞惡、是非、辭讓之心。

    只要具有了這顆人心,人人皆可為堯舜,人人皆了為聖賢。故孟子曰人人可為堯舜。

    古人言聖人與凡人的區別不是以知識論的,而且中國古代是“仁以攝知”的。一切從心的。心物一體,一以貫之,這才是中國傳統的精神。

  • 4 # 夢歸自然2

    聖人:《黃帝內經》講能夠巧妙地適應自然界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生活規律,不產生惱怒的情緒。他們在外不讓忙碌的事務勞傷身體,在內安靜樂觀,悠然自得。他的形體不容易衰老,精神也不容易耗散,壽命達百歲以上。《道德經》講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老子講聖人,是指按自然規律辦事的人。老子心目中最高的修養,最高的道德標準,就是他的道。聖人就是道德學問全優的高尚的人,懂得按自然法則辦事的。老子講聖人之治,就是使百姓生活溫飽,沒有盜取利祿之心,但他的體魄自保自足。聖人為無為,人人回到純潔的無知無慾的自然本性。《周易》講聖人,一是作《易》的人,二是最高統治者,三是德知修養的人。《周易》認為聖人的共同點是: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和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總之都講了聖人是有道德修養的人,與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人。

  • 5 # 沉沉月明

    題主問聖人和凡人的差別在哪裡?但每個人眼裡對聖人的判定標準並不能說完全一樣。

    聖人和凡人的差別,大抵就是一念在心,一念在身。這裡提及一個故事:

    南北朝時期,達摩祖師來中土傳法,而他與當時在位的梁武帝二人之間有過一次會面。

    武帝問功德,達摩說無功德。

    又問什麼才是真正的功德?達摩說:“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於世求。”

    這段意思是說真正的功德只能向內而求,淨化自我,這一切透過內在的修持可以得來,但卻無法從外界求得。

    再問什麼是聖諦第一義?

    達摩回答:“廓然無聖。”(無凡無聖)

    在這裡,“廓然”是空空洞洞的意思。大徹大悟的境界到了,自然沒有聖和凡的區別,世間也自然沒有所謂聖人。

    梁武帝實在惱火,“那站在我面前的這個人呢?”

    卻沒想到達摩祖師只有兩個字:“不識。”

    梁武帝終其一生都本末倒置,求其外而不得其內,只能說是一場悲劇。

    在佛的境界裡沒有佛,聖人也從來不認為自己是聖人。但他們又在其他人眼裡是聖人。

    眼中不存在凡和聖的區別,內求真我,既不是凡夫,也不是聖人。若想超凡入聖,那心中就需先做到無凡無聖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母雞下蛋後會“咯噠咯噠”叫個不停?小時候媽媽是怎麼回答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