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墨丹青工坊
-
2 # 皓月紫光
一是古希臘戲劇,二是印度梵劇,三是中國的戲曲。古希臘戲劇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200多年後,它便衰微中落,但後世歐洲的戲劇文化都是由它派生演化出來的;印度梵劇古典梵語戲劇起源於公元前8世紀,但沒有劇本流傳下來,它也早已是文化陳跡,但東南亞各國的歌舞沒有不受它影響者;中國戲曲最年輕,至公元11世紀才正式登堂入室,但由於它積蓄既久,來源亦多,故而潛藏了特別旺盛的生命力。和我們學習藝術一樣 “厚積薄發”.崑曲是中國的古老劇種,約在元末明初形成於江蘇崑山一帶,又稱“崑山腔”。
-
3 # 陸小布同學
本世紀初,由德國法國探險隊在中國吐魯番地區發現的,公元六世紀到八世紀吐火羅語劇本殘卷《彌勒會見記》,巧的是有對應的回鶻語本子流傳下來。這大概是我所知道的較早的劇本。客觀的說,中國的戲劇藝術所有的要素深受西域地區的啟發和影響、尤其在唐代。有興趣的可以瞭解一下這個本子和吐火羅語。
《張協狀元》是中國南宋早期的劇本,也是世界上迄今所發現的一本最早、 儲存最完整的古代戲曲劇本。南宋時溫州九山書會才人編撰。載於明《永樂大典》第13991卷,今存全本。
《張協狀元》殘存著從說唱過渡到戲文的痕跡,已 進人由演員扮演角色的戲劇性演出階段,顯現出了中國戲曲文化的基本特徵, 故而被譽為戲曲活化石。
世界上曾經有三大古老戲劇文化。一是古希臘戲劇,二是印度梵劇,三是中國的戲曲。古希臘戲劇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200多年後,它便衰微中落,但後世歐洲的戲劇文化都是由它派生演化出來的;印度梵劇古典梵語戲劇起源於公元前8世紀,但沒有劇本流傳下來,它也早已是文化陳跡,但東南亞各國的歌舞沒有不受它影響者;中國戲曲最年輕,至公元11世紀才正式登堂入室,但由於它積蓄既久,來源亦多,故而潛藏了特別旺盛的生命力。和我們學習藝術一樣 “厚積薄發”.
而《張協狀元》寫書生張協赴考遇盜,得貧女相救,後結為夫婦。張協中狀元后,雖拒絕樞密使王德用的招贅,但貧女尋夫至京,嫌她“貌陋身卑,家貧世薄”,不肯相認,竟於赴任路上劍劈貧女。後貧女為王德用收為義女,終於重圓。
此劇與久已流傳的《趙貞女蔡二郎》、《王魁負桂英》等作品一樣 ,寫男子發跡負心主題。貧女勤勞善良,嚴斥張協忘恩負義,楚楚動人;而張協則心狠手毒,名利燻心,但最後大團圓結局,削弱了作品的感人力量。人物形象鮮明,情節貫串主線清晰,曲文質直淺近,具有濃郁的民間文學氣息,提供了不少早期南戲的戲曲史料。
創作背景
十二世紀初葉,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流行一種被後世稱為南宋戲文的戲曲形式。因其最初產生在中國浙江的溫州,故又稱為溫州雜劇。它對戲曲後來的發展影響極為深遠。這一時期產生的劇本絕大部分都已失傳。《張協狀元》是南宋戲文早期的劇本。它是由當時溫州九山書會里的才人創作的,距今大約800年之久,是中國迄今所發現的最早,儲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戲曲劇本。因此,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張協狀元》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研究中國古代戲曲的重要史料,被現代史學界譽為“中國第一戲”和“戲曲活化石”。
題材及內容
在中國古代,婦女的社會地位十分低下,她們的悲慘命運引起許多古代劇作家的同情。因此,在南宋時期,出現了許多反映婦女遭男子拋棄,悽慘生活的劇本。這一類題材的戲曲,史學界稱之為“負心戲”,都是寫婚變中丈夫拋棄妻子的題材。
《張協狀元》就是這樣一出“負心戲”。他描寫古代的四川成都,有一名叫張協的秀才,忽得奇夢,辭別家鄉,進京考狀元。途中被強盜劫傷。貧困交加之際,被貧女救助,後經鄰居李大公夫妻做媒,與貧女結為夫妻,靠貧女賣發得錢,張協赴京考中狀元。貧女尋夫至京,張協不肯相認,把貧女打出官邸,後又欲劍殺貧女。
發現和重排
《張協狀元》劇本的發現有一段傳奇般的故事。1920年,中國學者葉恭綽先生遊歷歐洲,在倫敦街頭一家小古玩店偶然發現此書,葉恭綽先生深知此書的重大價值,購回秘密儲存在中國天津一家銀行的保險庫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佔領天津。此書復遭厄運,不知下落,成為至今不解之迷。幸有此書的抄本流世,收入《古本戲曲叢刊》,後又經著名戲曲理論家錢南揚先生整理為《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本》1979年10月第一次出版。
史學價值
與我們今天看到的京劇、崑曲有很大不同,南宋戲文《張協狀元》極具特色。它的史學價值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張協狀元》完整的儲存了南宋戲文的面貌,可能有藝人的增改,但是依然可以認識南宋戲文的真實面目,其中保留下許多古戲資料。如,宋雜劇片段和斷送的例項,以及諸宮調錶演的痕跡。
第二,為了解南宋戲文的音樂形式找到了直接的佐證。《張協狀元》中保留下許多古劇曲牌。
第三,《張協狀元》提供了早期戲曲表演形式,有助於瞭解早期南戲的劇本創作、結構安排、曲調組織、表現手段、角色分工、服飾化妝、樂器手具等。
我們今天觀賞南宋戲文《張協狀元》學術演出,不但可以瞭解中國古代婦女的生活命運,又可以瞭解中國戲曲的演變;感受它與後世的崑曲、京劇在藝術形式上有那些區別。南宋戲文《張協狀元》學術演出基本上再現了南宋戲文的演出風貌。劇中演員的表演、服飾、化妝、道具、樂器及演奏體制,無不根據歷史文字和圖片資料考證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