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史才能明事

    應該是沒有的,一清朝為例,當老皇帝過世以後,他的皇后是新皇帝的嫡母,尊為母后皇太后,皇帝的生母則尊為聖母皇太后,按理來說在那時候嫡庶尊卑分明,母后皇太后地位是比聖母皇太后高的,慈禧和慈安太后便是實證,這便是“兩宮皇太后”。如果可以撐到兒子輩的皇帝死了,再來孫子輩的皇帝就被尊為太皇太后,實證:孝莊太皇太后。

  • 2 # 歷史兵說

    歷史上,沒有這個稱呼!也可以說,在清朝以前也沒有類似這麼個叫法。在明朝之前,歷朝對皇帝母親的稱謂都是按嫡母和生母嚴格分開的,沒有同時尊奉兩宮太后的禮制。由於存在嫡母和生母這一制度,所以當皇帝的嫡母和生母同時在世時,只可尊稱嫡母為皇太后,尊稱生母為皇太妃或帝太后。只有當皇帝的生母死後,方可追封其為皇太后;同樣的道理,皇帝也只有在嫡母去世後,才能尊活著的生母為皇太后。至於“母后皇太后”和“聖母皇太后”,這兩個由滿人發明的稱謂,在歷史上真正第一次同時被使用,那還是在大清的同治年間。使用這一稱謂的是:同治皇帝的嫡母慈安太后和生母慈禧太后。

  • 3 # 關東俠客

    皇太后是皇帝的母親的尊號,皇太后一詞遠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如趙國的趙太后,秦國羋月為宣太后。封為太后的情況有幾種,皇帝庶出嫡母為皇太后,生母地位低微可封皇太妃,以後逐步轉正為皇太后。北魏是鮮卑人建立的國家,漢武帝殺勾弋夫人立漢昭帝劉弗陵的一時事件成為北魏後宮一百多年的故事。北魏嚴格執行"子貴母死"制度,只要後宮生下的皇子被立為皇太子,那麼他的生母不管是什麼身份全都賜死。北魏皇太后有三種:①皇帝生母(死後追封)②保太后(皇帝保姆),③皇太后(未生皇子的先帝皇后)。。清同治年間(1861一1875)出現聖母皇大後和母后皇太后兩種稱呼。咸豐帝的皇后紐祜祿氏為母后皇太后慈安,葉赫那拉氏.杏貞是同治帝生母為聖母皇太后慈禧。慈安皇太后原先是正牌皇后地位要高於慈禧太后,兩個人聯合垂簾聽政,一般重大事件必須由慈安太后點頭才能透過,平時在態度上慈禧太后要表示對慈安太后尊重,後來莫名其妙的死了。

  • 4 # 穿越再現彼岸

    何謂“皇太后”?

    皇太后是皇帝母親的稱呼,這裡有三種情況。

    第一,皇帝的親生母親就是先皇的皇后,自然就能升級為皇太后了。

    第二種情況,皇帝的生母不是先皇的皇后(正妻),而是妃子,這樣就會出現兩個皇后了,稱為“兩宮皇后”,在皇太后的前面再加封號用以區別。但這不是慣例,有時皇帝的親生母親也不一定能成為皇太后。

    第三種情況,先皇無嗣子,即位的皇帝是過繼的,尊稱先皇的皇后為皇太后,這個是慣例,但是也有特殊情況。

    “皇母皇太后”這個稱呼正史記載上有沒有?

    一般情況下,皇上的親生母親被稱為“聖母皇太后”,也有在前面加了其他封號的;而先皇的正妻被稱為“母后皇太后”,在前面有加其他封號的。看一下歷史上特殊的“皇太后”稱呼:

    一、皇帝親生母親未被封為皇太后的例項。

    宋哲宗的親生母親,沒有被稱為“皇太后”,被稱為“皇太妃”,皇太后只有一位,就是先皇的皇后被封為皇太后。

    二、先皇的皇后被封為其他稱呼的例項。

    明武宗去世後,因為沒有子嗣,朱厚熜兄終弟及成為皇帝,是謂嘉靖皇帝。他對先皇的皇太后,也就是明武宗的親生母親不咋地(雖然提拔了嘉靖皇帝),別具一格,封張太后為:“皇伯母皇太后”。也不讓她參與後宮事務,最後被逼死了。

    三、兩宮皇太后並舉的例項

    1.明憲宗時期,有兩宮皇太后。明穆宗(明憲宗父親)的皇后,被稱為“嫡母”,封號為“仁聖母后皇太后”,而明憲宗自己的親生母親被稱為“慈聖聖母皇太后”。

    2.清朝順治帝時期,有兩宮皇太后。順治尊稱自己親生母親孝莊文皇后“聖母皇太后”,皇太極的正妻,順治嫡母孝端文皇后“母后皇太后”。

    八卦一下:孝莊文皇后是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兩個人都嫁給了皇太極,關係有點亂。

    正史記載的還沒有“皇母皇太后”稱呼!

    《清史演義》中有“皇母皇太后”的稱呼

    浙江紹興人蔡東藩(1877-1945),著作了《中國曆朝通俗演義》,其中《清史演義》是其中一部,敘述了從滿清起家到1912年宣統帝退位,大約294年的歷史演義。

    在他的著作中,順治帝稱呼孝莊皇太后為“皇母皇太后”。筆者以為,蔡東藩為前清的候補知縣,應該對清朝的一些稱呼瞭解的比現代人多。我們見諸的歷史大都是來自於書面文字化的稱呼,更接近於正規化的文字語言。而“皇母皇太后”更接近於口語化的表達,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赫連其始祖在五胡十六國時期是如何稱王稱帝的?赫連姓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