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紀巖松
-
2 # 歷史百家爭鳴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立嗣是頭等大事,皇帝需經過多方考察才能確定自己的接班人,一般都會早早立太子,以穩國體。但是在宋仁宗時期,宋仁宗因為三個兒子都早亡,所以想生出個自己的孩子繼承皇位,但是始終不如他意,到了晚年還沒有生出個龍子,這就引起了官僚集團的擔憂,因為立嗣之事關係國家前途。
雖說官僚集團對立嗣之事很操心,但是誰也不願意到出頭鳥,因為提了立嗣之事,萬一宋仁宗不樂意,那可就是身敗名裂的事了。可總有不怕死的,範鎮就是這樣一位直性子,他眼看皇帝年老體衰,想生龍子可就是生不出,還不立太子,就下決心,縱然掉腦袋也應“死於職”,不願死在來爭奪皇位亂軍之中。三次面見仁宗陳述爭論,十九次上奏本章。力述立嗣理、由“待命百餘日,鬚髮為白。”仁宗因此怒惱,範鎮知諫院職,改集賢院修撰。範鎮雖進言了,可他人微言輕,皇帝並沒有採納他的意見,還在皇帝心中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印象。可就是由範鎮撕開的這個口子,使得大批官員紛紛進諫,說明立嗣的重要性,連我們熟知的開封府尹包拯都上書皇帝要早立太子,不能再拖了。宋仁宗一看群臣都叫自己立嗣,再有自己身體的確不好,生龍子應該是沒戲了,便把自己早年收養的趙宗實立為太子,這就解決了一場政治鬥爭,要不然宋仁宗死了之後,關於立誰當皇帝,肯定會引起朝廷內外的動盪。
宋仁宗一心想立自己的後代當太子,可是事與願違,上天沒有滿足他心中的願望,這可能是他一輩子最大的遺憾吧。
宋仁宗趙禎非常有福氣,但最大的缺憾就是他繼位30多年、年近50,居然都沒有兒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更何況是皇帝無子!這關係到江山社稷的根本!萬一不測,後果堪憂!
之前,他曾經有過三個兒子卻連續夭折。為了帝國,大臣們都叫他選個宗室過繼,他一直不答應,或者病重時答應,一旦病好就說話不算數了。
範鎮是個極為認真、認死理的人,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挺身而出。
19道上書,鬚髮皆白時任知諫院的範鎮上書說,之前不是要立皇嗣嗎?現在陛下既已康復,就要將此事落實下來,從宗室選賢能來培養,就算後面再誕育皇嗣,將他送還王府不就行了?
範鎮是抱著必死之心上書,事先根本沒跟中書執政商量,因為他知道一旦商量很可能就胎死腹中。在他的引領下,司馬光、歐陽修等人陸續上書。
不再孤軍作戰的範鎮,愈加勇猛。他見皇帝不表態,繼續上書說,我不是奏請立皇儲嗎?為何兩個月過去了,仍然毫無動靜?見到天災了嗎?這就是警示朝廷,該立皇儲了!請早作決定以塞天變!
之後,範鎮每見皇帝一次,就勸一次,前後上書19道。
趙禎還是不答覆,直接把奏章轉給中書。
範鎮就調轉矛頭,向著中書開戰。
可趙禎還是不理會,他想的還是要親生一個兒子。
範鎮真怒了,他拒不接受朝廷對他的新任命,在家待罪百餘天,鬚髮皆白。
十一月的一天,範鎮上朝,再次見到趙禎。他說,我知道陛下是認同我的建議的,但就是因為左右小人作祟導致久而不決,懇請陛下將我前後19次的上章交付中樞大臣共同參詳,有異議,我們好好辯論;如果是我說的不對,請加我罪,如果不加罪於我,就罷免我的任命,我只能言盡於此!
說到最後,他已經是泣不成聲。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趙禎總算被他感動了,也流著淚對他說,朕知道你忠心,你說的話也是對的,但請你再等上個三兩年吧,朕定會有所交代!
歷時半年多的立太子之爭,因趙禎這句勉強的答覆,算告一段落。
這結果還算滿意,但是範鎮仍覺得不夠理想,堅決辭職。
三年期限還是沒有生下皇子範鎮的功勞主要是逼著皇帝立下了三年的誓約,之後趙禎被迫過繼宗室立嗣,一方面是趙禎三年努力也沒有得到皇子,另一方面是司馬光、韓琦等人的勸諫,與範鎮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
在這三年裡,趙禎不敢放鬆,後宮不說三千佳麗,只要有一塊地成功就行。比較幸運的是,在第三年裡,後宮董氏、周氏相繼懷孕。他很振奮,有一種寶刀未老的振奮。
但令他失望的是,1059年四月,董氏先生了第九個公主;一個月後,周氏生了第十個公主。宮中徒然增加了個笑話。
趙禎是欲哭無淚、欲語無言了。日益體衰的他不僅要服藥,還得撐著身體治國理政。
三年期限已過,趙禎既沒兒子,選宗室過繼然後立儲,應該不為難了吧?
趙禎還不甘心,繼續辛勤勞作。不得不說,趙禎還是勤勞的,董氏、周氏也算爭氣,她們肚子又大了。但很快,趙禎又一次心碎。董氏、周氏都沒給他帶來一個兒子,她們先後誕下了趙禎的第十一位、第十二位公主。
這不是讓群臣看笑話嗎?
幸好董氏又懷上了!趙禎心中再次燃起希望。
沒想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1061年七月,董氏為他產下第十三公主,而且公主61天后病逝,三年三胎的董氏也於次年去世。
趙禎已51歲了,而且由於長年服食一些莫名其妙的藥物,病後的身體日益孱弱,想再生出皇子的希望已經越來越渺茫了。
他這才是真正的心灰意冷,才真正考慮過繼的事。
此時,司馬光、韓琦等人終於接過範鎮的接力棒,說服趙禎過繼了趙曙為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