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財姐姐
-
2 # 幕落的小魚兒
《醜小鴨》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童話,首次出版於1843年。這本書寫了一隻天鵝蛋在鴨群中破殼後,因相貌怪異,讓同類鄙棄,歷經千辛萬苦、重重磨難之後長成了白天鵝。
現在看這個有些許的矛盾:
1、小時候看這個感覺好勵志的,長大後發現鴨子就是鴨子,鵝就是鵝;哪怕他是在鴨群裡面出生成長的,但是依然是鵝,改變不了。
2、雖然他被各種排斥,各種嫌棄,但是他卻依然頑強的活著,如果中間他不努力頑強的活著到最後怎麼可能發現自己是天鵝;我們都是生活在鴨群中的哪一個,不努力拼搏,頑強的活著,你怎麼能確定自己不是最後的那隻天鵝,現在的好多成功的人士,有那個是一簇而就的
-
3 # 月球上打太極
很簡單,因為我們看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醜小鴨之所以能變成白天鵝,並不是自身有多麼努力,有多麼優秀,而是他本就出身高貴,他只要長大總會成為白天鵝的話!因此,用這個故事來激勵別人,不是很諷刺嗎?
“醜小鴨”的故事,作為安徒生童話中的名篇,我們大部分華人也都是很熟悉的。但是小時候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是正面印象,醜小鴨是勵志的典型;長大了,許多人再回頭看它,卻發覺沒有了小時候的美好記憶,反而在故事中品出了越來越多苦澀和嘲諷的滋味。
其實故事還是那個故事,而我們對它的前後態度變化如此之大,關鍵在於我們的心境變了。
一隻其貌不揚的小鴨,從小被鴨媽媽和兄弟姐妹甚至周圍的生物們看成醜八怪,時時被嘲笑和打罵,於是它傷心地離開了熟悉的棲息地。在獨自生存的過程中,它仍然遭遇了許多歧視和危險,好幾次差點小命不保,在寒冷的天氣裡為了取暖,就不停地在水裡遊啊遊,直到昏死過去。
寒冷的冬天過去了,大地回春,醜小鴨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春天。甦醒過來的它,惶恐地被一群天鵝接納了,這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變成了一隻最美麗的天鵝。
在小的時候,我們被大人引領著,看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醜小鴨小時候那麼不招人待見,卻不放棄自己,經過努力,終於蛻變成了美麗的天鵝。我們從中學到的是,不要被眼下的困難所打倒,要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美好的明天。
而長大後,生活的環境不再單純,經過了時光的打磨和洗禮後,我們本能地已經開始不敢再相信童話的美滿結局。這時候再看《醜小鴨》,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哄哄小孩子罷了,大人怎能再幼稚地相信童話?”進而會對照自己的生活經驗,一一指出故事中的不合理之處。
首先物種是不會突變的,醜小鴨之所以變成天鵝,決定性的因素是“它本來就是一隻天鵝”,只是被放錯了位置,否則哪怕它再努力上百倍,也不會有變成天鵝的可能性。其次醜小鴨小時候就被歧視虐待,獨自逃離家鄉在外生活,而不管家裡還是外面,那麼惡劣的環境裡,一隻弱小的鴨子居然安全無恙地存活了下來,這有點太理想化了。最後它怎麼就那麼巧,剛好被一群天鵝遇見並接納了呢?並不是大人都是陰謀論者,而是現實的環境裡,這些困難都是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遇到的,而我們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已經經歷或者見到了太多的失敗,深知有時不管如何努力,自身的力量在面對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時,都顯得太過薄弱。當今時代,普通人哪敢奢談“成功”二字?
不再相信童話的美好,乃至質疑和嘲笑它們的種種“不合理”之處,某種程度上,已經成了我們衡量自身及他人是否“成熟”的標誌。
但是《醜小鴨》這類童話是否就因此失去了它的價值呢?並不會。不論醜小鴨本身是鴨子還是天鵝,它的不滿於現狀的主動出擊,和在逆境中百折不回的勇氣,在任何情境下都有實際的正面意義。
它在變成天鵝之前,根本沒人看好它,它也不知道自己生來不凡,只是艱難地為了獲取一點生存的保障而努力,這多麼象我們每一個為了生存而奮鬥,每天在工作中掙扎的人啊!
就算醜小鴨知道了它是天鵝種,在它沒有蛻變之前,說出去有人信嗎?不會的,大家只會嘲笑得更加厲害,畢竟它是在鴨群裡長大的,就算是天鵝,那也是被天鵝給遺棄的。
而我們普通人,只要有過為某件事全力奮鬥的經歷,大概都會有類似的經驗:在你能用成績來說話之前,周圍人看好你的並不多,大部分人是漠視,一部分人是諷刺和嘲笑,甚至極少數人會使絆子,等著看笑話的人很多。
也許只有日夜奮鬥的你,才會在撐不下去的時候給自己打氣:我和他們是不一樣的,我能透過努力證明自己的優秀。這話甚至根本不敢說出口,因為說出來就意味著更猛烈的嘲笑和抨擊。
只有你最終拿出的成績,才是讓他們閉口和轉變態度的利器。就象變成了天鵝的醜小鴨,根本不用說話,人家看一眼就知道了它的與眾不同。
醜小鴨之所以變成天鵝,固然是因為它本身就是天鵝,但如果只拿這一點來說話,那是忘了還有一種可能:醜小鴨如果自己不努力,在一群異類中間,很可能早早就被欺負死了,根本就沒有蛻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