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闊的宇宙空間,除了各種星體之外,還有很多物質,我們所說的太空並非絕對真空。科學家們已經觀測到,在恆星之間存在著氣體、塵埃和雲等,這些物質統稱為星際物質。
星際物質的總質量約佔銀河系總質量的10%,從數字上看並不小。但是,由於銀河系空間廣大,星際物質的密度特別小,平均為10-12克/釐米3,相當於每立方厘米有1個氫原子。這種密度是地球上實驗室遠未達到的高度真空,目前實驗室的最高真空度為10-12毫米水銀柱,相當於每立方厘米3.2萬個質點。星際物質的溫度相差很大,低溫的只有幾度,基至接近絕對零度;高的則可達到上千萬度。
星際物質在銀河系內分佈是不均勻的。不同區域的星際物質密度相差很大,星際氣體和塵埃聚整合密度超過每立方厘米10~103個質點時,就成為星際雲,雲間密度則低至每立方厘米0.1個質點。星際物質集中在銀道面旋臂中。
星際氣體包括氣態原子、分子、離子、電子等,星際氣體的元素丰度與宇宙丰度相似,氫最多,氦次之,其它元素很低。這與元素的起源和演化有關,也表明了宇宙物質的統一性。
星際塵埃是直徑10-5~10-6釐米的固態質點,分散在星際氣體中。星際塵埃總質量約佔星際物質總質量的10%。星際塵埃可能由水、氨、甲烷等冰狀物,二氧化矽、矽酸鎂、三氧化二鐵等礦物以及石墨晶粒等組成。星際塵埃散射星光,使星光減弱,這種現象叫星際消光。星際塵埃對星際分子的形成影響很大,它一方面阻止星光紫外輻射不是星際分子離解,另一方面又作為催化劑加速星際分子的形成。
可以透過對電磁波譜的測量來尋找星際物質。1904年首次發現星際離子,1930年觀測到遠方星光顏色變紅而證實了星際塵埃的存在,1977年觀測確認存在著105~107℃的高溫氣體。
根據現代恆星演化理論,星際物質聚整合早期的恆星,而恆星又透過爆發、拋射和流失的方式把物質送到星際空間。
在廣闊的宇宙空間,除了各種星體之外,還有很多物質,我們所說的太空並非絕對真空。科學家們已經觀測到,在恆星之間存在著氣體、塵埃和雲等,這些物質統稱為星際物質。
星際物質的總質量約佔銀河系總質量的10%,從數字上看並不小。但是,由於銀河系空間廣大,星際物質的密度特別小,平均為10-12克/釐米3,相當於每立方厘米有1個氫原子。這種密度是地球上實驗室遠未達到的高度真空,目前實驗室的最高真空度為10-12毫米水銀柱,相當於每立方厘米3.2萬個質點。星際物質的溫度相差很大,低溫的只有幾度,基至接近絕對零度;高的則可達到上千萬度。
星際物質在銀河系內分佈是不均勻的。不同區域的星際物質密度相差很大,星際氣體和塵埃聚整合密度超過每立方厘米10~103個質點時,就成為星際雲,雲間密度則低至每立方厘米0.1個質點。星際物質集中在銀道面旋臂中。
星際氣體包括氣態原子、分子、離子、電子等,星際氣體的元素丰度與宇宙丰度相似,氫最多,氦次之,其它元素很低。這與元素的起源和演化有關,也表明了宇宙物質的統一性。
星際塵埃是直徑10-5~10-6釐米的固態質點,分散在星際氣體中。星際塵埃總質量約佔星際物質總質量的10%。星際塵埃可能由水、氨、甲烷等冰狀物,二氧化矽、矽酸鎂、三氧化二鐵等礦物以及石墨晶粒等組成。星際塵埃散射星光,使星光減弱,這種現象叫星際消光。星際塵埃對星際分子的形成影響很大,它一方面阻止星光紫外輻射不是星際分子離解,另一方面又作為催化劑加速星際分子的形成。
可以透過對電磁波譜的測量來尋找星際物質。1904年首次發現星際離子,1930年觀測到遠方星光顏色變紅而證實了星際塵埃的存在,1977年觀測確認存在著105~107℃的高溫氣體。
根據現代恆星演化理論,星際物質聚整合早期的恆星,而恆星又透過爆發、拋射和流失的方式把物質送到星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