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吐不快的一百斤胖
-
2 # 快樂的鬍子
想一個人安靜地生活,這並不是心態有問題,事實上,無論是單身還是結婚,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只要自己能承擔,就沒有什麼問題。
我一個結了婚的朋友跟我提起生活的艱難,他把自己的賬單給我看,在我們這個小城市,工資水平每個月也就四五千,結果他和老婆每個月要還房貸四千,家裡電費都接近一千一個月,因為有了小孩子,奶粉、尿布、衣服、玩具……每個月幾乎都是月光,現在過得還不如上學的時候,他說他很羨慕那些單身的人。
當然,並不是說婚姻都是不好的,我的另一個朋友就是一個很可愛的軟妹子,她需要保護和寵愛,甚至想好了結婚以後生活的每個細節,像這樣的人就是需要婚姻的。
如果發自內心地想一個人過日子,那就要努力成為可以應對單身生活的人。
一,經濟獨立。這是個最基本的條件,經濟獨立你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才可以在家裡對你不結婚狂轟濫炸的時候,有資本搬出去自己過,生病了有錢治,吃穿自己搞定,花自己的錢才能挺直腰桿,否則早晚還是要寄人籬下。
二,思想獨立。不能在精神上太過於依賴別人,如果依賴心理很強,就比較容易變得脆弱,一個獨立生活的人思想脆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為有可能遇到一點小事就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甚至焦慮。
三、行為獨立。如果一輩子單身,那完全有可能老了以後沒人在身邊,沒人給自己做飯,沒人送自己上醫院,生活不能自理都要想辦法挺過來。年輕的時候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也有親戚朋友,這些都不是問題,但是當你老了,周圍的人估計也都老了,沒人顧得上自己的時候是否可以堅持?
想單身沒有什麼問題,自己能承擔就好。
-
3 # 蕭十三姨的聊齋
首先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想要保持一個人單身的狀況生活,是一種可以被接納的社會現象了,並非是你的心態有問題。
那麼,為什麼一個人會對自己將要進入的婚姻感到恐懼、甚至拒絕進入婚姻狀態呢?當你恐懼婚姻的時候,背後究竟是在害怕什麼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可能,可以作為考慮因素:
一、對失敗的婚姻已有了固有印象,恐懼自己的婚姻也會走向失敗。不管是現實還是網路,大到明星,小到身邊的親戚朋友,婚姻從一開始被人人祝福,再到兩個人走到山窮水盡無路可走,很多失敗的婚姻案例比比皆是。
尤其父母至親的婚姻形態,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如果父母的婚姻經常是爭吵不斷,甚至大打出手,最後離婚收場,那麼給孩子的印象往往是婚姻很糟糕,或者很難擁有完美的婚姻。自然,自己也會對婚姻產生恐懼,對自己將來的婚姻會走向哪種狀態有一種無力把握感。
二、害怕婚姻會給自己已有的生活帶來衝擊,自己喪失了自主獨立的權利。兩個人的婚姻生活,不同於普通的同居和戀愛生活,是法制規定的。結婚時,法律允許兩個人共同生活,離婚時,也需要法律來允許分離。那麼,結婚之後,兩個人的方方面面,包括感情和經濟, 個人和家庭,都是一種複雜的融合。
平時,我們也會說,兩個人結婚並不只是兩個人結婚而已,是兩個家庭的結合。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而在這樣的大家庭中,作為晚輩,很多人並不能像單身時一樣,擁有絕對的自由和獨立。很多大事小事,都得考慮來自家庭的壓力和想法。
三、害怕自己真實的一面暴露,會引起另一半的不適,進而導致婚姻關係緊張。有網友曾經發帖說:當看到另一半完全無視自己在衛生間刷牙,徑直走進來在一旁上廁所的瞬間,她覺得自己的婚姻大廈正在內心轟然倒塌。
結婚之後,夫妻之間幾乎是大面積地暴露著自己。你的皺紋、痘痘、油膩膩的髒頭髮,他的大肚子、口臭和摳腳趾頭,種種生理現象和生活習慣,都會暴露在對方眼裡。逐漸地,會認為雙方都失去了吸引力。沒有了遠觀的距離美,也是很多人不願意走進婚姻的原因。
其它原因還有,比如害怕承擔婚姻的責任,害怕可能會遇到更好的伴侶等,也是有一定可能的。
那麼,恐婚怎麼辦呢?首先,先深度剖析一下自己究竟是因為什麼願意而恐婚。
其次,根據恐婚的原因,多方位地去了解婚姻形態。
最後,結婚當然是需要深思熟慮。相信自己的內心,準沒錯。
如果實在不能接受婚姻狀態,那也可以做好準備,保持一個人生活的習慣。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回覆列表
一個人的時間久了,單身也會變成一種癮,久而久之成為一種習慣。一個人午後品茶、讀書,一個人日暮聽歌、散步,一個人吃,一個人睡……一個人的生活,孤單卻不孤獨,因為一個人過的時間裡,依然懂得愛自己、記得愛生活。
日子久了,懶得去戀愛,不抱幻想,少有期待,愛情就該寧缺毋濫,寧願一個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也不兩個人互相桎梏、苦苦糾纏,感情無需輕易妥協將就,姻緣姻緣有緣才有姻。
生活早已有了可以遵循的規律,單身的節奏不緊不慢。一個人的時光,對家人越來越重視,比以前更珍惜親情、更愛父母;對朋友越來越關注,比以前更看重友誼;對工作越來越投入,比以前更懂得打拼。
行走在鋼筋水泥築起的城市裡,只要心裡揣個太陽,無論黑暗還是寒冷,都心有Sunny、無畏悲傷。今天,我為單身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