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壹陳
-
2 # 拾壹的烤麵包
沒啥容易不容易的,膽大心細多試幾次!主要是你敢動手嗶哩嗶哩一堆裝機教程手機播放著一邊比對一邊裝!少問為什麼多動手動腦!
-
3 # SAMA先馬
先馬魯班1機箱啊
整機0.7毫米噴漆前鋼板厚度
新增主機板定位螺絲安裝快捷免對位
SSD與HDD共用硬碟托盤支援機箱內自由安裝
側板無孔滑玻結構可靠性強安裝便捷
顯示卡橫豎裝自由切換支援豎裝加固鎖
側板包倉預置磁吸燈條槽設計
頂/底/前大面積防塵網,全面防塵
-
4 # 硬體有多硬
先馬坦克組裝電腦確實比較容易,不過絕大部分這個價位的機箱都是這樣的標準設計,裝機方法都是一樣的,只要是質量合格,就沒有誰比誰更容易的說法。
先馬坦克3機箱這款機箱內部空比較大,可以支援E-ATX的主機板(305毫米 × 265毫米)安裝,我們普通的家用主機板也就是ATX、M-ATX甚至小的ITX。他們的尺寸都比E-ATX更小,換句話說可操作的空間餘地比較大,裝起來很方便。
我查了下資料,這款機箱能夠支援的散熱器最高能到165毫米,市面上第三方的散熱器普遍不會超過130毫米,選購的時候就不必要為尺寸問題大傷腦筋。
支援的顯示卡尺寸是380毫米,這樣的空間也比較充裕,下面有8個PCI擴充套件槽。即使是卡皇級別的RTX2080Ti顯示卡,尺寸也就在300毫米上下,低級別的長度就更小了,完全可以裝得下。再加上充足的擴充套件槽位置,即使用兩張頂級顯示卡做SLI或交火,都完全不是問題。
電源是下置式,最大支援175毫米電源尺寸,除了1500W以上的頂尖貨色,一般千瓦額定功率以下的電源都有165毫米的尺寸,常見的電源是尺寸都是140毫米。
總體來看這款機箱設計比較合理,PCI和硬碟擴充套件位置比較充足,也可以支援走背線,裝機確實比較容易下手。
裝機方法從題目中來看,你一直在強調是不是“很容易”,能不能推薦“更容易”的機箱,應該是對自己的裝機水平不太自信。
其實除了少數的異形機箱,大部分的機箱設計都是標準化,即使外觀看起來不一樣,內部的安裝方法可以說是換湯不換藥,所以就不再給你推薦其他機箱。
根據我的 經驗,給你簡單聊一下裝機的過程。其實電腦內部的配件就是CPU、主機板、記憶體、顯示卡、硬碟這幾個,很好裝的。
首先是把電源和硬碟裝進機箱,再把主機板擋板裝進機箱,這是為裝主機板做準備。如果先把主機板裝好了,電源和硬碟在插入位置裡面時很容易碰到它,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有些散熱器和記憶體馬甲比較大,甚至可能擋住硬碟的硬碟的位置,造成裝不進去,還要再拆下來,這就比較麻煩。
裝好之後先放在那裡備用,開始著手把CPU裝進主機板,再把記憶體也插上去,最後再裝CPU散熱器。如果散熱器體積不會影響記憶體的安裝,記憶體也可以最後裝。
如果你的硬碟是M.2介面,這時候也要裝到主機板上去,一切就緒,就可以把主機板套裝放進機箱了。
安裝位置很容易找到,只需要把主機板的I/O介面對準擋板的開口,主機板的螺絲孔就一定會對準線面的螺栓,用一個十字螺絲刀將幾個螺絲擰好即可。
接下來是裝顯示卡,先比劃一下顯示卡會佔用幾個PCI位置,會用到的位置需要將上面的擋板拆掉。然後把顯示卡插入主機板的PCI-E介面,用螺絲將顯示卡固定好,這樣基本就算完工。
最後就是講各種電源線和訊號線插好,整臺主機就算完工。
連線顯示器和鍵鼠,開機裝系統,一臺完整的電腦就誕生了。
結語裝機除了掌握相關技能,還需要的小心謹慎,遇到問題可以動動腦筋,切記不要暴力拆裝。
預祝你成功!
回覆列表
電腦機箱還不好組裝得看你的實際需要,當然機箱越大越好裝,容錯率高,後期硬體升級方便,我之前用的就是先馬坦克機箱,現在換成喬思伯u3. 裝機前得清楚機箱規格和主機板的規格,機箱結構是指機箱在設計和製造時所遵循的主機板結構規範標準。
而在ATX規範下衍生的機箱也就稱為ATX機箱。在ATX規範的基礎之上又衍生Micro ATX規格。
ATX主機板(12"×9.6",305×244mm)
Micro ATX主機板(9.6"×9.6",244×244mm)
一種結構的機箱只能安裝一種與之相對應的主機板,但是如果該機箱是向下相容的話,那麼,一種結構的機就可以與一個以上的主機板相匹配。譬如說,ATX機箱就是可以向下相容Micro ATX機箱的,所以MicroATX主機板也安裝在ATX機箱上。
ATX標準的主機板設計規格為寬12英寸 (305mm) 高為9.6英寸 (244mm),隨著主機板設計的進一步最佳化,主機板的規格可以縮小到 Micro-ATX 的11.2英寸 (284mm)*8.2英寸 (208mm)。因此,選擇ATX機箱可以選擇以上兩種規格的主機板進行裝配。
機箱結構 Micro ATX/ATX說明此機箱同時相容這兩種規範設計出來的主機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