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
最先滅掉的是南韓。
1、滅韓
南韓在七國中為最小,而所處地位卻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關東進之道路,秦要並滅六國,必須首先滅韓,因而形成了秦韓兩國間的連續戰爭,經過秦國的多次打擊,韓的土地日漸縮小,韓於是向秦表示願為藩屬。
秦始皇十七年,韓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為徹底滅韓,派內史騰率兵再度對韓進攻,韓無力抵抗,內史騰指揮秦軍攻克韓都,俘虜韓王安,把所得韓地改建為潁川郡。 這樣,韓成為當時六國最先被滅亡之國。
2、滅趙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乘趙地饑荒,長途跋涉派部分軍隊圍邯鄲,親率主力東出井陘。王翦施反間計使趙王令趙蔥、顏聚代李牧為將。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趙軍,平定東陽地區(約今河北邢臺地區),趙蔥戰死,顏聚逃亡。秦軍南下攻克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公子嘉逃到代國稱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賁滅代,俘虜公子嘉,趙國最終滅亡。
3、滅魏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軍在攻佔燕都薊、取得北方決定性勝利的同時,將主攻方向轉向南方。派名將王翦之子王賁率軍進攻楚北部地區(今河南南部)佔領十餘城。
在予以一定打擊,使其不敢輕舉妄動,保障了攻魏秦軍的側背安全後,即回軍北上,於二十二年突然進襲魏國,包圍了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軍依託城防工事,拼死防守。
秦軍強攻無效,遂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城。三個月後,大梁城壞。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東部地區設定碭郡。
4、滅楚
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領秦軍繼續向楚國縱深進攻,一舉攻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俘楚王負芻,楚亡。王翦繼續進軍江南,佔領越國土地。秦在楚地設立楚郡,不久,又分為九江郡、長河郡和會稽郡。
5、滅燕
秦王嬴政遂派王翦與辛勝率軍大舉攻燕,在易水之西大敗燕、代聯軍。二十一年(前226年)秦軍又增加兵力,王翦率軍一舉攻破燕都薊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衛軍逃遼東(今遼寧遼陽)。
秦將李信帶兵乘勝追擊至衍水(今遼寧渾河),再敗太子丹軍,消滅了燕國衛軍主力。燕王殺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國未允。但鑑於燕趙殘餘勢力,已成囊中之物,為集中兵力對付魏楚,故暫停進攻。
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魏之後,秦王趙政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秦在燕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秦國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
最先滅掉的是南韓。
1、滅韓
南韓在七國中為最小,而所處地位卻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關東進之道路,秦要並滅六國,必須首先滅韓,因而形成了秦韓兩國間的連續戰爭,經過秦國的多次打擊,韓的土地日漸縮小,韓於是向秦表示願為藩屬。
秦始皇十七年,韓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為徹底滅韓,派內史騰率兵再度對韓進攻,韓無力抵抗,內史騰指揮秦軍攻克韓都,俘虜韓王安,把所得韓地改建為潁川郡。 這樣,韓成為當時六國最先被滅亡之國。
2、滅趙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乘趙地饑荒,長途跋涉派部分軍隊圍邯鄲,親率主力東出井陘。王翦施反間計使趙王令趙蔥、顏聚代李牧為將。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趙軍,平定東陽地區(約今河北邢臺地區),趙蔥戰死,顏聚逃亡。秦軍南下攻克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公子嘉逃到代國稱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賁滅代,俘虜公子嘉,趙國最終滅亡。
3、滅魏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軍在攻佔燕都薊、取得北方決定性勝利的同時,將主攻方向轉向南方。派名將王翦之子王賁率軍進攻楚北部地區(今河南南部)佔領十餘城。
在予以一定打擊,使其不敢輕舉妄動,保障了攻魏秦軍的側背安全後,即回軍北上,於二十二年突然進襲魏國,包圍了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軍依託城防工事,拼死防守。
秦軍強攻無效,遂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城。三個月後,大梁城壞。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東部地區設定碭郡。
4、滅楚
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領秦軍繼續向楚國縱深進攻,一舉攻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俘楚王負芻,楚亡。王翦繼續進軍江南,佔領越國土地。秦在楚地設立楚郡,不久,又分為九江郡、長河郡和會稽郡。
5、滅燕
秦王嬴政遂派王翦與辛勝率軍大舉攻燕,在易水之西大敗燕、代聯軍。二十一年(前226年)秦軍又增加兵力,王翦率軍一舉攻破燕都薊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衛軍逃遼東(今遼寧遼陽)。
秦將李信帶兵乘勝追擊至衍水(今遼寧渾河),再敗太子丹軍,消滅了燕國衛軍主力。燕王殺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國未允。但鑑於燕趙殘餘勢力,已成囊中之物,為集中兵力對付魏楚,故暫停進攻。
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魏之後,秦王趙政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秦在燕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及遼東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