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慕鄉關
-
2 # 我是一個小書蟲
光緒帝的一生和慈禧是分不開的,光緒帝幼年的生活,也受到慈禧的強烈影響,可以概括為生活在恐懼之中。
同治死後,慈禧一方面為了把持權力,安排光緒帝進宮,另一方面,同治死後,面對瘦弱,敏感的光緒帝,慈禧萌發了重新做母親的想法。
1 每個女人都有母性的本能。
慈禧雖然臭名昭著,但也不是毫無人性的惡魔。慈禧也有女人母性的一面。慈禧早期關心照顧光緒帝,包攬了光緒帝的生活瑣事,穿衣,吃飯,洗澡,睡覺等等,而且親自教光緒帝讀書識字,可以說慈禧給了光緒帝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溫暖。
2 早年的光緒與慈禧也有一段親密的時光,但是慈禧是典型的“戀屍定向”的人,也有“強勢,狠”的一面。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被弗洛姆稱為“戀屍定向”的人,這種人冷淡乏味,臉上常出現嗅到臭味的表情,其基本做為是控制他人,如果控制他人不順,就會實施暴力和虐待。
自幼羸弱,敏感的光緒帝面對權力慾,控制慾,強勢的女人,對慈禧產生了強烈的心理畏懼,根據記載,光緒帝面對慈禧時渾身發抖,平時聽到鑼鼓聲音時也心驚肉跳,被稱為“小膽天子”。
在心理學上,人在幼年時左右如果得到良好照顧和父母鼓勵,則對環境產生信任感,終身具備自信心的健康人格,反之,則終身缺乏自信,行為猶豫不決,缺乏決斷的能力,光緒帝在這方面就是典型的受害者。
光緒帝幼年生活在恐懼之中,成年後的光緒帝雖然聰慧,也想勵志圖強,做一代明君,但是光緒帝身上的人格缺陷十分明顯,他始終沒能,也不敢和慈禧徹底決裂,也沒能力把自己的新政推行下去。
-
3 # 歷史追逐
光緒帝是清朝地11位皇帝,全名愛新覺羅載湉,醇親王奕繯之子,母親為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太后的妹妹。4歲登基當了皇帝,那麼慈禧太后也就是光緒帝的繼母,光緒登基之時,由於同治的逝去,有兩位太后,東太后慈安太后和西太后慈禧太后,那麼光緒有兩個繼母,有兩個繼母,光緒的童年生活,可以發揮一下想象......
光緒帝雖有兩個繼母,但是畢竟身份不一樣兒,他是皇帝,所以還不至於到像電視新聞報道的繼母虐待孩子那種情況,光緒年幼登基,根本沒有執政的能力,所以登基之後到親政期間由兩位皇后垂簾聽證,但因為慈安太后生性比較溫和,沒有慈禧太后那麼強勢,所以幾乎都是慈禧做決定,而可悲的是光緒根本不明白為什麼要上朝,每次都是陪著兩位太后,聽他們說著聽不懂的話,而且還要端坐在龍椅子上,雙腳離地,背靠龍椅。一坐也是很長時間。
皇帝是九五至尊,生活應該是宮中的核心,所有事情都是圍繞皇帝,但是光緒這位皇帝的年幼生活,只能用悽慘來形容,沒有執政能力的他只能聽由慈禧太后的安排。在生活中,雖然皇帝該有的都有,在我看來裡,都是形式化的東西,一點兒沒有一個貴為皇帝的待遇和享受,因為沒人會在乎一個小孩兒,被遺棄的小孩兒,慈禧太后對他撒手不管,交給李蓮英,後來李蓮英也交給幾個太監照顧,太監們也是推來推去。
光緒帝貴為皇帝,富甲天下,錦衣玉食,吃喝應該更是不成問題。這麼想那就發錯了錯,光緒帝經常餓肚子,雖然沒頓飯都是白樣菜餚,但是皇帝只能吃到擺在眼前的飯菜,而且太監們擔心光緒吃多了撐的慌,所以頓頓如此,時間長了也沒什麼胃口,所以光緒帝發育不良,比同歲的孩子矮一大節,但是光緒帝餓,餓的大哭起來,後來到太監們住的地方偷吃的。太監們也害怕皇上吃壞了肚子,每次發現都會追著光緒帝跑。
光緒帝6歲的時候,正式進入書房讀書,他的老師是前同治皇帝的老師,叫翁同龢。6歲相當於我們現代的小學生了,但是6歲的皇帝比我們現在的小學生負擔要重得多,他沒有寒暑假的概念,一年到頭,除了兩皇太后生日,光緒生日,端午,中秋各放一天,在就是新年放5天,光緒每天都要跟兩宮太后問安,陪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其他時間都在書房,學習的東西也令光緒不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並不高。翁同龢會把光緒的狀態跟慈禧太后稟報,光緒帝很害怕慈禧,簡單慈禧會瑟瑟發抖。
光緒帝每天接受著教育,直到18歲開始親政,雖然開始親政,但是實際權力還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光緒的一生都被慈禧所控制著,甚至長達半個世紀。
光緒帝親政之後的事情就不多說了,童年都這麼慘了,以後的生活也是一樣兒,生活在黑暗中。
-
4 # 青年史學家
1874年,同治帝因病駕崩,慈禧太后為了繼續把持朝政,選擇了自己妹妹的兒子載湉繼任皇位,是為光緒帝。當時光緒帝只有4歲,進宮的時候,光緒帝的生父和生母抱頭痛哭。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將要進入一個缺乏自主與自由的環境。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光緒帝的幼年生活的確是比較悲慘的。
慈禧太后因為此前對同治帝太過寬縱,導致了同治帝最後的悲劇,因而在光緒帝繼位之後,慈禧太后覺得要矯枉必正,就開始嚴格限制光緒帝。
1876年,慈禧太后為光緒帝找了翁同龢做師傅,當時光緒帝是6歲,年紀非常小,就已經開始接受一些非常枯燥的之乎者也的問題。
慈禧太后對光緒帝的限制,不僅體現在玩樂方面,甚至對光緒帝的飲食也進行嚴格控制,以至於光緒帝很多時候都感覺肚子是餓的。
一直到光緒帝親政之前,慈禧太后給光緒帝的管教都是非常嚴格的。慈禧太后還叫光緒帝稱呼她為親爸爸,這個稱呼在常人看來很難理解。
總之,光緒帝的幼年生活是缺乏該有的樂趣與歡樂的。
回覆列表
光緒的童年是非常悲慘的!
1875年,19歲的同治皇帝死於花柳病,一說天花,咸豐皇帝只有這一個兒子,而同治也沒有子嗣,商議再三,慈禧選擇了妹妹婉貞的兒子-不滿四歲的載湉,也就是後來的光緒。
慈禧是個極度自私的女人,選擇光緒是她深思熟慮的結果,一則光緒年幼,她可以繼續垂簾聽政,二來光緒是妹妹的孩子,與她有血緣,易於控制。當然慈禧也明白,光緒遲早要長大成人,為避免悲劇重演,慈禧吸取同治皇帝教育失敗的教訓,對光緒管束十分嚴格。
光緒入宮以後,慈禧為了把光緒與以前的家庭關係斬斷,辭退了一切與光緒母家有關係的人員,連光緒十分依賴的乳母也一起攆走,責令太監李蓮英養育,李蓮英處事精明,怕在自己手裡出事(當時兒童夭折率很高,光緒母親生於三子一女,只有光緒活下來),又把照顧光緒的事情層層轉包,太監走馬燈式的換來換去,對光緒的幼年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太監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影視作品中的太監不是唯唯諾諾就是心理變態,真實世界也確實如此,光緒入宮以後慈禧忙於政事,疏於過問,讓太監抓到了偷懶的機會,給光緒的飯菜經常只有幾道菜,其他的就剩飯剩菜代替,滿清有個祖訓,叫做“菜不過三口”,主要是為了防止子孫偏食,所以再好吃的菜也不能一直吃,而光緒就那幾道菜,還菜不過三口,經常吃不飽餓肚子,據史料記載,光緒入宮不久就得了痢疾,差點掛掉,經過很長時間的針灸才恢復健康。
不僅如此,太監為了不但責任,對光緒管束十分嚴格,小小年紀,又是不讓跑又是不讓跳,為了避免風寒,天已經大熱還讓光緒穿厚厚的衣服,加之慈禧對光緒詞嚴厲色,把個小小孩童嚇的膽戰心驚,據梁啟超的《戊戌政變記》記載:“積威既久,皇上見西后如對獅虎,戰戰兢兢,因此膽為之破。”
稍大一點,光緒終於迎來了救星--帝師翁同龢!
翁同龢是清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咸豐年間的狀元,內閣大學士,曾擔任同治皇帝的老師,才學人品無懈可擊。
翁同龢第一位學生教育失敗,所以對帝師一職心有餘悸,無奈慈禧堅持,只好再作馮婦,教導光緒。
六歲的光緒帝正式入書房讀書,謝俊美的《翁同龢傳》,翁同龢第一次見到光緒,就覺得他面色蒼白,神情萎靡,目光呆滯,尤其是身材比同齡的孩子矮一大截,一看就是發育不良的狀態,不禁一陣心酸。
入學的光緒更加繁忙,一年到頭除了兩宮皇太后的生日、小光緒的生日、端午、中秋等各放假一天,再就是新年放假五天,此外根本沒有寒假、暑假的概念。每天除了向兩宮皇太后問安,陪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其他時間都要在書房度過,學習內容除了儒家經典、漢語詩文以外,還有滿語、騎術等等,比現在的小學生繁忙百倍。
翁同龢作為師傅,對徒弟管束也十分嚴格,該教導教導,該責罰責罰,遇到問題解決不了就上報慈禧,而慈禧更加嚴厲,太監寇連材在他記的《宮中日記》中說,慈禧對待光緒一貫是疾聲厲色,在光緒小的時候,每天總是訶斥之聲不絕,稍不如意,常加鞭撻,或罰光緒長跪。不足十歲的小光緒到後來竟然被責罰的經常餓肚子,最後發展到偷竊太監食物的程度。
翁同龢萬萬沒想到光緒的生活如此悲慘,此後對光緒的管束趨於和藹,不僅如此,翁同龢還對太監服侍不周嚴加斥責,久而久之,光緒對翁同龢十分依賴,光緒七歲的時候,翁同龢回籍辦事,小皇帝得知師傅要離開自己後,整整一天都情緒低落,彷徨不已。在翁同龢離開的兩個月裡,光緒帝無心學習,後來連讀書聲也沒有了。等到翁同龢回到北京的時候,小皇帝拉著師傅的手,高興得眼淚直流。
從光緒二年(1876年)到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光緒便跟著翁同龢在養心殿東暖閣的學習了近二十二年。就學問而言,光緒在歷代皇帝中並不遜色,但長期的宮廷孤獨生活,給光緒的成長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導致他成年以後性格十分孤僻,對一切事物缺乏興趣,加之幼年身體欠佳,長大以後身體一直體弱多病,連個子嗣都沒有,在清宮檔案館所藏的光緒帝檔案中有他自書的《病原》:“遺精之病將二十年,前數年每月必發十數次,近數年每月不過二三次,且有無夢不舉即自遺洩之時,冬天較甚。近數年遺洩較少者,並非漸愈,乃系腎經虧損太甚,無力發洩之故。”
對於光緒的成長,太監寇連材在《宮中日記》中總結說:“中國四百兆人中,境遇最苦者莫如我皇上。蓋凡人當孩童時,無不有父母以親愛之,顧復其人,料理其飲食,體慰其寒暖,雖在孤兒,亦必有親友以撫之也。獨皇上五歲(實為不足四歲)登基,登極基後無人敢親愛之,雖醇邸之福晉(即光緒的生母),亦不許親近,蓋限於名分也。名分可以親愛皇上者,惟西后(慈禧)一人。然西后驕侈淫佚,絕不以為念。故皇上伶仃異常,醇邸福晉每言輒涕泣雲。”
一個好好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的年紀,就被一個心理變態的姨媽出於私心帶離家庭,雖衣食無憂,卻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最終造成他一生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