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17健身窩
-
2 # 右小姐
1、蛤蟆
老一輩人處在饑荒的年代,如果哪個地方有沼澤,下雨後,會有無數個蛤蟆趴在沼澤之中,人們都會撿上一袋子。
然後拿個土罐子,裝水上,放些佐料和土豆,把蛤蟆活生生的放在裡面,蓋上蓋子,用大火燒,煮熟之後會發現蛤蟆和土豆融合在一起死的。
捧著蛤蟆跟土豆,一起啃,兩個味道的交融,對於處在飢餓狀態下,碰不到葷腥的人們,那是無上的美味啊!
2、榆錢飯關於榆錢飯,有篇課文裡有描述:
九成榆錢兒攪合一成玉米麵,上屜鍋裡蒸,水一開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夠火候兒。
然後,盛進碗裡,把切碎的碧綠白嫩的青蔥,泡上隔年的老醃湯,拌在榆錢飯裡;吃著很順口,也能哄飽肚皮。
3、油吱嘍關於油吱嘍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叫法。
就是肥豬放到鍋裡不斷的加熱,然後會不斷的融化,漸漸的變成潔白肥厚的豬油。煉油時,扔進鍋裡的肥肉最後變炸成一塊塊很脆很焦的肉酥,這就是所謂的油吱嘍。
看著肥肉在鍋裡發出滋兒滋兒的聲音,香氣四溢,就這算是那個年代裡孩子們的零食了。
4、烤螞蚱把在地裡逮著的螞蚱放到火上去烤,瞬間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烤焦的肉香味.....
家庭條件好一些的,可以放上油去炸,大多數昆蟲都富含了非常豐富的蛋白質,因此老一輩人也算是陰差陽錯的給自己補充了營養了。
5、野菜田地裡的各種野菜,摘回家,淘洗之後撒些麵粉,放上佐料,攪拌均勻,然後放上蒸鍋上蒸,約摸半個小時就可以開鍋了,再把姜蒜切成沫,蔥花和香菜切成段,撒上蒸好的香噴噴的野草上.......
呃.....說的我想吃了!
-
3 # 愛家胖大姐
比如紅薯葉,我們小的時候吃過,姥姥把它用開水焯一下加上粉條鹽和蔥花拌成餡,蒸包子。
比如榆錢,就是榆樹上的果實,用白麵玉米麵各半,拌好上籠屜蒸熟,拌上蒜泥香油鹽,可香了。
比如芝麻葉,洗淨隨麵條下鍋,一股芝麻香。
-
4 # 在世為人
橡實
這種果子學名:“橡實”、別名:芧栗、橡慄、(木求)、皂鬥、橡子、櫟子、抒斗子、櫟木子、柞子、麻櫪果
麻櫟種子含澱粉50.4%,脂肪油5%-20%。葉含鞣質。 花粉含無羈萜酮(friedelin),β-香樹脂酮(β-amyrenone),羽扇烯(lupen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阿拉伯聚糖,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有機酸類臺枸櫞酸、蘋果酸及氨基酸類。
橡實
橡實成長至青澀期時被風吹落到掉地上,有被小動物收集埋藏在樹葉下發酵至黑色,脫落在地下的橡實也被人收集起來做一種純手工豆腐。
橡實豆腐
生食苦澀,煮炒乃甘,亦可磨粉。” 橡實豆腐製法與楂子豆腐製法大同小異,這兩種豆腐均呈醬褐色,光滑而微透明,祁門人一般用其配以紅辣椒、醃菜等同炒,新增生薑、大蒜和香蔥等作料,炒時有講究,做到鍋熱油老,慢慢煎炸,切忌亂翻,否則易碎。風味獨特,觀之如美玉凝脂,食之柔嫩爽滑,鮮爽清香,美味可口。
橡子豆乾
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製作方法和食用方法,從而繁衍出不同的產品如最常見:"橡子豆腐、橡子豆乾、橡子麵、橡子粉、"等等...(如今以橡子為原材料的產品漸漸地消失在人們的餐桌上)傳統制作方法的流失與橡子樹的減少。
橡子陀螺
注:“各地稱法不一、區域環境影響可能果子形態也不一,如在野外再不敢確定的情況下請勿摘取食用,建議詢問專業的人懂的人或者有關檢測機關機構”如有不慎誤食身體不適請儘快就醫。
回覆列表
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是什麼樣子的?
他在我老家大西北老一輩人吃的,裡面有榆錢飯,還有青稞面,還有豆麵,還有各種各樣的野菜,老一輩的人都在吃,但是現在基本很難見都見不到。
還有一種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是藻類菜,就是在下過雨之後,那個東西才會長出來變得很大。不知道有沒有青海的小夥伴,可能就知道黑黑的那種,回來泡一下,炒著吃,名字就叫地踏菜。
阿門個?看著眼熟這很吧!
還有很多野菜,就列幾種看個認識的有幾種,你們那裡有嗎?
苦苦菜
蒲公英的葉葉子就是隻個是倆。小時候用柳條編個圈圈,再摘這種黃花夾在圈圈上,大點的套脖子上當花環,小點的戴頭上當遮陰的帽子。媽媽總是拿這個葉子水煮了,加醋涼拌著吃,清香中稍微帶著點苦澀......
蒜苞蔞
忘了是暑假還是什麼時候,只記得不是很冷的那會兒,只要跑去外婆家,表姐、哥哥還有一些小夥伴拿著鏟子就到山上挖這個,還比賽誰挖得多挖得快,找到一個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興奮......
頭髮菜
媽媽和小姨經常會說起,她們小時候一大幫子人拾頭髮菜,一天能拾特別多,可以拿來包包子吃,還拿來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