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藥事健康
-
2 # 小克嘿嘿
NSAIDs類藥物通俗點來說就是非甾體類抗炎藥,也被叫做解熱鎮痛藥物,這類藥物的代表有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雙氯芬酸鈉、吲哚美辛、尼美舒利等。
這些藥物都有一個相同的副作用就是會損傷胃粘膜,導致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和胃部疾病。據統計在臨床上服用非甾體類藥物的患者中胃病發生的機率大概在10%左右。這些胃病主要包括有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糜爛性胃炎等。
關於非甾體類藥物是如何引起胃黏膜損傷和胃部疾病的,小克來簡單的為大家說明一下:
非甾體類藥物中含有非特異性COX,這種物質可以使得胃黏膜再生的前列腺素E的不足,導致胃黏膜的修復障礙,從而出現糜爛和出血,病變多發生在胃竇和十二指腸球部,所以臨床上出現了腸溶性的非甾體類藥物,比如阿司匹林腸溶片,但是腸溶性的非甾體類藥物雖然可以減輕對胃黏膜的損傷,但是由於非甾體類藥物主要在小腸吸收,所以腸溶性的非甾體類藥物還是可以導致急性胃炎的發生。
所以小克建議對於必須要服用的非甾體類藥物的患者可以選擇對胃黏膜傷害較小的藥物型別,也可以在服用這些藥物時加用胃黏膜保護劑,比如鋁碳酸鎂、果膠鉍等藥物。
-
3 # 醫聊健康
說起非甾體抗炎藥,風溼病患者應該都很熟悉。它作為治療風溼性疾病的一線藥物,本身是一大類不含皮質激素的,且具有抗炎、解熱、鎮痛作用的藥物。
我們日常吃的這些藥也屬於非甾體抗炎藥但其實我們日常人普遍也會用到,像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及其緩釋膠囊,扶他林,戴芬,洛索洛芬鈉片,尼美舒利,美洛昔康,氯諾昔康,塞來昔布(西樂葆),艾瑞昔布,依託考昔等等這些都屬於非甾體抗炎藥。
但是藥三分毒,藥物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特別的對於需要長期服藥的患者來說,這個影響會更大。
胃腸道不適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而非甾體抗炎藥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胃腸道不適(包括納差、厭食、腹痛等),其次為肝腎功能異常等。
具體還有以下這些不良反應:
1,胃腸損傷,發生率高,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反流性食管炎等。
2,腎損害,主要有腎炎、水腫,與利尿劑、激素合用時可能使腎損害發生率增高。
3,肝損害,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損害,但很少發生嚴重的肝損害和黃疸。合理應用,一般不會發生。建議飯後服用,一般為飯後半小時,適當飲水等。
4,過敏反應,阿司匹林較常引起,最常見的是哮喘,哮喘者禁用。所以儘量選擇構造簡單的的藥物或不含氮的藥物,選擇半衰期短的藥物,如萘普生,洛索洛芬鈉等,使用栓劑、霜劑,氟比洛芬巴布膏等,避免使用半衰期長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如何應對胃腸道損害非甾體抗炎藥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胃腸道反應,但完全可以避免的,作為治療風溼性疾病的一線藥物,應權衡利弊。
使用胃腸刺激小的藥劑,如腸溶劑、緩釋劑、栓劑、霜劑、氟比洛芬巴布膏等外用藥。
前體藥物,它作為非活性的藥物經胃腸吸收後,在體內在轉化為有活性的藥物而發揮作用,嚴重胃腸障礙者可作為首選藥劑,如芬必得、洛索洛芬鈉等。
選擇性前列腺素類(致痛物質)合成抑制劑,在炎症部位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作用強,而對胃腸道和腎臟損害小,如布洛芬、萘普生等。
採用環氧化酶-2選擇性抑制劑,對胃腸道刺激很小,如西樂葆,依託考昔等。
希望大家都能瞭解這些用藥的知識,科學服藥,才能把副作用減少到最低哦。
回覆列表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即解熱鎮痛抗炎藥,用於風溼和類風溼性關節炎、各種原因導致的發熱、疼痛,還可預防心肌梗死及腦血管意外的發生。代表藥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等。
經典的本類藥物如阿司匹林:主要用於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溼、防治血栓形成。在發揮抗炎作用的同時,還帶來了相應的胃腸道及腎損害等副作用,以胃腸道表現更為突出,主要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及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臨床上,阿司匹林所致的潰瘍以老年女性多見,多為無痛性,易發生穿孔和出血;除此還會引起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上腹不適或疼痛等,停藥後多可消失。
對於NSAIDs引起的上消化道損傷可首選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等)治療。如服用米索前列醇也可降低潰瘍發生率,飯後服用、選擇腸溶片或同時服用抗酸藥可減少對胃黏膜損傷。一般不宜與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合用(如地塞米松等),易誘發和加重潰瘍及出血。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非甾體類抗炎藥對胃腸道的不良反應較少,潰瘍、出血發生率明顯低於傳統的NSAIDs,肝腎損害也較輕。如高選擇性COX-2抑制劑塞來昔布,但長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死和卒中的風險,對已有血栓形成傾向的患者要慎用。同類藥還有羅非昔布等。
參考文獻
[1]許尚棟,唐福林.如何正確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J].中華內科雜誌,1994(02):120-123.
[2]孫麗.非甾體類抗炎藥物致老年人上消化道損傷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6,14(0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