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溪裡的牛
-
2 # 西安風物
這與兩人相同又不同境遇有著很大的關係,杜甫一生憂國憂民,白居易前半生憂民後半生山水,所以才有了截然不同的表現方式。
杜甫的詩歌中,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律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對仗工整、格律嚴謹,都是律詩的範文之作,但遣詞造句圓潤自然,情景意境融會其中,每一句都能讓人細心咀嚼,每一個字都運用的貼切無比,毫無用力的痕跡,其功力之深厚古今無人能出其右。
杜詩醇厚綿長,令人回味無窮。且風格多變,他並不是一位只遵循格律的詩人,自創的拗體常用在絕句當中,最愛他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情趣盎然,洋溢著生活的氣息。讀詩也罷,看人也好,都不能一概而論,現在再看那本《李白與杜甫》,只能說是一家之言。只是不知道有多少我這樣的人因為受其影響而在很長時間內不能客觀地揣摩、品味杜甫的詩。杜甫,絕對當的起“詩聖”之名。
白居易的詩歌以通俗易懂而著稱,他的詩歌成就是比不上李白和杜甫的。之所以想談一下白居易,原因有二。其一、白居易的詩歌對於我個人影響很大。我牙牙學語時,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初中時,能夠完整地背下他的《琵琶行》和《長恨歌》。我喜歡白詩的自然清雅、明麗婉轉,“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也愛讀白居易的詞作,“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其二、白居易的人生遭遇頗耐人尋味。他早期時,關心民生,以天下為已任,如《賣炭翁》,《紅線毯·憂蠶桑之費也》,走的是杜甫的路子。但遭貶之後,人生態度轉變,開始寄情山水,遠離政治鬥爭的旋渦,但求明哲保身。和李白杜甫的顛沛流離不同,白居易的一生雖小有波折,但以高壽而終,生前厚祿,死後全名。怎麼說呢?比起李白杜甫的理想化,白居易更能適應環境、也能更好地生存。古往今來,其實是一個道理,求仁得仁,求利得利,關鍵是追求自己真正想得到的。
以上是一些粗淺的看法,對於我來說,讀唐詩能體會詩歌之美、詞語之美、音律之美,詩人思想之美,這就足夠了。
-
3 # 朋友A朋友
同樣是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和杜甫在情感表達上有什麼不同?
杜甫和白居易的詩寫實性強,大都反映社會生活,揭露客觀現實,散發著現實主義的光輝。兩人都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兩人現實主義題材的詩歌在情感表達上確有不同,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他們的生活時代不同的原因。杜甫(712—770年),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轉變時期,也是唐玄宗當政的時間。755年的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同時也使得唐代詩歌由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轉變,此時,隨著唐玄宗後期越來越腐敗的政治,杜甫的政治和生活也逐步陷入了貧困失望的境地,生活在顛沛流離之中。
白居易(772—846年),比杜甫晚了60年,其時安史之亂已經過去,唐王朝已逐漸走上了下坡路。白居易雖然沒有杜甫經歷過的內心的悲慼,但年輕時因戰亂而顛沛流離,也早早經受了貧困的生活。白居易繼承了杜甫的現實主義詩風,是繼杜甫之後的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生活時代不同、社會命運的變化、重大事件的影響,都有可能導致了思想認識的變化,也必然會反映在他們的詩裡,正所謂“詩以言志”。
杜甫和白居易的現實主義詩歌,在情感表達上主要是語言運用和表達主題上有所不同。1.語言風格不同杜甫詩歌的語言風格,給人以深沉、厚重之感,講究文字的雕琢和語法的使用,篇章結構也富於變化。所以在讀杜甫詩歌的時候,我們要花時間去鑽研,多用腦去思考,方能明白其中深意。
白居易詩歌的語言風格,給人以淺顯、直白之感,語言明白自然,用尋常話寫尋常的事,深奧詞句用的少,引經據典用的少,容易使讀者通曉詩意。蘇軾曾有“元輕白俗”之語,我覺得就應該說的是白居易詩歌的通俗性。
2.表達主題不同
杜甫經歷了安史之亂的整個時期,他的詩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時期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生活。詩中大多是寫普通的勞動人民,同情勞動人民,熱愛勞動人民。同時又嫉惡如仇,揭露批判當朝的無能和社會的黑暗現象。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別詩,就是以普通的勞動人民為主角,《哀江頭》也絕不是關心楊貴妃的命運,百姓疾苦和國家安危詩中杜甫詩裡表達的核心思想。所以杜甫詩歌表達的主題在悲憫民生,關注國家命運方面比較多,貫穿了憂國憂民的思想,也因此被稱為“詩聖”“詩史”。
白居易沒有杜甫的經歷,身處晚唐時期,沒有亂世,卻朝政混亂、奸佞當道,所以其詩多注重社會現實生活的描寫,以及譏諷朝廷的腐敗,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等。因為白居易更多的只是描寫現實生活,即使是最能代表其現實主義風格的諷喻詩,也缺乏杜甫的詩聖精神,也因此在思想深度的表達上不及杜甫。
回覆列表
杜甫在披露現實後側重的是自我內心情感的表達,抒發的是一種憂國憂民情懷。而白居易則是用冷峻的筆鋒揭露現實,並沒有直接將自己的情感表露出來,但是那種辛辣的諷刺卻能透過直觀的現實畫面表露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