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北航秦曾昌

    遷移學習,顧名思義,就是要進行遷移。即把解決某一領域的問題的方法進行遷移,用以解決另一領域的問題。遷移學習作為機器學習的一個分支,側重於將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遷移應用於新的問題中。

    遷移學習的核心問題在於,確定出新問題和原問題之間的相似性,這樣才能順利的實現知識的遷移.

    其實對於我們人來說,遷移學習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比如,如果我們已經會打網球,也就可以類比著學習打乒乓球。另外,我們如果已經會下中國象棋,就同樣可以類比著下國際象棋。因為這些活動之間,往往存在著極高的相似性,人們就可以模仿著學習新的技能.生活中常用的成語,如“舉一反三”、“照貓畫虎”都體現出了遷移學習的思想。

    那麼我們來對遷移學習下一個正式的定義:"遷移學習,是指利用資料、任務、或模型之間的相似性,將在舊領域學習過的模型,應用於新領域的一種學習過程。"

    那麼就目前而言,應用遷移學習能夠解決很多問題.

    1) 雖然目前我們正處於一個數據爆炸的時代,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大量的資料.但是對於機器學習模型的訓練和更新,更依賴於有效資料的標註.然而資料標註工作是一項耗時且昂貴的操作.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遷移學習的思想,尋找一些和目標資料相近的有標註的資料,從而利用這些資料來搭建模型,增加我們的資料量.

    2) 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對計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資料和計算資源就成了巨頭們的遊戲.如Google、百度、阿里等公司,都擁有海量的資料和雄厚的財力去購置高檔的GPU.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享受不到這樣的計算資源的.

    因此,我們透過遷移學習,將大公司已經訓練好的模型,遷移到我們的任務重,在根據我們的任務對模型進行微調(fine-tune),從而也可以訓練出相對較好的模型.

    3) 我們都希望訓練出來的機器學習模型能夠儘可能的通用,對於不同的使用者、不同的環境都能達到很好的適配性,這就是機器學習模型的泛化能力.但是這往往很難實現,需要針對個性化的需求,對模型進行更改.利用遷移學習的思想,進行自適應的學習,同時考慮到不同使用者之間的差異性和相似性,對通用模型進行靈活的調整,從而完成我們的任務.

  • 2 # 涓葉

    一、什麼是遷移學習?

    在教學中,我們說的學習遷移也稱為訓練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者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遷移是學習的一種普遍現象,廣泛的存在於各種知識技能,行為規範與態度的學習中,平時所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等,就是典型的遷移形式。

    透過遷移,可以把各種知識經驗得以溝通,經驗結構得以整合。

    二、學習遷移在教學中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因為對於學生來說,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大部分都是間接知識,如果掌握了學習遷移的能力,能夠對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直接的促進作用,能幫助學生將學習到的經驗概括化,也能夠促進能力與品德形成。學習遷移對於學習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關的培訓人員,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三、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有賴於有效的教學。

    那麼如何在教學中促進遷移能力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 精選材料。要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掌握大量有用的知識和經驗,我們的教學材料就必須要精選,如在教學中強調每門學科內容的基本結構,強調對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掌握。領會了基本的原理和概念的同時,配有典型的代表性的事例,並闡明瞭概念、原理的適用條件,有助於遷移的產生。

    2.合理的編排教學內容。合理編排的標準就是教材要達到結構化、一體化和網路化。結構化是指教材內容之間有科學合理的邏輯聯絡,能夠體現事物的各種內在聯絡。一體化是指教材的各構成要素能夠整合為具有內在聯絡的有機整體。網路化是指教材各要素之間、上下左右縱橫交錯,聯絡溝通,要突出各種基本知識和經驗的聯結點、連線線,這樣有助於瞭解原有學習中存在的斷裂帶及斷裂點,也有助於預測以後學習的發展,對於學習遷移的產生,提供直接的支撐。

    3.合理編排教學過程,促進遷移。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中,必須安排好教學內容的順序,使教學內容的連線達到最佳化,最佳的訓練要反映知識的邏輯結構,還要適合學生認知功能的發展水平,教師選擇和合理組織教學內容,有利於學生獲得知識,也有利於促進概念原理的學習遷移作用。

    3.教授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遷移意識。“授人以魚,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這句話給予教育者的啟示是,學習不只是要讓學生掌握一門或者幾門學科的具體知識與技能,而且還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習,及掌握學習方法的知識和技能,實際上學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夠把所學的知識技能進行運用,促進更廣泛更一般的遷移,也就是說學會了如何學習就可以實現最普遍的遷移。

    我們所說的學習方法包括複述,做筆記,各種各樣的記憶術(使記憶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多提問,讓學生評估自己的理解狀態,生成性學習,加深學生的深層理解等等。

    第四,改進對學生的評價。教學條件下的評價,作為教學活動的組成部分,同樣具有教育性,有效運用評價手段,對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對學習遷移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隕石中發現微生物,這是否說明地球的文明程序有外星文明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