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少yun
-
2 # 橫店李大腳
陸炳是錦衣衛三代,祖父和父親都是錦衣衛,當然這不是最牛的,最牛的要數他的媽媽是是興獻王朱祐杬的兒子朱厚熜的奶媽。陸炳自幼就跟隨媽媽出入興王府,年齡又和朱厚熜相仿,於是兩人從小玩到大,是發小,可謂是兩小無猜感情一口悶。
大家做夢都想不到,這個小王爺將來有朝一日會成為天子!
世事難料,這個朱厚熜運氣真是賊好,中了大彩——白白撿到了一個皇位。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刻,明武宗駕崩,巧的是一個荒淫好色的皇帝竟然沒有一兒半女!明武宗的母親張太后就和內閣首輔楊廷和商議,最終選擇了朱厚熜(明武宗的堂弟)來接班。
晴天霹靂一聲響,朱厚熜一下子由候補小王爺(當時還未封爵)變成了正牌天子。即位後,次年改元嘉靖,即我們所熟知的嘉靖皇帝。
一人飛昇,仙及雞犬,原先興王府的一班人馬統統加官進爵封賞,從小和朱厚熜一起長大的陸炳年紀尚小,但是日後將會和嘉靖皇帝擦出耀眼奪目的火花來!
是嘉靖皇帝的救命恩人
發小當皇帝后,陸炳也不能閒著。先是嘉靖八年考中了武舉人,授錦衣副千戶。後來他父親死了,就繼承了父親的職務指揮僉事。經常陪伴在嘉靖的身邊。
在嘉靖十八年,嘉靖有次南巡,半夜裡行宮不知何故突然起火。嘉靖的隨從們都不知道皇帝在慌亂中跑到哪去了。就在大家不知所措時,只見陸炳從大火中救出了嘉靖皇帝。
發小 + 救命恩人,你說這雙層關係鐵不鐵?從此,嘉靖就像乾隆寵愛和珅一樣恩寵陸炳。職務上擢都指揮同知,掌錦衣事。官職上又前進了一大步,年紀輕輕已經步入權力核心了。不久,嘉靖又封賜左都督,加太子太保,又加少保兼太子太傅,復加太保兼少傅。在明代三
-
3 # 伯虎42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十二月,京師大雪,在一片蕭瑟之下,嘉靖帝得到了一個悲傷的訊息:太保、少傅、太子太傅、左都督、掌錦衣衛事陸炳暴卒,時年五十一。
明弘治七年(1494年)九月,當朝皇弟、憲宗第四子興王朱佑杬年滿十八歲,已經到了就藩的年限。於是孝宗皇帝擇吉日,將興王封藩於湖廣安陸州(今湖北鍾祥)。並挑選京師錦衣衛軍士,作為興王儀仗護衛,隨同他一起前往安陸。其中有一個叫做陸鬆的錦衣衛總旗,被選為興王儀衛司典仗,一同來到安陸。
明正德二年(1507年)九月,興王次子朱厚熜出生在安陸,在給這個小王子挑選保姆時,王府典仗陸鬆的妻子範氏入選,自此擔任撫育朱厚熜的職責。因此,陸家與興王府關係更加緊密。
明正德五年(1510年),範氏的兒子陸炳出生,因為父母的這層關係,陸炳在四五歲的時候就跟隨範氏出入興王府。稍微再大一點後,經過陸鬆和範氏的請求,興王及王妃蔣氏同意讓陸炳隨侍在興世子朱厚熜身邊,作為親隨,伺候日常。幼年朱厚熜對於這個比自己小三歲的奶弟弟(陸炳母範氏為朱厚熜保姆、乳母)十分喜愛,出入同乘,起居同臥,如同親兄弟一樣。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興王朱佑杬薨逝於安陸。時年十三歲(其實還不到十二週歲)的興世子朱厚熜在興王妃蔣氏和王府諸屬官的協助下,以不符合實際年齡的成熟手腕,開始獨立執掌這個偌大的王府。
而陸鬆、陸炳父子,在興世子成為安陸這座王府的實際主人後,地位也隨之拔高,在興王府內職權不斷增長。陸氏父子對於現有的地位際遇滿意至極,覺得人生巔峰也不過如此了。
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面-----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一生嘻哈、行事不羈的明武宗正德帝去世,沒有子嗣,也沒有同胞兄弟,大明皇統斷絕。在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文臣們主持下,以“兄終弟及”、“倫序當立”為依據,在報孝宗皇后、武宗生母張太后並獲得批准後,朝廷派出使者,迎憲宗之孫中,倫序最前的興世子朱厚熜進京,繼承大統!這就是後來的明世宗嘉靖帝。
於是,陸氏父子跟隨中了頭獎的興世子,一路跋涉來到京師。在朱厚熜成為大明新一代皇帝后(這其中的過程曲折複雜、動魄驚心,因為不涉及本題內容,所以就不再複述了),陸鬆被授為錦衣衛副千戶,從一個地方藩王的親隨,成為大明天下最有權勢衙門中的實權人物,簡直是一步登天。
此後陸鬆以“從龍之功”,逐步升遷,直至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協理錦衣衛事。這樣的際遇,是他三十多年前隨扈興王自京師前往安陸就藩時,怎麼也想不到的。
而陸炳,因為和嘉靖帝非同一般的幼年時關係,自然也水漲船高、理所當然地進入皇帝親軍---錦衣衛,繼續他作為嘉靖帝親信的生涯。這個時候的陸炳,不過十餘歲而已。
在錦衣衛中,少年陸炳因為嘉靖帝的關照,迅速融入其中。當時的錦衣衛指揮使王佐特別器重他,親自教他辦案、審訊、公文往來等具體職責,並囑咐他說:“你將來必定是要執掌錦衣衛的,衛內職責,不可不熟悉。”所以日後陸炳執掌錦衣衛後,還時常懷念這個老師,實心感激他。嘉靖十一年(1532年),陸炳考中當年的武科科舉,成為武進士。嘉靖帝藉機授其錦衣衛副千戶,開始有意識地培養他,作為自己穩固皇權的得力助手。
嘉靖十三年(1534年),韃靼入寇邊牆,陸炳以錦衣衛副千戶身份,至邊牆督軍出戰,並陣斬一人,明世宗獲報嘉獎其功。不久,其父陸鬆去世,陸炳承襲父職,為錦衣衛指揮僉事、署理指揮使,掌南鎮撫司。正式進入錦衣衛頂層核心。
經過這件事以後,陸炳與嘉靖帝的關係從發小上升為生死之交,彼此達到了親密無間的地步。嘉靖帝授予陸炳錦衣衛指揮同知,實際上執掌衛事。陸炳是嘉靖帝此後除了父母以外,唯一還存有“親情、友情”心態、完全信任的臣子,就連他的皇后、妃嬪、皇子們,都沒有這個待遇。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閏正月,陸炳正式就任錦衣衛指揮使。在他繼任後,錦衣衛一掃百年來被東廠內官們壓制的頹勢,強勢崛起,全面壓倒東廠,這是歷代錦衣衛指揮使都沒有做到的事情。|而面對嘉靖帝的各種詔命,陸炳毫無保留的貫徹執行,是皇室的忠實鷹犬,嘉靖帝十分滿意。同時,在職責之外,陸炳也曾勾結嚴嵩,投機鑽營,並大肆收受賄賂,因此被首輔夏言掌握了所犯不法事的證據,並準備向嘉靖帝告發。
如果嘉靖帝得知陸炳的不法事,殺掉陸炳倒不至於,但是他之後的政治生命就算是終結了。於是,陸炳低下頭去向夏言叩頭請求放過。夏言一時心軟,在陸炳求饒下,放過了他。
但是這件事給陸炳莫大的恥辱,使其深以為恨。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陸炳與嚴嵩趁夏言與三邊總督曾銑有書信往來,商議收復河套軍事行動的機會,向嘉靖帝誣夏言勾結邊帥,暗中策劃,意圖謀反。嘉靖帝大怒,讓陸炳主持審訊,於是陸炳趁機報復,陷害夏言,致使其被下獄,最後棄市。這是明末之前,明初之後,二百年裡,唯一一個被公開處死的首輔。陸炳在其中,起了非常惡劣的作用。
仇鸞此時已經病重,得報後憂慮而死。嘉靖帝命令陸炳會同三法司一同審理,陸炳回奏說:“仇鸞謀反屬實,罪當族誅。”於是嘉靖帝下旨,仇鸞剖棺戮屍,斬首傳遞九鎮。仇鸞父母、妻子、兒子皆斬;妾、女兒、孫子發給功臣家為奴,財產入國庫,家屬流放。堂堂大將軍、侯爵,得罪了陸炳,最後滿門抄斬。
不過陸炳在貪汙納賄、擅權幸進、結黨營私之外,倒也做過一些好事,他對於直諫嘉靖帝,導致被皇帝下詔獄、嚴令懲處的楊繼盛,多方保全,妥善照顧,使得楊繼盛多活了三年。而另一位直諫之臣、錦衣衛經歷沈煉,也是被陸炳所掩護,才多次從危險境地逃脫。即使最後皇帝一定要處死沈煉,陸炳無可奈何之下,執行了嘉靖帝的詔令,但是沈煉的家眷妻兒,都在他的保護下,安然生活,沒有受到牽連。後來的抗倭名將俞大猷,也是在陸炳的保護下,才從被人誣陷打擊中脫身。
尤其是當時的裕王(即日後的隆慶帝)朱載垕,因為嘉靖帝刻意的疏遠和冷漠,所以日子不是很好過,並遭到過嚴嵩以及其子嚴世蕃的藐視和刁難。還是陸炳,與嚴嵩多有勸慰,居中維護,才使得裕王得以獲得應有待遇。這也是陸炳精明之所在,團結和打擊之術,陸炳使用得爐火純青。
就連目中無人的嚴世蕃,也曾經說:“天下有才者,我、陸炳、徐溥三人而已。”這也可以看出陸炳在當時的名氣和才幹之強。站在地位權力的頂峰後,陸炳為了保持家族昌盛,還與朝中文武大臣聯姻,他的五個女兒,分別嫁給了成國公朱希忠的嫡子、嚴世蕃的兒子、徐階的兒子、吏部尚書吳鵬的兒子、南京禮部尚書孫陞之的兒子,可謂遍朝親戚。
而在朝政大事中,陸炳依靠嘉靖帝的信任,和與嚴嵩的互相勾結,使得諸臣都不敢與之抗衡。無論各部的官員升遷、還是諸項工程的用度結算、以及大案要案的偵緝審訊,都要經過他的許可、或者稽核,才能辦理。都察院一半以上的御史言官,都是他的門生,所以陸炳號稱“權傾天下、一言決生死”。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在嘉靖帝的寵信下,陸炳得以受命入西苑,與嚴嵩、朱希忠等侍奉明世宗修煉,打醮。嘉靖帝賜予他道號“守一金丹大世仙”。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身為錦衣衛指揮使的陸炳,上疏彈劾司禮監掌印李彬等侵吞皇陵材料,營造私人墓地,規格僭越,有如皇陵,李彬及其黨羽等被判斬首。這個時候的錦衣衛,因陸炳的原因,已經凌駕於內宮司禮監、東廠之上。內官有得罪陸炳的,統統受到打擊,甚至丟掉性命。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八月,嘉靖帝加封陸炳為太保、兼少傅。此時陸炳已經是三公兼三孤(太保兼少傅),有明以來第一人。為了利益,陸炳可以不擇手段,打擊政敵,無論是首輔,還是大將軍,得罪了他,最終都被陷害致死,滿門抄斬。
而另一方面,為了營造退路,陸炳也曾經保護忠臣、援手良將,折節於士大夫。所以他的名聲還算趨向正面,沒有被臉譜化、奸佞化。
總體來說,陸炳是一個精明自私、又善於周旋於複雜政治環境中的人。他以自己的利益出發,不允許別人冒犯自己,同時在別人無害的情況下,也能毫不吝嗇地幫助。如果有選擇,陸炳首先還是想做個好人。
最重要的是,陸炳一生都以嘉靖帝的詔令為首要指示,忠心耿耿,毫無二意,是皇帝忠實的鷹犬和打手,為嘉靖帝辦理過無數維護皇權、打擊冒犯臣子的大案。這才是他身居高位、手握大權,卻得以善終的原因之所在。
而他比嘉靖帝小三歲,卻早去世七年,一輩子都處在皇帝的無比信任和有力的呵護中。歷經三十多年的皇帝打手生涯,最後平安老死在任上,這是陸炳最大的幸運。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十二月十一,陸炳去世。差不多剛好七年後,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十二月十四,嘉靖帝朱厚熜去世,年六十一。陸炳死後,在嘉靖帝的照顧下,其子陸繹承襲父職,就任錦衣衛指揮僉事。此後陸繹在嘉靖末年倒也平安度日,沒有大的挫折。
嘉靖帝這顆保護陸家的大樹倒了以後,陸家的日子開始難過起來。在新登基的隆慶帝朱載垕看來,陸家已經是過去,沒有可以繼續優待的理由了。同時陸炳與老臣徐階是親家,在隆慶帝倚重的大臣高拱眼裡,更是打擊政敵徐階的藉口。
於是,在牽連陷害徐階的目的之下,高拱指使言官彈劾陸炳之前的不法事,意圖牽扯徐階。 隆慶帝聽從高拱的意見,追究陸炳生前之罪,免去他所有官階職務,抄沒家財,削去陸繹錦衣衛指揮僉事及其叔陸煒太常少卿官職,要求他們償還陸炳所貪汙的鉅額贓款。陸繹因此入獄,被迫變賣家產以償還,陸家自此喪盡家財,一貧如洗。
萬曆帝聽後很是憐憫,於是下詔免除陸炳前罪,陸繹也得以洗脫罪名,稍稍發還家產。但是陸家的富貴往事,已經有如過眼煙雲,一去不返了。
-
4 # 李飛叨
如果仔細觀察,嘉靖皇帝可能是歷史上少有的聰明人,他以藩王入繼大統,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熟悉了帝王之術,理順了朝野上下的關係,成為一個比較有作為的君主。後期雖然信奉道教痴迷長生之術二十年不上朝,但依然緊緊把握政局乾綱獨斷。陸炳在嘉靖的棋局上,是個極端重要的棋子。
朱厚熜十四歲的時候,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中了。他的堂兄、正德皇帝朱厚照實在是太能折騰,三十出頭就把自己玩死了,而且還沒留下後代。當時的內閣首輔楊廷和主張“兄終弟及”,讓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入繼大統當皇帝。楊廷和打的如意算盤是,朱厚熜以藩王入繼,缺少經驗有沒有自己的人馬,只能做個橡皮圖章,實權必然還是在內閣手中。
楊廷和雖然智謀如海,但這次的確失算了,他親手給自己挖了個大坑,因為他遇到了朱厚熜這個硬茬兒。 我們來看一下兩股勢力之間的交鋒,就能明白朱厚熜為什麼終身獨信陸炳。
楊廷和先失一局,也認識到了朱厚熜的厲害之處,但此時後悔已經晚了,只能等待機會再出險招逼朱厚熜屈服。
朱厚熜自己當了皇帝,自然要讓老爸老媽榮光一番,於是就提出給生父生母上封號,楊廷和見時機到來,發動群臣和朱厚熜對抗,於是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大禮議”事件。 楊廷和等人的觀點是:既然是兄終弟及,那麼朱厚熜就應該管朱厚照的老爸叫爹,只能管自己的親爹叫叔。朱厚熜的觀點是:我爸就是我爸,我不能管伯父叫爸。
雙方因為這件事往來爭鬥,連續打了三年的口水仗。在這個過程中,朱厚熜慢慢地在朝臣中發掘了一批楊廷和的反對派,漸漸站穩了跟腳,同時又在新科進士中提拔了若干人,和楊廷和打擂。而他自己,完成了一個藩王到帝王的蛻變,楊廷和已經沒能力制約這位帝王 雙方鬥爭最激烈的時候,楊廷和以辭職相要挾,朱厚熜二話沒說就批准了,楊廷和無奈之下只能黯然隱退,朱厚熜再勝一局。
大禮議事件,讓朱厚熜完全掌握了主動,同時也讓這位皇帝認識到,皇權一定要有鋒利的爪牙,而遍觀身邊之人,陸炳自然是不二人選。
值得注意的是,發生大禮議事件時,陸炳還未出仕,他是在大禮議事件發生五年後,才做了錦衣衛副千戶,又過了十年,才升任錦衣衛都指揮同知,掌握了錦衣衛的大權。這充分說明,他雖然是朱厚熜的半個兄弟,但皇帝仍然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認為他的忠心沒有問題之後,才賦予了他權力。
這期間最能證明陸炳忠誠的事件,就是他救了朱厚熜的性命。嘉靖十八年(1539年),陸炳跟隨朱厚熜南巡,在走到衛輝 (今河南汲縣)駐紮時,朱厚熜的行宮突發不明原因的大火,事發突然之下,隨行的官員們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正在危急關頭,陸炳冒著烈焰闖進火場,揹負著朱厚熜脫離險境。朱厚熜由此驗證了這位半拉兒兄弟的忠心,把錦衣衛大權交給了他。
陸炳自身的才智和手中的權力,讓他成為大明朝最耀眼的權貴,就連目空一切、自詡為智商天下第一的嚴世蕃,都不得不承認:天下的聰明人,只有我和陸炳、楊博三個人。這樣的陸炳,自然能夠保證自己的一生榮寵至極,在他病故之後,朱厚熜仍賜予哀榮,封他為忠誠伯,並賜諡號“武惠”,同時令其子陸繹為錦衣衛指揮僉事。
不過陸炳管得了生前,卻顧不了死後,他有朱厚熜背書,一生風光無兩,但他的子孫卻也遭遇了磨難。朱厚熜的兒子朱載垕(隆慶皇帝)登基後,有御史彈劾陸炳生前弄權貪汙,朱載垕下令削去了陸炳的官階,並且抄沒家產追償贓款,陸炳的兩個兒子的官位都被剝奪並關押,兩兄弟散盡家財灰頭土臉,直到萬曆年間才被免去罪責。
陸炳的後人雖然遭難,但最後結局還算不錯,這也歸功於陸炳。當年陸炳對讀書人十分敬重,也沒有憑藉手中的權力去構陷官員,所以結了不少善緣。他的兒子之所以能夠免罪,就是張居正求情的結果。
喜歡的話給個關注,多謝!
-
5 # 陸棄
對時局明察秋毫,總是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選擇。
陸炳是錦衣衛世家出生,陸炳的母親還是嘉靖的乳孃,從小就進宮侍奉嘉靖皇帝。1529年,父親去世後子承父職繼續在錦衣衛當官,10年之後,陸炳才尋得機會獲得了嘉靖皇帝的信任。1529年,嘉靖皇帝下江南遊玩時,夜裡四更突然行宮燒起大火,陸炳比較機靈記住嘉獎皇帝所在地,在所有人都在碌碌無為時,陸炳撞開大門救出了尚處在夢裡的嘉靖皇帝,這件事過後陸炳得到嘉靖皇帝的信任,錦衣衛一把手換成了陸炳。
陸炳此後一直非常聽嘉靖皇帝的話,對於對嘉靖皇帝不敬的人,只要嘉靖帝下令關在錦衣衛監獄,陸炳一般是大刑伺候折磨致死。1547年,在夏言與嚴嵩爭權奪利的關鍵時刻,陸炳因與夏言有就怨誣告他,致使夏言被判死罪。仇鸞得到嘉靖皇帝的喜愛,陸炳又依附仇鸞,等到仇鸞病重不能處理政務大權旁落,他又聯合嚴嵩誣告仇鸞致使其擔憂害怕的死去。陸炳又有好的一面,對很多文人大臣很尊重,多次拯救這些人的性命。這也就保證陸炳死後,家人雖然被清算卻沒有性命之憂。
-
6 # 瘋狂青史
魏忠賢后來的下場也給我們說明了“錦衣衛”頭子不是那麼好當的,但凡職掌過錦衣衛的人,最後都成為了背黑鍋的最佳人選,但陸炳卻是一個例外,這還有從他為明朝做過的事情說起。
每一個人都不是石頭中蹦出來的,說起來這位陸炳陸大人的經歷還和魏忠賢有一點點的類似,陸炳的母親是皇上世宗的乳母
在皇宮中,皇子小時候並不會常見到自己的生母,而乳母則每天都可以見到,這也為陸炳後來職掌錦衣衛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對於嘉靖帝來說,陸炳身上也被打上了“自己人”的標籤。
但明朝的科舉制貫徹的也很徹底,如果陸炳自己不爭氣的話,那麼他最多隻能做一些嘉靖皇帝的“打手”而不能坐上錦衣衛指揮史的位置,在他22歲那一年,陸炳中了武進士,這也是他仕途的起點。
這過命的交情在加上乳母的原因,後來的陸炳也幫助嘉靖帝掌管了錦衣衛。
當上了錦衣衛指揮史的陸炳對於嘉靖皇帝來說也是一個“和手”的手套,在陸炳在位的時候,他也幫助嘉靖謀取了不少的“大臣”,將錦衣衛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雖然陸炳曾經救過皇帝的命,但陸炳也沒有忘記保護自己,開始和朝廷中的人“聯絡密切”將自己的女兒也嫁給了當時的大臣,這在後來明朝皇帝清查陸炳時也發揮了作用。
但要說陸炳是善終也不一定,陸炳是先於嘉靖帝死亡的,據說當時是因為陸炳幫嘉靖帝試吃丹藥而亡,先於嘉靖帝而亡。
但陸炳這個人也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在當錦衣衛指揮史的時候就在努力“結黨營私”為自家未來做保護,與朝廷重官結為兒女親家,在家族危難之時,陸炳當時做的佈置也有了用處。
-
7 # 老照片
陸炳,字文孚,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生於湖廣安陸,祖籍浙江平湖縣。陸炳是明朝嘉靖年間最有權勢的錦衣衛,死後贈“忠誠伯”,諡號武惠。其祖父為陸墀,作為錦衣衛總旗官隨侍興獻王朱佑杬(即明世宗嘉靖皇帝)就藩安陸。其父陸鬆與嘉靖皇帝交好,其妻曾為嘉靖皇帝乳母。由此來看陸炳家族與嘉靖皇帝關係密切,而陸炳真正獲得嘉靖皇帝的恩寵,則是他救駕有功。
據明人沈德符所編的《萬曆野獲編》記載,“蓋上幸承天時,行宮遭火,炳負上出焰中,以此受眷知,而弇州力辨以為無之。”陸炳此次救駕發生於1539年,當時嘉靖皇帝離京前往承天(即安陸)祭祀生父,途中暫住河南衛輝行宮,夜間行宮突發大火。萬分危機之中,陸炳闖入大火將嘉靖皇帝背到安全的地方。不久,陸炳就擢升為錦衣衛都指揮同知。
陸炳能夠在嘉靖年間平步青雲,一方面在於嘉靖皇帝的恩寵,另一方面則在於陸炳懂得依附朝堂上得勢一方,保護自己;他先是黨附仇鸞,攻擊夏言一黨;後又黨附嚴嵩,扳倒仇鸞一派;後來又倒向徐玠一派,在倒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8 # 美麗青春您真痘
明朝錦衣衛由明太祖朱元璋設立,到南明永曆帝時為止,長達290年之久,與大明王朝共始終。
錦衣衛的一把手為指揮使,只聽命於皇帝,包括皇親國戚在內都可以直接處置,沒有制約的權力就會變得恐怖,曾有三個大臣在家中喝酒,一人酒醉多言,大意思當朝皇帝不幹活、是個油混子,另兩人嚇得酒醒一半,還未等勸誡此人切勿多言,幾個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已經從天而降,將此人戴上手銬就逮回去了!!!
指揮使也因在權利爭鬥中,濫用職權、酷刑逼供,多數不得善終,首任指揮使毛驤,製造了胡惟庸牽連案,第二任指揮使蔣瓛,製造了藍玉謀反案,朝中重臣多人牽涉其中,數萬人遭到死罪、流放等刑罰,最後都被朱元璋為當作替罪羊,砍掉了腦袋……
陸炳祖的祖父、父親都曾任錦衣衛,母親是嘉靖帝的乳母,兩人同飲一母的乳汁長大,在倫理上來說算得上是異性兄弟,嘉靖帝出生於1507年,陸炳出生於1510年,陸炳從小與母親出入宮廷,兩人是一起玩大的哥們!父親陸鬆過世後,陸炳襲承父職,做了正四品的錦衣衛指揮僉事。嘉靖十八年,嘉靖行宮突發大火,火藉著風勢越燒越旺,頃刻間,整座行宮就變成火海,正當其他人不知所措時,陸炳身披一床用水淋溼的被子,闖入火海將嘉靖帝背了出來,這本來兩小無猜的發小又成了生死之交,自此陸炳從此平步青雲。
陸炳並未恃寵而嬌,而是更加小心翼翼,揣摩聖意,從不撫皇帝逆鱗。嘉靖十九年,嘉靖帝痴迷長生之術,醉心於研發仙丹妙藥,宣佈閉關練功,把朝政讓給太子暫管。太僕寺卿楊最、監察御史楊爵、陝西巡按御使浦弦、戶部主事周天佐等人先後、多次上書批評皇帝荒於理政,為順遂嘉靖帝心意,陸炳將他們打得遍體鱗傷,嚴重者甚至被打死於“詔獄”之中,陸炳為嘉靖皇帝除去了這些眼中釘,被嘉靖贊為忠誠可嘉,此後無人敢再多言,嘉靖的耳根子自此清靜許多,一心求仙。
陸炳在權勢爭鬥中,投機鑽營,趨利避害,化險為夷。嘉靖二十六年,湖廣道試御史陳其學彈劾陸炳私藏不法之徒並收受賄賂,夏言欲擬旨批捕陸炳,陸炳攜三千金前往賄賂夏言,被夏言拒絕。陸炳馬上示弱,跪在夏言面前,痛哭流涕,表示要悔過自新,這樣才被放一馬。
後陸炳以怨報德,嚴嵩和夏言鬥權時,陸炳和嚴嵩以“聯合戍邊將領,圖謀不軌”的罪名扳倒了夏言,夏言被處死。
仇鸞得勢時,陸炳對其陰奉陽違,明裡拍馬溜鬚,暗中蒐集證據,嚴嵩和仇鸞鬥法關鍵時刻,揭發仇鸞“謊報戰果”,仇鸞被罷官後畏罪自殺,仇鸞死後還被嘉靖下令剖棺戮屍。
陸炳一邊打擊異已,一邊利用自己的身份保護忠臣,明朝第一諫臣楊繼盛,死前就得陸炳多方奔走,虛撿了三年陽壽。此外,他還多次解救其他大臣,明史記載:“帝數起大獄,炳多所保全,折節士大夫,未嘗構陷一人,以故朝士多稱之者。”也就是說,他因此獲得了很多人讚揚。
政治就是團結一批人,打倒另一批人。陸炳深諳其道,並將其運用得爐火純青!恃才傲物 “鬼才”嚴世蕃曾說過:“嘗謂天下才,唯己與陸炳、楊博為三”——意思是:嚴世蕃、陸炳和楊博,是全天下最有才能的三個人。
陸炳極擅和朝廷重臣聯姻,編織起一張保護網。陸炳的五個女兒分別嫁給嚴嵩的孫子、次輔徐階的三子徐瑛、成國公之子等高官後代,他的兒子陸繹娶了吏部尚書吳鵬的女兒。久而久之,這些姻親形成的關係網不僅成了陸炳的護身符,還護住了陸炳的整個家族。
陸炳能夠得以善終的最重要一點,是因為嘉靖活的歲數比他大,一直罩著他。他是1560年去世的,嘉靖1567年去世。
嘉靖三十九年,陸炳逝世,諡“武惠”,贈忠誠伯! -
9 # 墨梅逸清寒
一、本身自帶光環,又加運氣。
陸炳祖上三代都是錦衣衛,受家庭薰陶,陸炳19歲就成功考取武舉,被授予錦衣衛千戶,要知道這一職位要是沒有武功底子和指揮才能是不會被錄取的,可見陸炳雖然是官二代,但是更有自己的真才實學。這些都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的母親是朱厚熜的乳母,兩個喝著同樣奶水長大的玩伴從小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而朱厚熜本是一候補小王爺,卻被天上掉的餡餅砸中了,因為武宗沒有子嗣,被稀裡糊塗的推上了帝位,成了正牌天子!一人昇天,雞犬成仙。發小的感情給陸炳以後的仕途開了綠燈。
二、對皇帝忠心耿耿
三、結交權貴,遵循中庸之道。
當時有三股政治派系:嚴嵩父子為首的嚴黨,徐階高拱為首的心學派,陸炳為首的錦衣衛。前期嚴黨得勢時,陸炳順從嚴黨,也不反對心學派,後期嚴黨不行了,又依附心學派。他的處事哲學就是壞事不做,行好積德。經過他斡旋,救下了不少大臣,尤其在楊繼盛案中曾多方奔走,留下了良好的聲譽。
四、政治聯姻,未雨綢繆。
-
10 # 不書公子
陸炳是明代嘉靖年間的錦衣衛都指揮使,也是明朝276年國祚中唯一一位身兼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和三孤(少師、少傅、少保)的官員,一生榮耀之至!
一、陸炳的出身:
陸炳祖上世代為官,他的祖父、父親都在錦衣衛當差。機緣巧合下,陸炳之父陸鬆被興獻王朱祐杬看中,選拔成為貼身侍衛。事後不久,陸炳的母親又被召入興獻王府做了世子朱厚熜——即後來的嘉靖帝的乳母。所以,陸炳是和嘉靖帝一起長大的哥們!
父親陸鬆過世後,陸炳襲承父親職位,做了正四品的錦衣衛指揮僉事!
二、陸炳的能力:
陸炳能繼承父親職位,不是靠關係,而是自身的能力——陸炳是武舉出身,馬戰、步戰、弓箭、策論皆精,實打實的成績,文韜武略兼備!
三、陸炳的機遇:
明正德帝朱厚照駕崩後,未留子嗣,故興獻王之子朱厚熜被推選稱帝,年號嘉靖。嘉靖十八年,嘉靖行宮失火,正當其他人不知所措時,陸炳身披一床用水淋溼的被子,闖入火海將嘉靖帝背了出來——患難見真情,陸炳從此平步青雲,很快便被提拔為錦衣衛都指揮同知。
一、能抓住主要矛盾:
陸炳比嘉靖帝小三歲,也許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緣故,陸炳對嘉靖帝心思的揣摩非常到位!眾所周知,嘉靖帝痴迷煉丹長生之術,遭到很多如楊爵、周天佐等大臣的反對。為順遂嘉靖帝心意,陸炳在得到嘉靖帝許可後,將上書批評嘉靖修道的大臣挨個虐了個遍,嚴重者甚至被打死於“詔獄”之中。嘉靖的耳根子自此清靜許多,一心求仙。
陸炳為官期間,雖不斷謀取私利,卻未引嘉靖帝反感,因為他始終遊刃有餘,從未觸及皇帝的底線。
二、善於審時度勢,有政治手段:
陸炳在遭到陳其學、夏言的彈劾後,攜三千金前往賄賂夏言,被夏言拒絕。陸炳馬上示弱,以“感情牌”獲得了夏言的原諒。後來陸炳以怨報德,聯合急於上位的嚴嵩,以“聯合戍邊將領,圖謀不軌”的罪名扳倒了夏言。
仇鸞得勢時,陸炳又幫助嚴嵩,暗中蒐集證據,以“謊報戰果”等罪名,使仇鸞被罷官後畏罪自殺。
有人說:政治就是團結一批人,打倒另一批人。陸炳深諳其道,並將其運用得爐火純青!
嚴嵩之子,“鬼才”嚴世蕃曾說過:“嘗謂天下才,唯己與陸炳、楊博為三”——意思是:我(嚴世蕃)、陸炳和楊博,是全天下最有才能的三個人。
回覆列表
有人說,陸炳是大明錦衣衛中一顆最閃耀的星。這顆星星,最後的結局怎麼樣呢?
我是三少,我來回答。
錦衣衛,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這些人,一般都是由皇帝的親信、武官擔任。
洪武年間的" 胡藍之獄" 、" 郭恆案" 、"空印案" 中,錦衣衛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時期,太監劉瑾操握政權,錦衣衛不得不依附於東廠。此時的錦衣衛酷刑極多,涮洗、站重枷、灌毒藥、油煎、老虎凳、凌遲、斷椎等等,搞得朝廷上下烏煙瘴氣。
到了明世宗嘉靖時期,陸炳執掌錦衣衛,他關掉了錦衣衛私設的監獄,又平反了許多冤假錯案,使錦衣衛的威望蹭蹭蹭往上漲。
慢慢地,錦衣衛的權力達到頂峰時期,成為當時最有權力的部門機關。
縱觀大明王朝,除了洪武時期,錦衣衛都是被東西廠壓得喘不過氣來。唯獨在陸炳掌權時期,錦衣衛能說一不二!
可以說:錦衣衛因為陸炳而強大,陸炳因為錦衣衛而輝煌!
不過,到了萬曆年間,劉守為錦衣衛都督,錦衣衛與東廠狼狽為奸。萬曆帝又久不上朝,東廠的勢力又蓋過了錦衣衛。
這是後話。
大唐天寶年間,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政論家陸贄,就是陸家的先祖。從那時候起,陸家世代為官,一直持續了700餘年,傳了20多代。
陸炳的祖父陸墀,以軍籍隸錦衣衛,其父陸鬆世襲了自己父親的職位。
後來,父親陸鬆去世,陸炳承襲為指揮僉事,正四品。不久,陸炳又進升為代理指揮使,執掌南鎮撫司事務。
出生就帶著光環的陸炳,武功高強,長得健壯勇猛。嘉靖八年的時候,陸炳考中了武舉,被授予錦衣衛副千戶的職位。
陸炳天資聰慧,又刻苦讀書,他是大明王朝唯一一位獲得“三公兼三孤”的官員!
三公:即太師、太傅、太保。
三孤:指少師、少傅、少保。
這些都是皇帝的輔佐官,職位很崇高。
陸炳深得嘉靖帝的寵幸,其權傾朝野。就連嚴嵩父子、東廠都要對其禮讓三分。
可想而知,陸炳無雙的權力,讓世代為官的陸家,在他這一代更加輝煌。
陸炳的母親是嘉靖帝的乳母,陸炳自幼就隨母親進入了宮中,他們常常一起在皇宮裡玩耍。當然,幼年的陸炳,不知道這個和自己搶奶吃的人,將來會是大明的皇帝。
陸炳從小就身強力壯,在一起玩耍的時候,免不了會經常欺負嘉靖帝。比如,在撒尿玩泥巴的時候,撒尿的一定是陸炳,玩尿泥巴的則一定是朱厚熜。
後來,朱厚熜入京登基,指名道姓地讓陸炳侍奉左右。陸炳魂都嚇跑了,心裡哀嘆:陸家要毀在自己的尿上了!
好在朱厚熜當了皇上,面對誠惶誠恐的陸炳,輕描淡寫地就把玩“尿泥巴”的往事拂過去了。
陸炳的心,百感交集。
公元1539年,陸炳隨嘉靖帝南遊到河南衛輝。有一天深夜,嘉靖皇帝入住的行宮突然失火。此時已經是深夜了,皇帝隨身的侍衛、太監、官員從睡夢中驚醒,各自四下逃命。
等到大家都逃出了火海,突然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沒有看到皇上!這時,陸炳不顧一切,第一個衝進了火場,找到了並揹著嘉靖帝逃離了火海。
嘉靖帝也是人生父母養的,自然非常感動。他們從兒時的玩伴,到感恩的君臣,現在又成了過命的兄弟。
此後,嘉靖帝一直非常寵信陸炳,陸炳也屢獲升遷。
如果有大臣進諫惹火他了,或者他知道有哪位官員貪汙受賄、忤逆朝廷,他便交給陸炳去處理。
1540年8月,嘉靖帝在朝廷宣佈要告假,好專心煉丹藥。
太僕寺卿楊最上疏勸諫,嘉靖帝大怒,讓陸炳將楊最廷杖。陸炳將楊最關入錦衣衛鎮撫司詔獄,酷刑拷打。結果,楊最被當場活活打死!
第二年,監察御史楊爵上疏,批評皇帝常年不理朝政。不用說,皇帝更生氣了。陸炳奉命對楊爵嚴刑拷打,打得楊爵奄奄一息。
之後,更有同僚為楊爵鳴不平。
戶部主事的周天佐,陝西的巡按御史浦鉉,都因此在陸炳的酷刑下,死於非命。
1547年,陸炳聯合嚴嵩,害死了禮部尚書夏言,和甘肅總兵仇鸞。仇鸞是在高壓的強權下,恐懼而死的。死後被指不軌,被嘉靖帝以"叛逆"的罪名開棺戮屍!
當然,後來,陸炳又聯合大學士徐階扳倒了大奸臣嚴嵩。
首先,陸炳絕對是個聰明的人,深諳官場的黑暗與道道。所謂政治,就是打倒一批人,團結一批人。在這一點上,陸炳將其運用得爐火純青。
為了避免被朝臣的記恨,陸炳十分注意並刻意和其他大臣搞好關係。朝中有位大臣被陷害,陸炳多方奔走幫忙解救,又特別用心去保護其家人。
比如:他幫助平反過冤獄,掩護過沈錬,保護過裕王,幫助過俞大猷,等等。
其次,聯姻也是他的一個重要手段。
陸炳的長女嫁給了成國公之子,二女嫁給了嚴嵩的孫子、三女嫁給了徐階的兒子徐瑛,四女嫁給了禮部尚書的兒子。他的兒子陸繹,則娶了吏部尚書吳鵬的女兒。
這些兒女親家,都是朝中的重臣。這張龐大的有份量關係網,不僅成了陸炳的護身符,也護住了陸炳的整個家族。
有人說,這陸炳膽子夠大的呀!
如果是其他的皇帝,看見自己朝中有兩位重臣聯姻,只怕早就下手了。是的,這個才是重點。
嘉靖帝無比寵信陸炳!
嘉靖帝知道陸炳這種行為後,只是笑笑說:“陸哥兒太不像話了,居然不請朕喝喜酒!”
而陸炳,也從未恃寵而嬌。
作為皇上最信賴的人,他始終和皇帝站在一起,更加小心翼翼,揣摩聖意,從不撫皇帝逆鱗。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嘉靖帝活得比他久,能一直罩著他。
1560年,陸炳在任上猝死,嘉靖帝贈給他忠誠伯,諡號武惠。
陸炳,也許並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忠臣。但是,他對皇帝的忠心確實無疑的。
在陸炳的心裡,嘉靖帝遠比自己的命運、比國家的命運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