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物理學之維度空間
-
2 # LichKings
非常非常多,挑一些最入門級的吧!
1、放大鏡聚焦太Sunny點燃小紙片。這幾乎是我小時候拿到放大鏡必須做的最常見的教科書實驗了
2、蚯蚓實驗
蚯蚓是環節動物,為了讓孩子明白環節動物的特點,可以將蚯蚓殘忍的一刀兩斷!然後觀察蚯蚓如何慢慢改變,成為兩條蚯蚓。
蚯蚓被截為兩截以後,斷面上的肌肉組織就會加強收縮,一些肌肉組織快速溶解,然後形成新的細胞團。這時,血液中所含的白細胞也會同時集中在切面上,形成特殊的栓塞,從而使傷口快速閉合。而且它的中胚層細胞還具有十分強的分化能力,當它有創傷時,原本位於體腔內隔膜中的還沒有分化的原性細胞,快速移動至傷口切面上來,並與自己已溶解的肌肉細胞連在一起,在切面上形成一個個結節狀的凸起,就被稱為再生芽。 同時,蚯蚓體內的消化道、血管,以及神經系統等組織的細胞,經過許多分裂,快速地向再生芽裡不斷生長。於是,切面上就會快速地再生出另外一個頭來,並且另一端也會自然生出一條尾巴來。這樣一條蚯蚓被截成兩截以後不會死,且能夠再生,於是就變成兩條蚯蚓了。3、小孔成像實驗—觀察光線的直線傳播
把一支削得很尖的鉛筆,在一張硬紙片的中心部分扎一個小孔。孔的直徑約三毫米左右。設法把它直立在桌子上。然後拉上窗簾,使室內的光線變暗。 用小孔成像法觀察日食 點上一支蠟燭,放在靠近小孔的地方。拿一張白紙,把它放在小孔的另一面。這樣,你就會在白紙上看到一個倒立的燭焰。我們稱它是蠟燭的像。前後移動白紙,瞧瞧燭焰的像有什麼變化。當白紙離小孔比較近的時候,像小而明亮;當白紙慢慢遠離小孔的時候,像慢慢變大,亮度變暗。4、感受空氣的密度
買一會飄起來的氣球,就是充了氦氣的(氫氣易燃不安全),在車廂裡讓孩子拿著氣球,保持氣球漂浮但不頂到車頂,問孩子:如果我現在往前開,氣球會怎麼運動?直覺下大部分會回答往後,跟人一樣,但是因為車廂內空氣的密度比氣球大,其實是空氣都往後了,反而把密度小的氣球往前推了,挺反常識的一個實驗,可以做加速前進,減速,倒車等,做分析每個的結果
5、感受向心力
取一空瓶子,裝半瓶水,開口,在瓶口頸部綁上繩子,讓繩子垂直旋轉,讓孩子感受用不用的速度旋轉,感受手臂需要提供向心力大小的不同,讓孩子觀察水為何轉到瓶口朝下時也不會漏下來
-
3 # 巍哥愛音樂
實驗1.觀看火焰顏色的變化 在煤氣火焰上噴食鹽水,觀察其顏色有什麼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家中的鈣片溶解在白醋裡, 做法如上,觀察火焰的顏色_______________ (建議在家長幫助下進行) 想一想,為什麼火焰的顏色會發生變化?
實驗2.酸鹼指示劑的製作——取紫色甘藍擠壓、榨汁或將紫甘藍葉放在水中煮沸至變成藍黑色的汁後可作酸鹼指示劑。 紫甘藍在水中呈_____色;紫甘藍在白醋中呈____色; 紫甘藍在純鹼(蘇打)溶液中呈_____色;紫甘藍在食用鹽溶液中呈____色; 紫甘藍在肥皂水中呈_____色;紫甘藍在蒸餾水中呈_____ 色。(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植物也可以作指示劑,認真試試看,比比誰能發現更多!試試看你發現的指示劑是否比石蕊更強大!) 實驗3. 味精的祕密——從味精中提取氨基酸。 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杯中放入小半杯水,向其中加入味精,用筷子攪拌,使味精溶解,一直加到味精無法溶解的時候停止,將杯中的味精溶液倒入另一個玻璃杯中,並向其中緩慢加入白醋,(一定要緩慢加入)邊加邊攪拌,你會發現杯中出現了一些白色沉澱,這就是氨基酸的一種(穀氨酸)。
回覆列表
蠟燭倒影、三稜析太陽彩虹、斜面測摩擦、磁鐵測北南、電磁感應、丁達爾現象、粒子的不規則運動、明鞏淨水、酒精的水火相融、放大鏡燒紙、油鍋著火、蠟燭成形、擺鐘現象、平滑面之四斤奪千斤、搖水井之槓桿原理、搖水井之真空吸水、馬達之電能轉機械等!
我們來說一說,如何進行以上實驗!
蠟燭倒影。一個黑暗的房間內,點亮一根蠟燭並準備一個放大鏡,牆壁最好是白色粉刷的。此時,蠟燭照亮整個房間。放大鏡放在牆壁與蠟燭之間,可以做實驗了。第一種情況是:放大鏡豎直於牆壁的方向進行移動,在牆壁的距離的遠近變化過客中,蠟燭影像在牆壁上會有倒立與正立兩種情況轉化。第二種情況是,放大鏡與牆壁的距離保持不變,蠟燭向放大鏡靠近或遠離時,也會在牆壁上出現蠟燭影像的倒立與正立。
但是要在牆壁看到清晰的蠟燭影像,需要同時上面兩種情況,調節放大鏡到牆壁的距離、調節蠟燭到放大鏡的距離,這需要你自己在家裡嘗試咯!
三稜鏡析太陽彩虹。這剛開始是通過初中物理教材看到的。在樓頂上,我就用多面稜鏡去放太陽下,結果反射到房間內的牆壁、地面就有彩虹。旋轉多面稜鏡時,彩虹移動位置卻沒有消失,除非不要被太陽照到。這說明我們在下雨後看到彩虹,是雨水形成的水面析出太陽出現彩虹。
斜面測摩擦。一個木板、瓷磚、一個玩具車或石頭、計秒錶、尺寸、一隻筆、一張白紙、若干個紅磚或木塊(用書也行)。實驗開始,木板一頭放在一塊紅磚上,另一頭在地面,測量木板、紅磚、地面形成三角形的長度,記錄白紙上,玩具車放在木板上,放手時並點選計秒錶,玩具車離開木板那一刻點選計秒錶,記錄用時並算出時間。再加一塊紅磚,再重複上述實驗,再記錄資料。再加二塊紅磚,再重複上述實驗。
木板換成瓷磚,繼續上述實驗。相同高度下,根據消耗的時間,可以找出木板與瓷磚之間哪個摩擦大;不同高度下,玩具車在木板下,根據消耗時間的大小,可以比較玩具車受到摩擦力大小。
磁鐵測南北。一條針線、一根針、一塊磁鐵。當年就是學了初中物理才發現這件事情。地球是一個巨大磁場。地球的北極南極是巨大磁場的兩種相反磁極。實驗開發:用針線綁住針的中部,針線的另一端用菸灰缸壓住在桌面,不要碰到其它東西。然後用手旋轉針一下,等針靜置後,記住針尖所指的方向。再旋轉針,等針靜置後,比較兩次針尖的方向是否近似相同。
如果相同,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受到地球磁場影響,指向北南極之其中一極。另一種是線綁得不好阻礙針旋轉,此時要調節。
用磁鐵放在針下面。此時針受到干擾,歷史上有人就一塊磁鐵用欺騙軍隊的指南針。讓軍隊誤認指南針所指的方向。
好了,文字有點多。我就看看多少人有興趣再看我說的家裡能做的實驗。你們如果支援的話,我再寫!
想看就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