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話三分
-
2 # 如是史社
匡衡是西漢經學家,官至宰相。為什麼“鑿壁偷光”?因為他出身在農民家庭,並不富裕。西漢時候的“書”是竹簡刻的,一般人家常買書,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匡衡好學,買不起就藉著讀。白天務農幫工要賺取讀書所需,看書時間不多,於是鑿穿牆壁,“借”鄰居家的燈光來讀書。
這裡我覺得蠻奇怪,鄰居家點燈做營生,匡衡為什麼不大大方方跟鄰居真借光一讀呢?反正他們也不少什麼,說不好將來還孩子讀書有出息了,還報答他們呢。再說,鄰居同意了嗎?你就把人家牆壁鑿穿了?
這般勤奮學習後,匡衡在學術上很有成就,尤其是在講《詩》方面。當時儒學之士曾傳有“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可見當時匡衡說《詩》的被推崇程度。
漢元帝即位,匡衡的春天就來了。因為漢元帝非常喜歡儒家之學,尤其愛《詩經》,這是匡衡的強項。於是,九考才中丙科的匡衡,一路飆升到一人一下,萬人之上的丞相。
當然,這個過程裡,匡衡除了講《詩》,還總是據《詩》來規勸漢元帝要節儉,要親賢能而遠小人,要以“聖人之心”來治天下等等,這些都是對國家有積極作用的。元帝后期,權臣石顯權侵朝野,慫恿元帝加重賦役,盤剝百姓。匡衡上疏彈劾而被離隙,最後被彈劾罷黜,貶為庶民,病死於家鄉。
上面是史書廖廖幾筆,但彈劾的內容是非常有意思的。漢元帝曾封匡衡為安樂侯,侯國食封土地為三十一萬畝。這時候,匡衡又拿出小時候“偷”的精神來了。他重金賄賂負責此事的工作人員,強行多佔了四萬多畝土地。書上說利用“郡圖之誤”,漢朝到這都多少代帝王了,哪裡能存在這種錯誤?不過是為匡衡掩飾罷了。
所以,我不否認匡衡好學不倦,我不否認他做宰相也稱職。但是小時“偷光”,為宰相“專地盜土”,如同“竊國”。以“偷”榮光,以“偷”沒落。所以,大肆宣揚“鑿壁偷光”,實不可取!我是熱愛古代歷史的現代創業人如是。關注歷史,關注如是。
-
3 # 李三萬的三萬裡
匡衡在擔任丞相之時,朝中有一大宦官中書令石顯。此人雖然擔任中書令,職銜並非很高,但其位置關鍵、職責重要,且與皇帝朝夕相處,是皇帝極為信任的官員。如此而來,石顯便狐假虎威,專權霸朝,一時權勢熏天,朝中重臣多是敢怒不敢言,甚至一些重臣在其迫害之下而去世,如漢宣帝都曾表彰過的十一功臣之一的蕭望之就在與石顯的政治鬥爭中被迫害而死。 看到老臣蕭望之的下場,匡衡等人大都非常忌憚石顯,對中書令石顯用事專權選擇沉默,“元帝時,中書令石顯用事,自前相韋玄成及衡皆畏顯,不敢失其意”。史料中雖然沒有說明匡衡如此做的緣由。
大臣專權本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位大臣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君臣之間的信任程度遠遠的勝過皇帝與其他臣公的關係,如此一來,若想揭發和消除權臣的危害,就會面臨巨大的困難,冒險行事往往難以成功,反而會惹來不測。人治之下,皇帝的信任度高低和距離遠近是皇帝做出判斷的主要標準。在這兩方面匡衡都無法與石顯相匹敵,所以沉默不作為或許是最好的選擇。於是,匡衡以沉默和逢迎的方式,來保全自己。這種政治態度的產生源於其對政治形勢的把握,也與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不無關係。
但是,從日後匡衡的做法來看,這是匡衡的態度,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並未真心助紂為虐,借勢弄權。君子多事鬥仁不鬥氣,硬碰硬則不是萬全之策。總之,匡衡的不作為是當時歷史文化下的產物,後人不應該簡單地從道德層面作出評判,而應該回到當時的歷史環境,切身感受,以此再評價。 (但是後來匡衡在當相的時候卻因為侵佔他人土地被罷免貶為庶民,家中老死而去,不得不讓人大跌眼鏡)
-
4 # 歷史百家爭鳴
鑿壁偷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瞭解,說的是一個叫匡衡的少年,因為家裡窮點不起燈,而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的故事。那麼,年輕時這麼刻苦的匡衡成年後有什麼作為?
匡衡,家裡是世代為農,生活條件很不好,而匡家生出來了匡衡這麼個“另類”,匡衡從小就喜愛讀書,不過因為家裡條件不好,他常常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而匡衡也爭氣,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他對《詩經》瞭解十分深,是《詩經》的專家,正是對《詩經》的瞭解,使他在仕途上有了發展。
他早年時僅是位文學卒吏,後面漢元帝上位以後,他遷為博士,給事中。在元帝時期,匡衡用《詩經》中的上行下效勸元帝要節儉愛民,他的建議得到元帝的讚賞,匡衡因此遷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漢元帝喜好儒術文辭,尤其喜歡看《詩經》,而匡衡是《詩經》方面的專家,所以元帝多次聽匡衡講《詩經》,對匡衡的才學十分讚賞,因此任匡衡為御史大夫。後因丞相韋玄成病逝,匡衡又代為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這是匡衡政治生涯的最高點,在此之後他就逐漸沒落,在成帝時期,匡衡利用郡圖之誤,非法擴大食封土地四萬多畝,司隸校尉駿等看到匡衡的不法行為後,就上告其“專地盜土”,匡衡被免為庶人。
匡衡本來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往上提拔,可是他為官過久之後,也變得了貪婪起來,竟然非法擴大自己的封土,而這就致使匡衡從高位一下成為了庶人,他一生努力就此功虧一簣。
回覆列表
匡衡“鑿壁偷光”也實屬無奈,家裡太窮,買不起書,也點不起燈。有人可能會問,他為什麼白天不讀書呢?不是不想讀,是因為白天還有很多農活要幹。匡衡確實可以作為“寒苦子弟透過寒窗苦讀成就一番事業”的典範。匡衡成年後的作為主要有兩方面。
第一,學術造詣很高。西漢時期,皇帝為了教化民眾,鞏固統治,力推儒家經典文化,“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是當時讀書人主修的內容,考取功名也與它們有直接的關係。匡衡對《詩經》非常精通,而且能夠非常精彩地解讀,說出其中的深層含義。據史書記載,匡衡的對詩經解讀的造詣:
“即說詩,匡衡來,匡說詩,解人頤。”意思是說,解讀《詩經》,還得是匡衡,匡衡解讀《詩經》,能夠使人心曠神怡,精神振奮。由此可見,他解讀的是何等精彩。也正因為如此,匡衡深受太子的青睞。
第二,位極人臣。漢元帝做太子時,就喜歡聽匡衡解讀《詩經》,元帝即位後,匡衡便被拜為郎中,遷博士,給事中。後來,匡衡又藉著自然災害勸說元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元帝很是讚賞,封匡衡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不久之後,又代丞相之職,封安樂侯,權力達到頂峰。然而,匡衡後來不思節制,私佔土地,被彈劾,免職回家,沒過幾年,就病死在家裡。
縱觀匡衡一生,年少時,貧困潦倒,發憤圖強;中年時,飛黃騰達,位極人臣;晚年,不思節制,身敗名裂。匡衡的成就除了他的刻苦努力之外,也與他生活的年代有很大關係,他生在了一個推崇儒學的時代,遇到了一個喜歡《詩經》的皇帝,能夠讓他施展自己的才華,步步高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