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喜龍
-
2 # 李飛叨
京劇和地方戲裡有個常見的題材馬前潑水,講的是窮酸讀書人朱買臣因為沒本事賺錢,又不能當官,被老婆嫌棄進而趕出家門。後來朱買臣被皇帝徵辟,出來做官,當了會稽太守,老婆後悔之極。
朱買臣當官的途徑是徵辟,就是徵召有名望的人出來做官,皇帝直接徵為“徵”,各地官府徵為“闢”。
除了徵辟制外,漢代還有幾種選拔官吏的方法。平民可以向官府交錢取得官職,稱為“納貲”,其實就是買官賣官;另外高階官員的子弟可以直接被保舉,先做皇帝的侍衛,再外放為官,比如曹操,就是先做皇帝的侍衛,後來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從此走上仕途。
漢代最重要的選拔官員制度是“察舉”,由中央和地方的高階官吏透過考察把他們認為是人才的人推薦給朝廷,經過考核,然後授予官職。察舉的科目主要有孝廉、秀才、明經、賢良方正等。
“察舉”制度下出了不少的笑話,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還有的人為了證明自己孝順,給父母守孝三年,結果三年生了好幾個娃娃。
漢代的官員選拔制度到了三國時期被曹丕和陳群給推翻了。陳群為了自己代表的門閥世家的利益,推出了九品中正制,說白了就是官員世襲制,大官的兒子當大官,小官的兒子當小官,平民的子弟還是平民!當官成為特權!曹丕為了取得門閥士族的支援,背棄了老爸曹操“唯才是舉”的做法,選擇了和門閥士族妥協。
到了隋朝科舉制度出現,當官的權利才“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3 # 烏斯渾濤聲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高光時期,各項制度的建立為更好的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每一項制度都與百姓息息相關。
一 、沿用至今的“募兵制”。漢朝兵源以招募為主,男人20歲起義務服役2年,一年本地當兵,一年赴京師或邊郡募卒。22歲到60歲為預備役兵源,遇到戰事,隨時應徵入伍。
二 、具有現代理唸的“虛君實相制”。類似現在日本的君主立憲制,漢朝初期,設立三個宰相,大小事務由宰相與大臣們商議解決,如果宰相干不好,皇帝有權罷免,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大權獨攬,這項制度漸漸消亡。
三 、選拔專門人才的“察舉制”。皇帝下詔書,確定選人標準,各級官員按照標準推薦人才,皇帝對推薦的人才進行面試,根據表現授予不同的官職。每年按科察舉,科目分為:孝廉科、茂才科、察廉科、光祿科等十幾種。
四 、以禮化民的“三老制”。在縣鄉以選舉的方式,選出三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來處理民間百姓的尋常瑣事,三老並非朝廷官員,沒有俸祿,只免除徭役賦稅,三老用德行來教化民眾,有利於朝廷的管理。
五 、老有所依的“王杖制”。持王杖行走的老人,可以自行出入官府,經商可免稅,免除賦稅徭役。90歲的老人,官方提供糧食,兒女免除賦稅徭役,孤寡婦孺得到特殊照顧。
六 、歷史倒退的“分封制”。漢朝廢除了秦朝的“郡縣制”,改為“分封制”,這與劉邦打天下有關,當初不分封就沒人追隨他,他也不能大敗項羽,但分封帶來的是禍端,後來雖然取消了異姓封王,但劉姓王也叛亂,後來的“七國之亂”,就是分封制造成的結果。
回覆列表
眾所周知,對於古今中外的任何朝代或者政權來說,人才選拔制度都是最重要的制度。但有意思的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西漢卻直到漢武帝登基之後才相對完善的人才選拔制度,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察舉制”。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漢高祖劉邦登基後“漢承秦制”,而秦朝的人才選拔制度則是商鞅變法時制定的“軍功爵制”。西漢初年的官員選拔權基本上被功臣集團把持,特別是丞相幾乎是被功臣集團壟斷,形成了“非功侯不得為丞相”的慣例。大才子賈誼也是因為功臣集團的排擠才抑鬱而死的。
戰國時期的戰爭數量與頻率極高,這為“軍功爵制”的維持提供了基礎。但是西漢建立之後,隨著天下統一和實行休養生息,戰爭的數量和頻率都大幅下降,憑藉軍功封爵當官的人數自然也是大幅下降。可是天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又使得西漢所需官員的數量遠超過戰國時期。
除“軍功爵制”外,西漢初的另一種人才選拔制度是“郎官制”。“郎官”是西漢皇帝身邊的侍從官員,主要負責皇帝的保衛、文書、顧問等工作。因為與皇帝的距離比較近,所以郎官很容易受到皇帝的信用而出任更高階的官員,西漢初的名臣賈誼、晁錯都是郎官出身。
但“郎官制”也有兩個嚴重的問題:一,被選為郎官的法定標準是任子(憑藉父兄功勞)和貲選(憑藉家族財產),這導致郎官的選拔基本上被功臣和地方利益集團壟斷;二,郎官所提供年的候選官員數量太少,不足以支援龐大國家機器的運轉。
雖然“軍功爵制”和“郎官制”都存在很多問題,不過因為西漢剛建立時,打天下的開國功臣數量很多,所以一時還沒有什麼問題。在“無為之治”的治國思想影響下,漢高祖、呂后、漢文帝也都沒有建立相對完善人才選拔制度的計劃。漢景帝登基後倒是想做,但被“七國之亂”和儲君之爭給耽誤了。
正因如此,為漢朝建立相對完善人才選拔制度的歷史任務就落到了漢武帝的身上。經過多番努力,漢武帝在元光元年(前134年)正式建立了“察舉制”。“察舉制”是華人才選拔制度發展史的里程碑,不僅一直使用到三國初年,也影響“科舉制”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