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至尊紅顏麗

    謝邀,首先我認為這主要不是家庭教育的問題,而是中國應試教育的悲劇,一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讓那些連話都說不清楚,路都走不穩的娃娃開始了他們長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痛苦的學習生活,孩子們比大人都累,除了課業,還有各種補習班,減負減負,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班卻越減越多,其實有的家長也知道孩子累,不想讓孩子去上補習班,興趣班,但是別人的孩子都上,你不上,難免就落後於人,只能硬著頭皮趕鴨子上架,苦了孩子也苦了自己更害慘了自己的錢包,唯一高興的是那些培訓機構,導致現在的孩子學的花樣種類很多,但是都不夠精通,高分低能更是比比皆是,是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問題!

  • 2 # 心理靖哥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教育,最初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接著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根據心理學研究,自殺與抑鬱症是正相關的,抑鬱症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教育和文化的原因,我們目前的家庭教育受學校教育的影響,片面追求分數,忽視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孩子的情緒,很多家長當孩子表現不盡人意,特別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往往和學校配合,一起給孩子施壓,家庭應該是孩子的避風港,家長要體貼和理解孩子的情緒,多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搞好與孩子的親子關係,關係好了,孩子自然願意與家長交流溝通,家長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問題能自己解決就直接幫助孩子解決,解決不了就求助專業人士(心理諮詢師),這樣才能有效避免此類悲劇的發生。

  • 3 # 哆啦A夢78569

    我們的教育好像走偏了。整個社會關於道德良知的引導都偏離了,大人揹著n種壓力艱難奔命,孩子們揹著n種考試以求將來能夠順利考個好大學有個好工作……人們不缺吃穿了,但缺的東西好像更多了,思想空洞,沒有追求,好像一年賺到的錢出個國消費消費就能滿足內心的空虛,所以,我們的年輕人也被這種負能量包圍著。經不起一點點挫折,沒有鬥志,當然在現今社會要想失敗後重新站起來的確不容易!這也是這些選擇輕生的年輕人之所以逃離的原因,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一個人看不到希望那是多麼的可怕啊!現實會吞噬掉僅有的一點點尊嚴,唯有逃離才會一了百了。寫這些,感覺我自己都抑鬱了,可想而知,負面情緒是會傳染的!

  • 4 # 向日葵7O89

    欺負,歧視,自我嫌棄,沒有目標,沒有動力,沒有價值,得不到認可,鼓勵,支援,原諒,包容。

  • 5 # 追憶逝去的窯火

    這件事情最關鍵的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注重挫折教育,讓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另外,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一旦有抑鬱苗頭,可以比較容易的走出來

  • 6 # 曉光談心理

    我是一線做心理諮詢和培訓的,現在主做家庭教育,認為多數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與家庭教育有關係。

    以真實案例為引(由於職業倫理要求,隱去當事人資訊):一名初中生不上學了,每天在家上網打遊戲,父母一勸他別玩遊戲,或讓他去上學,他就發脾氣,辱罵家長,還不行的話,就嚷嚷著要自殺,然後父母來我們這裡先做的諮詢。

    首先,我們瞭解到,孩子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四個人共同教育,爺爺奶奶寵愛孩子,有時媽媽教訓孩子時,爺爺奶奶會插手,阻攔媽媽,爸爸通常是坐視不管,結果是媽媽在孩子心中失去了教育的權威和資格,長大以後管不了孩子,常被孩子罵,且在家長教育意見不一致時,他通常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選項,成為了家裡的注意力中心,間接掌握了家庭決策權力,並且也習慣了在家做主,當老大。

    其次,孩子小的時候吃飯追著喂,上學寫作業是家長操心,家裡的家務都不做……這些逐漸使孩子喪失了責任心和感恩的能力,孩子認為我學習是為了你們這些人高興,我吃飯是給你們面子,我活著對你們是份恩典。

    再次,孩子只要哭鬧,家長就滿足需要,從不拒絕,上幼兒園和小學折騰,換學校,這樣孩子就缺失了規矩意識,知道透過哭鬧、折騰等方式可以控制家長的行為,達到目的,長大後就演變為以自殺為籌碼,要挾並控制父母和爺爺奶奶,保持他在家的權利中心地位,坐享其成。

    綜上,若是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在教育孫子時,能有統一的意見,保證媽媽和爸爸的教育權威,在6歲前建立規則意識,從小做家務建立責任意識,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逐漸會形成感恩之心……就可以避免這一切。

    所以,我認為預防大於治療,加強家庭教育可以大幅度減少青少年心理問題,需重視——這是來自一名一線心理諮詢和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觀察感悟。

  • 7 # 霍體清

    青少年抑鬱症、自殺等現象頻發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家庭教育真相?

    現在不珍惜生命,沒有責任心,極度自私的孩子確實不少。抑鬱症成了青少年群體的高發疾病,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社會壓力,競爭機制,社會輿論等,但最核心的還是家庭教育出了大問題。

    華人自古就有溺愛孩子的習慣,到了計劃生育政策實行以後,孩子少了很多,物質條件豐富了很多,對孩子的溺愛達到了極致,什麼都滿足,什麼都不讓做,連學校的值日都是家長親自做。另一方面,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好,看人家誰誰誰,總之別人都比自己的孩子優秀。

    這樣的環境,培養出的孩子,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自私自卑,沒有責任心,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也害怕失敗,有點失誤就放大危害,出現失誤就可能走向極端。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其中最核心的是家庭教育。

  • 8 # 心生領界

    原生家庭關係的影響巨大。

    曾 雪(Iris Zeng) 法學碩士 “七巧板”兒童生命發展專案講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坦克世界瑞典線各車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