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呆頭鴨

    讓人感動的書讀過很多,龍應臺的《目送》是我讀過的情感最細膩,最能引起共鳴的一本書。

    這本書中有父母,有孩子、有朋友、還有自己,這是一個年過六十的堅強女性對人生過往的目送。龍應臺的文字極其簡練,毫無拖沓之言,但是每一個文字都給人深遠雋永的餘味。

    這是一本寫給三代人的書,她描寫了子女眼中的父母和父母眼中的子女,深刻表現了過去兩代人和現在兩代人之間的意識差異,然而無論你現在處於哪一代,最終你都將目送親人的背影漸漸離去,書中有我們每一個人的影子。

    年輕的時候曾經讀過《目送》,那時候父母尚未年老,也還沒結婚生子,自己就像龍應臺的孩子安德烈那樣,對母親的行為充滿了不理解。

    然而年過三十有了自己的家庭後,再讀《目送》確是另一番感悟: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的另外兩部散文集,《親愛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來》,與《目送》並稱為“人生三書”,前兩本沒有去讀,想必也是非常感人的好書。

  • 2 # 了凡四訓誦讀解析交流

    曾經讀過這樣一篇文章,名字叫《活一天修煉一天》那年他23歲,沒有文憑,在街頭做小販。某一天聽說南邊有黃巾軍造反,約上兩位異性兄弟,帶上幾百號同鄉去打黃巾軍。

    仗打得很順,9個月黃巾軍沒了,小販討賊有功,被封為中山府安喜縣尉,風光的當上了縣公安局長,平日裡好美食,美酒和華服,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有奢靡之風。偏偏這時候市裡來了個督郵大人,考評縣上各路官員是否稱職。年輕的局長不踏實想去拜訪大員,遭拒,大氣衝進大員家裡,把他綁在樹上鞭打,後局長跑掉。

    你看這小子渾不渾?這脾氣、這情商能在社會混嗎?

    鞭打領導的代價很大,從此他受了許多磨難,30歲投奔公孫瓚被袁紹打敗,又投奔陶謙,被呂布打敗,這個血性青年已經47歲了,歲月和磨難讓他的情商和智商大大提升。他學會了柔韌,58歲他當上了漢中王,60歲稱帝。這個皇帝當然是劉備了。

    情商就是管控情緒,要時時修煉,活到老修煉到老,活一天修煉一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分析一個數字貨幣是傳銷幣、空氣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