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堅韌禱言
-
2 # 漩渦鳴人yy
如果你想找到美中國人那種桀驁不馴的性格,想要找到美國那種獨立自主的牛仔精神,那你最好去看看美國四星上將巴頓!
說實話一個人的是非成敗只有等他死了,那才有真正公正的評價!因為死人是不會說話的,他只會留給活人去評判,而當活人對死人產生敬意的時候,那這個死人確實他成功了!
我們不得不說的就是巴頓這個人確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裡面在歐洲戰場上面較為成功的一個前線戰術指揮家,而且在指揮大兵團作戰的時候,巴頓確實有自己的一手,起碼在英國和美國兩邊的將領的襯托之下,巴頓確實挺強,甚至於有人會敲特把巴頓拿過去跟朱可夫外施坦因,隆美爾還有古德里安這些人去比較!
當然到底誰厲害?這不這是一個未知數,因為這五個人沒有真正的正面的交過手,起碼巴頓沒有和上述的四位交過手,但是巴頓的美國兵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裡面,攻佔土地最多機會敵軍數量最多,俘虜敵人數量最多的一個集團軍!沒有之一,也正是因為如此,巴頓在美國軍隊內部有著很高的聲望,因為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武人的思維理念,要比誰厲害,那當然是看誰攻佔的土地最多,誰的戰功最多誰就是最強的,這一點兒沒有任何疑問,很顯然軍隊內部崇拜強者巴頓毫無疑問就是那個強者!所以在美國軍隊內部,巴頓的聲望一直都挺高的,僅次於美國,在歐洲方面主要負責人艾森豪威爾!
當然巴頓這個人並不是沒有毛病,這個人毛病也挺多的,首先就是大嘴巴這人什麼都願意說,甚至於同情納粹的話他都能講得出來,也正是因為如此,美國政客包括美國軍方很多人都討厭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巴頓脾氣火爆毆打士兵的事情,這件事情確實影響惡劣,美中國人,差點都把巴頓直接給扔下來了!但是後來還是選擇把巴頓給抬了上去,為什麼在美軍看來其實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巴頓!
美國陸軍有一個很強烈的斷層,這是因為在美國總統和美國國會看來,美國陸軍投資較少,但是控制起來比較簡單,所以美國陸軍一向都不受美國總統和美國國會的代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以前美國陸軍被裁減到了一定的數量,以至於都有人懷疑這個兵種是不是應該被淘汰,第二次世界大戰拯救了美國陸軍,但這也造成了美國陸軍人才的一個斷層,比較有名的就倆人一個麥卡阿瑟,這是美國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美國最年輕的准將。那個人就是巴頓!
巴頓這個人名氣大到什麼地步?脾氣暴躁到什麼地步,就連希特勒都聽說過,他大家都聽說過霸王行動吧,沒錯,就是諾曼底登陸諾曼底登陸以前,當時盟軍方面組建了一個虛假的集團軍這個登入集團軍,他的主要負責人就是巴頓,當時希特勒本來還在那猶豫,說當時的盟軍到底要從哪裡登入一聽巴頓在負責加來登入的集團軍裡面!二話沒說直接相信了盟軍將會在加來地區登陸!
巴頓說的話雖然難聽一點兒,巴頓雖然愛打人,但這個人確實能夠發洩出自己的情緒,很多士兵都崇拜他,這也就是很多士兵都會把巴頓當成神的存在!這種服役的狀態,這種在軍隊內部的態度確實是很多人羨慕不來的!這一點是巴頓自己的特色,是他和其他美軍將領不同的地方,正所謂與眾不同才能夠換得千萬人的追隨,巴頓就是在這個與眾不同上面有別於其他的美軍將領,所以巴頓才把自己的形象給打包出去!
當然巴頓這個人之所以成功還和他親自下戰線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有一個比較著名的裝備,這個就是吉普車,吉普車是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緊急下當時的美國公司展開招標結果創造出來的一款產品,這款產品讓很多人都愛不釋手,其中美軍四星上將巴頓就是其中之一,他很喜歡自己帶著那個美軍士兵的頭盔,然後上面刻著四個新興,接著坐著吉普車。在士兵的內部裡面進行穿梭,這幾乎就成了他個人的鮮明的標誌,誰要是看見一輛吉普車上面刻著四個星星,別問芭頓就坐在上面過來視察部隊,也正是因為如此吧燉才能夠體會到自己的士兵極限究竟在哪裡?該怎樣鞭策自己的士兵不停的向前進,誰也別跟我打馬虎眼,我就在前線前線什麼情況我心裡一清二楚,也正是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和不怕死精神,以及跟自己的士兵不停的展開親密接觸,所以巴頓在士兵內部的深化居高不下!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巴頓這個人打人,但那又如何打人的領導總比一個什麼都不幹,天天在上面頤指氣使的領導要強吧?
最後一個就是巴頓死的太過於突然,英雄有的結局當然好一點兒,比如說衣錦還鄉,但有的時候某些會出現令人惋惜結局的英雄可能更加讓人牢記,比如說西楚霸王項羽!巴頓就是那種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巴頓戰功卓著,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巴頓居然就被人給刺殺了,現如今巴頓就安葬在了歐洲,而不是回到美國!這可以說是讓很多的美國士兵感到心疼,與此同時隨著巴頓的死沒有參與到政治中,使得巴頓被神化了,最起碼發動沒有在政治上面犯錯誤,他的輝煌停留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死也死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的時候,所以美軍四星名將巴頓,就帶著自己這種輝煌進了棺材裡面,後人談起巴頓的時候,最先會談論的,就是它的輝煌。就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所作所為!所以在很多美國士兵的眼裡面,巴頓未來會有很大的成就,可他就是帶著這種遺憾進了棺材,這使得很多人對於巴頓的結局感到惋惜!
這是什麼?這是一個標準的英雄結局,這是一個標準的牛仔結局!
-
3 # 紅色手電筒
光有花邊新聞也不成,巴頓也是美軍中少有的幾個能夠敏銳的捕捉戰機並且能夠迅速作出反應的將領。應該說,二戰中美軍的將領受到他們的英國表兄影響非常大,大部分是按部就班,穩紮穩打,缺乏那種能夠隨機應變,出奇制勝的將領,而巴頓就是美軍缺乏的這種能夠隨機應變的將領。比如,在德軍發動阿登反擊戰,在巴頓的第3集團軍和友鄰第1集團軍之間打入一個巨大的楔子,這個時候,巴頓馬上做出反應,命令部隊迅速轉向,從側翼切斷了德軍攻擊部隊,從而迅速化解了德軍進攻帶來的危機。
不過,對於巴頓來說,四星上將也就是他能夠達到的頂峰了。官當到五星上將需要的就不只是能打仗了,除了能打仗,還有會說話,不說不能說的話,而巴頓最後就是在這個上邊出了岔子,主要是巴頓認為德國的納粹黨和美國的共和黨還有民主黨是一樣的,由於這個講話,導致巴頓離開了作戰部隊,到一個空頭的第15集團軍負責戰史的撰寫工作,當然對於巴頓這個極其重視歷史的軍人來說,這也不失為一種避避風頭的辦法,不過沒等到風頭過去,巴頓就由於車禍遇難。
-
4 # 洛水清風
1944年,巴頓任美軍第三集團軍司令,在諾曼底成功登陸後,他率領美國的裝甲部隊橫掃歐洲,九個月時間,殲敵數萬,解放大小城鎮近萬座,併成功解救了被德軍圍困美國101空降師。在所有參戰的盟軍中,巴頓部隊傷亡最小。1945年3月,巴頓率軍突破“齊格菲”防線,渡過萊茵河,長驅直入德國腹地,並與蘇軍成功會師 ,敲響了德國法西斯的喪鐘……
然而,這樣一位在戰功卓著的將軍,卻是作風野蠻,言語粗俗,因為這差點斷送他的指揮生涯。二戰期間,當一卡車德國戰俘被送到時,他下令重機槍掃射;另一批60名義大利戰俘也以同樣的方式被射殺……在巴頓軍旅生涯中,共出現五次屠殺俘虜事件。在諾曼底登陸之前,巴頓曾經這樣的話給他的士兵發表演講:沒有哪個笨蛋因為戰死為國家贏得一場戰爭 ,贏得戰爭是因為讓另一個可憐笨拙的混蛋為他的國家戰死……巴頓粗魯言語在士兵中引起強反響,極大鼓舞了士氣。
1945年12月9日,在去德國曼海姆打獵途中突遭車禍,傷勢過重而死,享年60歲。不可思議的是,與他同車的另外三個人毫髮無損,肇事司機在案發後竟然成功的溜掉。在當時關於巴頓離奇死亡,就有謀殺一說。
2008年,美國二戰歷史學家羅伯特根據多年研究掌握資料,認為巴頓是造暗殺身亡。原因是他要威脅披露盟軍領導人的失誤,據此,羅伯特認為巴頓之死,與艾森豪威爾有很大關係。也有學者認為,巴頓之死與奧吉的黃金謎案有關。奧吉的黃金是德國二戰時埋下的,後來被美國一些軍官私吞了,巴頓奉命調查此案,就在真相大白之前,這些軍官怕醜行敗露,故意給巴頓製造車禍假象……
-
5 # 哨兵小虎
如果美國也有“武士道”精神,那麼巴頓一定就是其精神領袖!
一、巴頓,神奇的戰功。巴頓的赫赫戰功始祖其作為第一裝甲軍軍長,參加北非登陸戰役,佔領法屬摩洛哥開始。
之後再次統帥第7軍和英國蒙哥馬利元帥展開了兩國軍人之間的賽跑,並搶先拿下墨西拿。
在以後就是1944年6月因不當言論,被掛牌參加了諾曼底登陸戰役。
巴頓作為美軍著名的四星上將,其作為軍人的榮耀自不必說,其之所以被人津津樂道,大概在於其“話題性”!關於巴頓的話題性,小虎隨便列舉幾個,以饗讀者。
話題二:重視榮譽,在接手第二軍時,順便自己給自己晉升了三星中將!而且後來的美國五星上將布萊德利還是其副手。
話題四:毆打臨陣脫逃的士兵,對於怯戰的士兵,巴頓堅決不同意其住院,而是把其從醫院趕出去!
話題五:狗孃養的敬狗孃養的。德國投降後,一次宴會上,朱可夫想請巴頓喝杯酒以示慶祝。但巴頓卻斷然拒絕,說不想和任何一個狗孃養的俄中國人乾杯。朱可夫就回應了他,你也是狗孃養的。結果二人因此乾杯!
巴頓的一生,是軍人榮耀的一生,有人說他類似於我們中國的李雲龍,可惜的是我們的李雲龍是虛構的,而且也僅僅是個團長,而巴頓確實實實在在的,是個戰役軍團的軍長! -
6 # 嚼情趣事
1885年11月,巴頓出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軍人世家。
他的曾祖父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一位準將,祖父和父親都畢業於維吉尼亞軍事學院。巴頓雄心勃勃,相信自己是命中註定的偉大人物,他奮發努力,從不懈怠。他曾在寫給父母的信中說:“只要今天我能偉大,則明天受苦而死我也甘心。”
巴頓從步入軍界起,就把傑克遜的一句名言做為自己的基本格言:“不讓恐懼左右自己”。他認為這是軍人能夠勇猛無畏的根本因素。巴頓發現自己雖然勇敢,但在危險面前並非毫無顧慮。於是他決心要進行鍛鍊,克服恐懼心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巴頓隨約翰潘興將軍深入墨西哥鎮壓農民起義軍,1917年初以中尉的身份凱旋歸來。當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他被派往法國,在聖米歇爾會戰中表現非凡,被提升為上校,同時因為做戰英勇和訓練坦克部隊有功獲得嘉獎。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年過半百的巴頓好像又回到了年輕時代,他那好戰的心被防洲的炮火激盪起來,密切注視著戰局。1940年他實
現了多年的夢想,奉命到本寧堡組建一個坦克旅,不久晉升為准將,並很快成為美軍的戰車專家,後又升為少將。
1942年11月,在突尼西亞境內的美軍被德軍打得節節敗退,士氣低落。為鼓舞士氣,艾森威爾把巴頓調去接管軍隊。巴頓在短短十幾天時間裡,就使美軍的精神面貌振奮起來。在他的指揮下,美軍開始收復失地,而且每戰必捷。使巴頓名聲大振。
1944年1月,巴頓前往英國參加諾曼底登陸。盟軍登陸後,為了結束緩慢遲滯的推進情況,決定開始發動“眼鏡蛇”行動。巴頓又以其驚人的進軍速度和勇氣把區域性性的突破變成了全面的運動戰,使盟軍終於衝出諾曼底,迫使德軍全面撤退。接著,巴頓又率領部隊轉戰歐洲大陸,於1945年3月22日到達萊茵河畔,他當夜就強行渡河,直搗希特勒老巢。巴頓外表豪邁直爽,看似作決定不假思索,實際上他決斷前都經過深思熟慮,甚至精確的計算,正是這種精神才使他無往而不勝。
在人類的戰爭歷史中,時常湧現出一些能征善戰、所向披靡的天才人物。他們似乎具有與生俱來的鬥志和勇氣,又不乏渾然天成的指揮才能,所以能在廣闊的疆場上建立不朽的功勳。美國陸軍上將喬治史密斯巴頓就是這樣一位光彩奪目的璀璨將星。
-
7 # 歷史揭祕博物館
巴頓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出名的美軍將領,頗具傳奇色彩,他的最高軍銜為上將(四星將軍)。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巴頓雖然名氣很大,但戰時最高職位只是集團軍司令,不符合授予五星上將的條件。
四星上將時期的巴頓
諾曼底登陸前後,美軍將官軍銜設4級,由低到高為準將(一星)、少將(兩星)、中將(三星)、上將(四星),上將為最高軍銜。而英軍在上將之上還有元帥。美軍軍銜與職務的對應關係通常為上校團長、准將旅長、少將師長、中將軍長、上將集團軍司令。但戰時軍官晉升較快,軍銜往往跟不上職務晉升,因此,少將軍長、中將集團軍司令也很多。
由於戰爭後期出現25萬人以上的龐大集團軍和上百萬人的集團軍群,需要有更高一級軍銜的指揮官來實施指揮,而且在盟軍的聯合行動中,盟軍統帥主要依據軍銜來確定其地位和權力。如艾森豪威爾軍銜是上將,他的副手英國的特德卻是元帥。於是,美軍迫切需要在上將之上增設一級最高軍銜,與英國的元帥對等。特別是1944年9月,英國晉升第21集團軍群司令蒙哥馬利為陸軍元帥,軍銜高於美軍集團軍群司令。在經過立法程式後,美國國會於1944年12月11日通過法案,正式設立等同於英軍元帥銜的“陸軍五星上將”和“海軍五星上將”軍銜,授予在戰時擔任盟軍戰區級以上的指揮官,領導盟軍作戰的最高階將領。
蒙哥馬利元帥
首批被授予陸軍五星上將的是當時美國陸軍中職位最高的4人:馬歇爾、艾森豪威爾、麥克阿瑟、阿諾德。馬歇爾時任美國陸軍參謀長(1939年晉升上將)。艾森豪威爾時任歐洲盟軍最高司令(1943年晉升上將)。麥克阿瑟時任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最高司令(1942年晉升上將)。阿諾德時任美國陸軍航空隊司令(1943年晉升上將)。
在馬歇爾等人被授予五星上將時,巴頓任第3集團軍司令,軍銜僅是中將,1945年4月才晉升上將。美軍在二戰後期共有12個集團軍和3個集團軍群,這些集團軍和集團軍群的司令當時沒有1人被授予五星上將,只有1人後來獲得了五星上將銜,這就是第12集團軍群司令布萊德雷。第12集團軍群共有5個集團軍,其中就包括巴頓的第3集團軍,但布萊德雷當時也是中將,他正式晉升上將的時間是1947年4月,比巴頓還晚。布萊德雷晉升五星上將時,已是1950年他擔任美軍參聯會主席兼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時。
也就是說,與巴頓同級的集團軍司令克拉克、史迪威等,甚至他的上級集團軍群司令布萊德雷等當時都不是五星上將,巴頓沒授五星上將也不足為奇。其實,巴頓出名不完全是因為戰功,還與他的性格、作風有很大關係。而且,名氣大和軍銜也沒什麼必然聯絡,就同古德里安比很多德國元帥出名一樣。
-
8 # 使用者餘工
美中國人一直通過媒體 電影等來塑造自己的英雄 巴頓就是一個 其實巴頓就是狗屁 從來沒有打過硬仗 麥克阿瑟也一樣 被吹起來的 在菲律賓 九萬人的部隊 被日本兩個師團包圍 馬上投降
-
9 # 戀上彼岸花133600916
先鋒將歷史上能封爵位的就秦瓊,常遇春,包括國外歷史,這都是武力強勁,政治落後的武夫,巴頓也是如此,衝鋒陷陣很厲害,榮華富貴基本無緣
-
10 # 陽城幹部1
真正的軍人,為軍人而生為軍人而死。他曾說過“軍人最大的光榮就是死在戰爭的最後一顆子彈上”。巴頓將軍果然實現了自己的誓言,只不過這最後一顆子彈是自己人打的……
-
11 # 水城攝友
喬治巴頓,純粹的戰狗,軍事戰場上的猛將,政治戰場上的敗將,可以說是一個政治盲。而且脾氣嘴巴太臭,但他的軍事戰果成就了艾森豪威爾和布萊德利。巴頓是為戰爭而生的將才,也是和平年代的搗亂分子,正如他所說的:一個軍人應該死於最後一場戰爭的最後一顆子彈……戰爭結束,他也沒戲了,有可能是被封了嘴……
-
12 # 蘑古屯斯坦
這老狗十分的凶猛,打仗只知道進從不知退,出身軍人世家,是一勇夫,民間老百姓非常喜歡這類調調。就像中國老百姓只知道喝醉了酒就殺人的魯智深和武松,而不清楚五虎上將的關勝和呼延灼一個道理。
巴頓惹過不少麻煩!
二戰盟軍司令,領導盟軍打贏二戰的傑出軍事領袖,艾森豪威爾沒少批過他,並且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時候對他的魯莽倍加防範。
-
13 # JackZ捷
美軍將領裡面比較佩服的尼米茲和斯普魯恩斯,後者名氣雖然不大,但是作為一個睿智冷靜的指揮官幾乎打滿了從中途島海戰到沖繩島海戰全場,尤其是在沖繩戰役時的大局觀,寧可忍受日軍神風自殺攻擊對艦隊和自身的巨大威脅,也要保證登陸部隊的火力支援,為太平洋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貢獻。
-
14 # 華夏問長安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這是一個耀眼的名字,美國四星上將,第3集團軍司令。這是一個二戰期間火得一塌糊塗的美軍將領,他的名字和聲望遠遠蓋過了美軍對德作戰的其他將領,甚至是美國的五星上將在這位四星上將面前依然不夠看。
是什麼讓巴頓火到了如此程度?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
一、巴頓是歐洲戰場上美軍唯一的亮點
在諾曼底登陸之後,美軍開始與德軍在歐洲戰場交鋒。當時美軍主力12集團軍群的最高指揮官是布萊德雷,這位指揮官可是巴頓將軍在西點軍校的小師弟,他比巴頓整整小了六屆。由此可見咱們的巴頓將軍升官有多慢了……但是這同時也說明巴頓將軍此時在美軍中的資歷和地位。
有資歷和地位,這才使得巴頓能夠不按規矩出牌,可以隨心所欲的幹一些事情。而事實上,也正是他不按套路走的一系列做法使得他在歐洲的戰績遠遠出色於其他美軍將領。當時在諾曼底登陸之後,盟軍面對隆美爾麾下7個裝甲師始終難以開啟局面,正是巴頓率領的第3集團軍投入戰場後才迅速從側翼取得了突破。
而在這之前,巴頓實際上已經在北非和西西里戰場與德國軍隊進行過多次交手,而且整體戰績相當不錯,其中搶在英軍之前攻佔巴勒莫一役更是讓他的風頭直接蓋過了蒙哥馬利,更是被冠以“活的地獄”稱號!
所以,首先巴頓人家是有拿得出手的戰績的!
二、張揚的個性和毫不遮攔的大嘴巴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巴頓將軍張揚的個性和他那毫不遮掩的大嘴巴。無數次在公開場合大放厥詞,動不動就直接把矛頭對準美國國防部。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早已經被馬歇爾和艾森豪威爾所忌憚,哪怕艾森豪威爾與巴頓的私交還不錯,但是也對巴頓這種行為很不滿,明裡暗裡給巴頓“穿小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但是巴頓將軍依舊是置若罔聞、我行我素。
在這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毆打傷兵”事件,巴頓將軍在視察醫療點時給了一個怯戰的傷兵一耳光,這件事鬧大之後直接導致巴頓被撤銷集團軍司令的職務,差一點更是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最終還是艾森豪威爾認識到巴頓的能力,排除重重阻力重新啟用巴頓。
這件事看起來似乎讓巴頓名聲掃地,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這反而讓美華人民認識到了一個真正的“鐵血硬漢”。這個時候,巴頓身上的宣傳亮點已經是顯露無疑了!
三、對蘇聯的態度更是美國對其宣傳的重要因素
巴頓的最高職務只是集團軍司令,沒有成為過戰區總司令,也沒有在美國中樞擔任過重要的軍事決策職務,所以他難以達到五星上將的高度,但是美國對他的宣傳卻從二戰一直延續到了戰後。這裡面最為關鍵的原因就在於他對蘇聯的態度!
早在二戰結束之前,巴頓就曾經在公開場合明確的說過:戰後的秩序應當由美國和英國來主導!這裡他沒有提到蘇聯,這是非常明顯的一個訊號!此後巴頓更是變本加厲,甚至於直接在公開場合毫不掩飾自己想要對蘇聯進行軍事打擊的意圖。
大家都知道,二戰之後世界隨即迎來了冷戰時期!面對蘇聯的鋼鐵洪流,任何一個西方國家都感到如芒在背、膽戰心驚。而對於巴頓這樣一個戰功卓著又個性鮮明的人,其恰恰又極為仇視蘇聯,豈不就恰恰是一個西方國家宣傳和標榜的目標嗎?
既然當不了五星上將,那就當國家英雄吧!
綜上所述,巴頓之所以能夠火得一塌糊塗,一方面有其自身能力因素奠定的基礎,同時又有其張揚的個性推波助瀾,最終關鍵還是其自身價值符合了西方國家反蘇宣傳的現實需要!
-
15 # 三人曰春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理解。巴頓將軍給我的瞭解就是,在行軍的路上,有一個馬車擋路了,因為是告運輸的,所以一時間搞不成,部隊不能往前走,結果巴頓就開了一槍,部隊就繼續往前走。
其實一個人出名的還在於宣傳,記載,流傳。
比如說,毛遂,這個人我就知道就那一次出名了,和趙勝一起去的其他那19個人就沒有名字嗎,肯定有,也比毛遂牛逼多了,可我們就記住了毛遂。
還有,看電視劇。以前我們在書本上只知道秦昭襄王,但是不知道他有沒有名字,結果看了大秦帝國系列後,就知道原來他名字是贏稷。可是偏偏比較出名的卻是紙上談兵,兵敗長平的趙括。
還有說一個名字,四十來歲的人都知道,而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知道,那就是賴寧,想當年可是小盆友學習的榜樣,隨著時間推移,覺得小盆友做這樣的事太危險,就過去了。
冰雕連,都聽說過,長津湖這次出名了,因為很多人聽說過冰雕連,卻不知道是哪一場戰役,對手是誰,結果怎樣等等。
所以說,巴頓出名早,宣傳後,在歷史課本劇也學習過。因此很多人認識。
回覆列表
巴頓是那種沒有官架子的人,很能和士兵打成一片,和李雲龍頗有相似之處。以下節選自巴頓將軍的演講稿,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是的,我們想早日回家,我們想讓這場戰爭儘快結束。最快的方法,就是幹掉挑起戰爭的狗雜種們。早一天把他們幹掉,我們早一天凱旋。
回家的捷徑,要通過柏林和東京。到了柏林,我要親手幹掉那個紙老虎、桑拿房碧池希特勒。就像幹掉一條蛇!
誰要想在炮彈坑裡蹲上一天,就讓他見鬼去吧!德國鬼子會遲早找到他頭上。我的手下從不挖掩體,我也不希望你們挖。掩體只會使進攻速度放緩。我們要持續進攻,不讓敵人有挖戰壕的時間。我們肯定勝利,所以我們必須不斷戰鬥,比敵人更勇敢,勝利才會到來。
我們不僅要擊斃那些狗雜種們,而且要把他們的五臟六腑掏出來潤滑我們的履帶。我們要讓那些狗日的德國鬼子屍整合山、血流成河。戰爭本來就是血腥野蠻殘酷的。
你不讓敵人流血,他們就會讓你流。挑開他們的肚子,給他們的胸膛上來一槍。如果一顆炮彈在你身旁爆炸,炸了你一臉灰土,你一抹,發現那竟然是你最好的夥伴的模糊血肉時,你就知道該怎麼辦了! 我不想聽到報告說:“我們在堅守陣地。”我們不堅守任何見鬼的陣地。
讓德國鬼子去堅守吧!我們要一刻不停的進攻,除了敵人的卵子,我們對其他任何目標都不感興趣。我們要扭住敵人的卵子不放,把他們打得魂魄離竅。我們的基本作戰計劃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不管從敵人身上、身下爬過去,還是從他們身體中間鑽過去。我們要像從小鵝腸子擠屎那樣執著,那樣無孔不入!
有時免不了有人會抱怨,說我對戰士要求太嚴,太不近人情。讓那些抱怨見鬼去吧!我堅信的一條金科玉律是:“一盎司的熱汗,值一加侖的鮮血。”我們進攻地越堅決,消滅的德國鬼子就越多,我們自己人就死得越少。進攻意味著更少傷亡。我希望大家牢記這一點。 凱旋迴家後,今天在座的弟兄們都會過得一種值得誇耀的資格。20年後,你會慶新自己參加了這次世界大戰。到那時,當你坐在壁爐邊,孫子坐在你的膝蓋,問:“爺爺,你在偉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幹了什麼?”你不用尷尬的乾咳一聲,把孫子從一個膝蓋移到另一個上,吞吞吐吐的說:“啊……爺爺當時正在路易斯安娜鏟糞啊。”
與此相反,弟兄們,你可以直盯著他的眼睛,理直氣壯的說:“孫子,爺爺我當時在第三集團軍和那個狗孃養的巴頓在一起並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