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包子餡的餃子

    據史書記載,古代人們把颱風叫颶風,到了明末清初改稱“飈風”,至1956年,飈風才被為颱風。

    關於“颱風”的來歷,有兩類說法。第一類是“轉音說”,包括三種:一是由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二是由閩南話“風臺”演變而來;三是荷蘭人佔領臺灣期間根據希臘史詩《神權史》中的人物泰豐Typhoon而命名。

    颱風一詞源自希臘神話中大地之母蓋亞之子Typhon,它是一頭長著一百個龍頭的魔物,傳說這頭魔物的孩子們就是可怕的大風。後來,這個字詞傳入中國,與廣東話Toi Fung融合在一起,就成為Typhoon一詞了。

    我們所說的颱風實際上是一種強熱帶氣旋,颱風和颶風都是一種風,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發生在在北太平洋西部的熱帶氣旋被稱為颱風,發生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在歐美一帶稱颶風,在東亞、東南亞一帶叫颱風。

  • 2 #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大家都知道,颱風一般發源於熱帶海面,由於水汽的抬升和補充形成低氣中心,受到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作用,然後沿著低氣壓的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逐漸形成颱風,對於北半球來說,大多數颱風向西或者向西北方向移動,帶來強大的降水和破壞力。

    那臺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颱風一詞最早來源於希臘神話傳說,其中一位泰坦神的名字叫提豐,象徵著風暴一樣的妖魔巨人,形成了希臘單詞中的typhon,表示風神。之後這個詞就傳播到波斯地區,形成了tufan,傳播到印度,形成了touffon,特指印度洋的風暴。在中國的廣東地區,人們很早就知道了颱風,那時候對其缺乏科學的認識,以為就是大風,讀起來發音為toi fang,並且影響了16世紀以後與廣東地區進行航海貿易的西方人,英語裡便收錄了typhoon這個單詞,專門形容風暴。中國之所以叫作颱風,就是這些發音的音譯,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不是外來詞,是我們自身創造的名稱,與其他地區的發音相近,其實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巧合。

  • 3 # 東海小河

    《科技術語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颱風名詞探源及其命名原則》一文,文中論及“颱風一詞的歷史沿革”。作者認為:在古代,人們把颱風叫颶風,到了明末清初才開始使用“飈風”這一名稱,作為寒潮大風或非颱風性大風的統稱。至1956年,飈風簡化為颱風。

    颱風颱風熱帶擾動(颱風生成)

    關於“颱風”的來歷,有兩類說法。第一類是“轉音說”,包括三種:一是由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二是由閩南話“風臺”演變而來;三是荷蘭人佔領臺灣期間根據希臘史詩《神權史》中的人物泰豐Typhoon命名。第二類是“源地說”,由於臺灣位於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颱風北上的路徑要衝,很多臺風都是穿過臺灣海峽進入大陸的,所以稱為颱風。“颱風”是音譯詞,英文中typhoon是根據中文粵語發音toi fong音譯至英文,再進入普通話詞彙中的。

  • 4 # 奮鬥君的快樂生活

    《科技術語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颱風名詞探源及其命名原則》一文。文中論及“颱風一詞的歷史沿革”,作者認為:在古代,人們把颱風叫颶風,到了明末清初才開始使用“飈風”(1956年,飈風簡化為颱風)這一名稱,颶風的意義就轉為寒潮大風或非颱風性大風的統稱。關於“颱風”的來歷,有兩類說法。第一類是“轉音說”,包括三種:一是由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二是由閩南話“風篩”演變而來;三是荷蘭人佔領臺灣期間根據希臘史詩《神權史》中的人物泰豐Typhoon而命名。第二類是“源地說”,也就是根據颱風的來源地賦予其名稱。

  • 5 # 使用者3830305826016995

    謝邀。關於“颱風”的來歷,有兩類說法。第一類是“轉音說”,包括三種:一是由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二是由閩南話“風篩”演變而來;三是荷蘭人佔領臺灣期間根據希臘史詩《神權史》中的人物泰豐Typhoon而命名。第二類是“源地說”,也就是根據颱風的來源地賦予其名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荼花夏季為什麼會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