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38780030608

    在跑步後吃飯(或其他白色碳水化合物),是有助於身體恢復能量,防止肌肉過度分解。這是因為米飯會轉化為糖作為身體能量。在跑步後的45-60分鐘後吃飯,身體就能把它們高效利用到。跑步完的1~2小時內這個時間段是最不用擔心發胖的時間段,吸收和利用都會很高,生長激素啥的也在分泌,開始身體修復。最好的跑步時間是下午15:00-18:00,跑步後吃飯是能補充能量又不會發胖的。

    跑步的最佳時間是上午9點到10點和下午4點到6點。前者時空氣清新,體內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達峰值。而根據生物鐘,約4點到6點身體的適應能力及體力的調動發揮最佳。

    對初跑者來說,在跑前半小時到一小時要喝杯水,吃點高糖食物或點心(香蕉蛋羹、奶昔)。高營養、高纖維的食物通常會引發胃病,尤其對於初跑者,跑步前不要吃太多油脂、蛋白質、色拉和水果(香蕉是例外,因為大部分人的腸胃可以接受它)。

    跑步後,我們的身體開始透過合成代謝來補充運動期間的消耗量,此時一定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我們在跑步後休息50分鐘左右就可以進食正餐,全麥粗糧和三文魚、黑豆米粥、煎豆腐和白米飯、雞胸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我們不加註意,跑步可能會對人體某些部位造成損傷。比如腳踝,如果腳踝肌肉不夠發達,加上雙腳落地部位不正確,跑步時便很難長久支撐。對於業餘跑者,跑動時腳跟自然落地是最常見的姿勢,久而久之,會增大腳部摩擦甚至會造成損傷。因此,可以購買一雙帶有腳跟緩衝氣墊的跑鞋,從而減輕腳跟與地面的摩擦。從長遠看,逐漸適應腳掌落地,增強關節與地面的緩衝,則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跑步時免受傷害。

    跑步看似簡單,但也要根據自身身體素質合理安排。相對於腳踝,膝關節在身體跑動起來時承受的壓力更大,更易受傷。專家建議,如果體重過胖,最好用快走代替跑步,將運動對膝關節的損傷降到最低。哪怕是正常速度的散步,只要持續45分鐘以上,也能起到鍛鍊身體和消耗脂肪的功用。

    跑前和跑後的調整同樣重要。跑步前,做一些深蹲和伸展動作,放鬆緊張的肌肉和骨骼,為接下來的跑步舒活筋骨、抖擻精神。跑步過程中,要掌握呼吸的節奏,保持均勻舒暢的呼吸,能有效地減輕心肺的疲勞,保持充沛的體力。跑完步後不要立刻停下,最好能慢走一段時間,調整心率和呼吸。避免不適反應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室內養多肉,蚧殼蟲出沒,該如何從“源頭”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