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歌響亮
-
2 # 溫馨果園永興店
本人農曆80年,屬猴。
記得小時候一毛錢可以買20粒水果硬糖。一分錢兩粒,一毛錢可以買3盒火柴,一毛錢可以買兩根冰棒舔兩天。六一兒童節是父母給了一元錢,高興得不得了。買了兩本小人書,吃了一碗很好吃的三鮮粉(三毛錢一碗)。還剩2毛左右。現在一元錢購買力可能大家都想像得出來。
-
3 # 開周說宋
所在區域不同,物價相差甚遠,我只拿我生活過三十年的豫東平原作對比。
2018年11月,一元人民幣分別可以買到如下物品手工饅頭1個,重約1.5兩
機制饅頭2個,總重2.5兩
熟雞蛋1個,注意,是普通雞蛋,不是柴雞蛋
生雞蛋0.8個(柴雞蛋)
生雞蛋1.8個(普通雞蛋)
掛爐燒餅0.5個
廉價口香糖1條
普通安全套1只(街頭成人用品投幣零售價)
稀粥1碗(早點攤兒最便宜最難喝、普通飯店很少能買到的那種)
廉價礦泉水1瓶
農夫山泉礦泉水0.5瓶
普通機制大米0.3斤
普通機制麵粉0.5斤
淮河醫院門口存車1次
騎共享單車1次(各款報價不同,1元可騎30分鐘或60分鐘)
騎共享電動助力車0.5次
乘坐普通公交車1次(不限站數)
乘坐計程車0.5公里(不含起步價)
同樣在豫東平原,二十年前的一毛錢分別可以買到如下物品:手工饅頭1個,重約1兩
機制饅頭1個,重約2兩
熟雞蛋0.8個,柴雞蛋
生雞蛋1個,柴雞蛋
掛爐燒餅0.8個,大小與現在2元一個的差不多
小米粥1碗
大米粥0.5碗(二十年前北方大米比小米還要貴)
南德泡麵0.2包(當時豫東最暢銷的泡麵牌子,零售價5毛錢一包,對農村孩子來說不啻為天價零食。當然,村幹部家的兔崽子們例外。)
腳踏車打氣1次(這個沒有準確定價,熟人不花錢也能從修車攤兒上拎起氣筒充氣)
淮河醫院門口存車1次(同樣的醫院,如今存車1元,二十年前存車1毛)
乘坐公交車1站或0.5站(各站間距不同,公交車有無空調也不一樣)
乘坐黃色麵包車0.1公里到0.3公里(這個也沒有準確定價,全靠乘客與司機協商)
從飲食消費來說,現在一元錢的購買力大概相當於二十年前的一毛。
從交通消費來說,現在一元錢的購買力比二十年前的一毛強得多。
如果看電子產品價格,如果比較打電話的費用,那麼現在一元錢的購買力甚至可以超過二十年前的一元錢。
也就是說,最近二十年來,人民幣購買力並不是在所有消費領域都貶值了。
本文沒有比較房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動手算一算。
-
4 # 小白策劃君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給大家科普幾個知識:
購買力(purchasing power):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用於購買商品的貨幣總額。由於購買力是指對商品的購買能力,因此,一切不透過貨幣結算的實物收支和不是用來購買商品和勞務的貨幣支出,如歸還借款、交納稅金、黨費、工會會費等,均不屬於社會商品購買力範圍。
按照經濟學的定義:購買力=價格的倒數
貨幣需求量: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因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以及經濟週期形成的對執行流通手段與價值貯藏手段職能的貨幣的需要量。又稱貨幣必要量。
貨幣需求量最簡單是用馬克思的理論來解釋:
貨幣需求量=商品價值總額/流通次數
通貨膨脹率(Inflation Rate):也稱為物價變化率 ,是貨幣超發部分與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程度。中國一般用CPI來反映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率=(現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基期的物價水平。
現在看到這個問題,問的是現在的1元相當於哪個年代的1毛錢。
我看下面的用商品等價商品換算其實有一點的通俗理解,其實不然,用經濟學的理解,現在的冰棒5塊一根,是結合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價值。價格的隨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變動。
也就是說,現在的東西,不能去和過去同樣的東西去比,更通俗點去解釋這個,現在的電腦放到過去沒有電腦的年代,該怎麼去定價呢?
所以,科學的辦法,就是查一下今天的CPI,算出今天1元錢的購買力,也就是價格的倒數。再去統計網去查哪年的1毛錢的價格倒數,那年相同就是哪年。
hhh因為資料跳過麻煩,所以我就不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5 # 狄更斯之光
現在的一塊錢,只能買一盒鉛筆芯✏️。
15年前,我讀小學,一角錢可以買一盒鉛筆芯。
所以我個人認為現在的一元錢購買力相當於15年前一毛錢的購買力。
回覆列表
賣冰棒,賣冰棒,透涼解渴。每到夏天大街小巷都能聽到這呦呵聲。在80年代冰棒5分錢一塊(只),80後以前出生的人都知道。如今這走街串巷賣冰棒的呦呵聲聽不見了,要想買冰棒得上商店超市去買,一塊冰棒5毛角(毛)錢。這樣對比,能讓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都能產生美好的回憶,品味生人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