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薄 公元611年在長白山(現今山東鄒平縣附近)起事,做《無向遼東浪死歌》,自稱“知世郎”,揭開了隋末大起義的開端。後來評書中《隋唐》十八路反王之一
2、 楊忠緒 公元616年 北平郡(現今河北盧龍)
3、 高開道 公元616-624年 漁陽郡(現今河北薊縣附近)稱王。
4、 盧明月 公元614年 涿郡 (現今北京南),後於614年轉戰祝阿(山東長清)、617年轉戰南陽(河南南陽)。後來評書描寫為盧明星(實為呂明星)兄弟,為“賈柳樓四十六友”之一。
5、 高曇晟 公元 618年 懷戎 (現今河北懷來)。《說唐》十八路反王之一,作“高談聖”。
6、 羅藝 公元616年-618年,涿郡(現今北京南),羅藝是隋朝軍官,建立地方割據政權。評書“北平王”的原型
7、 王須拔、王子英、宋金剛 分別於 公元615、617、618年在上谷郡起事(現今河北易縣)。宋金剛《說唐》中曾經提到過,是劉武周的大將。
8、 宋子賢 公元613年 博陵郡唐縣(現今河北定州、唐縣附近)
9、 格謙 公元613-616年 先後在渤海郡豆子坑(今山東惠民附近)、河間郡(現今河北河間)起事。
10、郄士陵 公元617年 靈壽(現今河北靈壽)
11、魏刀兒 公元616-618年 深澤(現今河北深州),他與在山西雁門起事的尉文通,很可能是評書“花刀將”魏文通的原型。
12、竇建德 公元618-621年 最早追隨孫安祖在高雞泊(現今山東武城北)起事,後在樂壽(現今河北獻縣)稱“夏”王,公元619年轉至武安郡(現今河北永年),隋末起義軍主力之一,也是與李淵對立的勢力,被評書塑造為李世民的舅舅,號稱“夏明王”,反對唐朝的“前五龍”之一。
13、趙萬海 公元616年 恆山郡(現今河北石家莊)
14、劉霸道、孫宣雅 公元611年、公元613-616年 渤海郡豆子坑(現今山東惠民)
15、李德逸、郝孝德 公元613年 平原郡 (現今山東陵縣)
16、孫安祖 公元611年 高雞泊(現今山東武城北)。
17、高士達、趙君德 先後於公元611-616年,公元617年 清河郡 (現今河北清河)。高士達是評書《說唐》十八路反王之一。
18、張金稱 公元 611-616年 臨清(現今山東臨清),評書《隋唐》十八路反王之一
19、杜伏威 公元613年 章丘(現今山東章丘),後與輔公拓等人轉戰
1、 王薄 公元611年在長白山(現今山東鄒平縣附近)起事,做《無向遼東浪死歌》,自稱“知世郎”,揭開了隋末大起義的開端。後來評書中《隋唐》十八路反王之一
2、 楊忠緒 公元616年 北平郡(現今河北盧龍)
3、 高開道 公元616-624年 漁陽郡(現今河北薊縣附近)稱王。
4、 盧明月 公元614年 涿郡 (現今北京南),後於614年轉戰祝阿(山東長清)、617年轉戰南陽(河南南陽)。後來評書描寫為盧明星(實為呂明星)兄弟,為“賈柳樓四十六友”之一。
5、 高曇晟 公元 618年 懷戎 (現今河北懷來)。《說唐》十八路反王之一,作“高談聖”。
6、 羅藝 公元616年-618年,涿郡(現今北京南),羅藝是隋朝軍官,建立地方割據政權。評書“北平王”的原型
7、 王須拔、王子英、宋金剛 分別於 公元615、617、618年在上谷郡起事(現今河北易縣)。宋金剛《說唐》中曾經提到過,是劉武周的大將。
8、 宋子賢 公元613年 博陵郡唐縣(現今河北定州、唐縣附近)
9、 格謙 公元613-616年 先後在渤海郡豆子坑(今山東惠民附近)、河間郡(現今河北河間)起事。
10、郄士陵 公元617年 靈壽(現今河北靈壽)
11、魏刀兒 公元616-618年 深澤(現今河北深州),他與在山西雁門起事的尉文通,很可能是評書“花刀將”魏文通的原型。
12、竇建德 公元618-621年 最早追隨孫安祖在高雞泊(現今山東武城北)起事,後在樂壽(現今河北獻縣)稱“夏”王,公元619年轉至武安郡(現今河北永年),隋末起義軍主力之一,也是與李淵對立的勢力,被評書塑造為李世民的舅舅,號稱“夏明王”,反對唐朝的“前五龍”之一。
13、趙萬海 公元616年 恆山郡(現今河北石家莊)
14、劉霸道、孫宣雅 公元611年、公元613-616年 渤海郡豆子坑(現今山東惠民)
15、李德逸、郝孝德 公元613年 平原郡 (現今山東陵縣)
16、孫安祖 公元611年 高雞泊(現今山東武城北)。
17、高士達、趙君德 先後於公元611-616年,公元617年 清河郡 (現今河北清河)。高士達是評書《說唐》十八路反王之一。
18、張金稱 公元 611-616年 臨清(現今山東臨清),評書《隋唐》十八路反王之一
19、杜伏威 公元613年 章丘(現今山東章丘),後與輔公拓等人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