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4
回覆列表
  • 1 # 風西夜昨

    喜歡宋詞的芸芸讀者,想必對這樣一位詞人定是尊崇備至:他雖不是宋人,但其詞的藝術成就卻影響了眾多的宋詞大家;他的詞一改五代詞風多為“宮廷豔曲”的伶工之詞,轉而為抒發人生之慨計程車大夫之詞;他貴為一國之君在治理朝政方面極不稱職,在文學藝術創作上,卻開創了“詞亦可抒愛國思家、感嘆人生之情”的先河—— 他就是人稱千古詞帝的李煜。今天我們就對他的名篇《虞美人》作一番解析,來探討他作為一個文學家在詞作上的偉大成就。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要解析這首詞的藝術內涵,我們先要了解李煜的身世。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李煜,原本只是想作為一個與世無爭的隱士,在父兄的蔭護下過一種逍遙自在、專情後宮的奢靡生活。可就是這樣一心想遠離政治漩渦、從不想當皇帝的人,卻在其兄、父相繼離世後被迫坐上了皇帝的位置。悲情的李煜註定要作一個亡國之君,江山交到他手上十五年後終因他“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屠,為高談,不恤政事”而讓他作了亡國奴被宋太祖趙匡胤囚禁於汴京(今開封)。被囚禁後的李煜受盡了屈辱終於意識到自主自強的重要,於是始作“亡國之悔”,終日“相持大哭、坐默不言”。其時新皇宋太宗知道後頗為不悅。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七夕,正值李煜42歲生日,他在住所聚會後妃時,故國往事不由一一湧上心頭,令他慨嘆萬千、痛不欲生,於是便作了一首《虞美人》抒發亡國思家之痛。暴戾的太宗知道後,以其“妄圖叛逆復國”之罪,賜毒酒將其毒死。至此,這首《虞美人》便成了李煜的“絕命詞”。這究竟是一首怎樣的詞,為什麼會為李煜招來殺身之禍呢,我們一起來了解詞的釋義:燦爛的春花、皎潔的秋月什麼時候有個終了?往事襲上心頭,誰能知曉有多少?東風依舊、江山易顏,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我怎能承受得了思念故國的重重傷痛!

    雕欄玉砌,面目依舊。可當年歌舞承歡的宮娥們已是紅顏不再。誰知我到底有多少憂愁啊,恰恰就像這滿江的春水般,源源不斷、滾滾東流!國家不幸詩家幸,正是在這極度的痛苦中,李煜開始了他的“詞帝”之路。詞的上片起句便是不凡:春花秋月原應象徵美好的事物,然而恰恰是這燦爛的春花、皎潔的秋月,與詞人極其不堪的身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的痛類似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卻又不知厚重了多少倍!他急切地盼望這勾起他痛心往昔的事物早日了卻。然而蒼天偏不憐惜他的痛楚,小樓偏偏又春風吹拂!而不堪回首的故國滅亡之痛,恰恰要與當空昭昭的明月對比著襲上心頭!下片的“雕欄玉砌”,既象徵著他昔日的故國江山,也隱示著他過去縱情享樂、無比奢華的生活。然而,一句“朱顏改”便毫不留情地把一切都易了江山、改了顏色!於是國仇家恨無以復加的詞人,此時胸中奔湧的滔滔愁緒,此時正呈決破堤岸、一瀉千里之勢,可不就恰似那澎湃不息的江水般汩汩東流、無窮無盡!寫就此詞時的李煜,顯然早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明知此詞不可為卻仍要藉此詞肆無忌憚地抒發自己的亡國之痛,爾後的殺身之禍便勢在必然!作為國君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作為詞人,他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一首《虞美人》突破了晚唐五代詞的傳統,將詞由花間派的綺糜之風,發展為歌詠人生的抒情文體。全詞一改唐五代詞藻浮華穠麗、專事男女情事的詞作風格,通篇情感跌宕,一波三折,卻又牢牢把握住一個主題。這種結構,不事雕琢而渾然天成。李煜之前,沒有一個詞人能在結構藝術方面達到如此高的成就!這對後來的蘇軾、辛棄疾、秦觀、李清照等眾多宋人的詞作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他的政治生命和肉體生命早早地結束了,而他的藝術生命,卻在中國文化史上永遠高傲地活了下來!他降宋後的那些泣血之作,即使在名篇輩出的宋代,仍擁有著不可動搖的先驅地位。

  • 2 # 體育情深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就像《報任安書》之於司馬遷,《滕王閣序》之於南下探父、溺水而亡的王勃,《虞美人》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作,是這位人間詞帝留在人間的最後遺作;而且之所以稱它為“絕命詞作”,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李煜確實因為這首傳唱千古的《虞美人》而死。

    公元978年,是年李煜四十二歲,降宋後的第四年,作“違命侯”的第三年。也是在這一年的“七夕情人節”,李煜被透過“燭影斧聲”而篡位的宋太宗,賜酒自盡,原因是“詞為心聲,有腹誹且謀反之意”。實則,是為了霸佔李煜身邊的小周後。

    李煜是詞擺脫“詩的附庸”的身份的開創性人物,是傑出的五代詞人,樹立起了中國長達一千餘年的詞史的第一塊豐碑,也引領了中國詞史的第一個高潮。在此後,能夠穩壓李煜詞壇地位的也就北宋蘇東坡和南宋辛棄疾兩人而已。

    無論詩和詞,都是音樂的語言,也是語言的樂曲。李後主最擅掌握語言的音響,自然明淨,玉潤珠圓,如天樂雍容,人間無從追索。尤其在975年、李煜出降北宋後,以亡國之君的身份寫下的作品,回首平生,追懷故國,備極沉痛,最是感人。《搗練子》、《子夜歌》、《虞美人》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在質樸自然的語言裡,不需強調,不需抒情,僅僅是眼中所見,亦足以愁煞天地。

  • 3 # 文學名句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白話】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賞析】

    這是一首飽含血淚的詞作。相傳這首詞作於987年的乞巧節。這一天恰是李煜42歲誕辰,隨同他一起作俘虜的嬪妃,齊聚小樓為他祝壽。席間個個雖強顏歡笑,但內心深處的隱痛卻難以抑制,淒涼而悲慼的氣氛瀰漫其間。酒過三巡,李煜乘著酒興,揮毫濡墨,屈辱、悲憤之情一時凝聚筆端。在這種心境下產生的詞作,不免有故國之思、身家之痛。這自然引起宋太宗的忌恨和憤怒,遂派御弟賜毒酒,終致李煜於死地。由是觀之,這首《虞美人》便是李煜的絕命辭了。

    起首兩句,一腔怨恨噴薄而出,勢不可遏。“春花秋月”本是美好時光的代稱,然而,字尾以“何時了”三字,真可謂天下奇語。詞人簡直是在咀咒這“春花秋月”,春花又秋月,秋月復春花,如此迴圈往復,何時方能了結。作者何以對“春花秋月”如此憎惡?“往事知多少”一句作出暗示。原來,一旦目觸“春花秋月”,往事便不由湧上心頭。曾幾何時,貴為一國之尊,對春花而玩賞輕歌曼舞,當秋月而痛飲金樽美酒。“春花秋月”帶來多少歡快。而如今,蝸居小樓,似籠中小鳥,“日夕只以眼淚洗面”,時時擔驚受怕,有朝不保夕之慮,孤寂、屈辱、恐懼,無時不摧肝瀝膽。撫今追昔,人世滄桑,高岸為谷,怎不令人黯然銷魂。

    “小樓”兩句,詞意緊承起句,以淒涼之調抒故國之情,“又東風”三字,透露出詞人在艱辛歲月中備受煎熬的痛苦情緒。“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作者意念的寫照。月光朦朧,極易撩撥人的愁緒怨情。詞人由眼前月夜之景,不禁油然而生思念故國之情:故國山河亦當浸潤在月明之中,而它已非我所有,令人哪堪回首。透過這感傷的詩句,我們似乎看到詞人聲淚俱下的悲慼之容。“小樓”兩句:從章法上看,“東風”、“明月”,暗與起句“春花秋月”呼應,顯出作者精心結撰的苦心;從語調上看,“小樓昨夜又東風”低沉惋轉,其聲如咽,“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高亢悲憤,其調激越。兩句抑揚相間,頓挫有致。

    換頭兩句,承“故國月明”之意而來,筆觸深入一層,揭出“物是人非”的意蘊。“應猶在”,以揣測之辭,表達肯定的意思,自有一種含蓄委婉的韻致。“雕欄玉砌”,既是實有所指,又兼宮殿的代稱。那雕欄玉砌的宮殿雖然依舊,而人的容顏卻因歲月摧殘而日漸憔悴。“朱顏改”當為作者自況。李煜以蒲柳之姿,歷經囚虜生活的風風雨雨,未老而先衰,雖為不惑之年,卻已兩鬢染霜。本為風流君王,面頰頓失紅潤,鬢髮忽爾斑白,怎不令人傷懷。

    “只是”二字,似含綴泣之悲,如蘊惋嘆之聲,披露出作者淒涼幽怨的心境。歇拍逼出一個“愁”字,倒貫全篇,有沉痛入骨之力。而以東流春水喻萬斛愁情,尤為絕妙。滔滔江水,洶湧澎湃,奔騰不息。它十分形象地表現了作者怨愁情緒的深厚激越、無盡無休。以有形之物喻無形之情,給人以具體可感、鮮明生動的形象,從而產生震撼心靈的藝術魅力。

    李煜後期詞作,篇篇血淚。千古傳誦,而尤以此篇最為膾炙人口。通篇一氣盤旋,反覆詠歎。怨愁之情,故國之思,如破閘而出的潮水,滔滔滾滾,大有一發而不可收之勢。單見滿幅淚跡血斑,絕無矯揉造作、無病呻吟之辭,然而,又並非個人情感原始形態的傾洩,一覽而無餘;而是經提煉、濃縮、概括、昇華,遂成為極易打動人心的藝術珍品。

  • 4 # 恆實說

    詞帝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作品。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其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名句更是讓多少人不禁拍案叫絕,再加上更是詞帝李煜人生中的最後一篇作品,更讓人不禁為這位皇帝詞帝為一身的李煜,他的悲慘命運而感到哀嘆可惜。

    這首虞美人,全篇僅五十幾字,就將人生的悲慼,亡國的無奈刻畫的入木三分。可是你知不知道,這首詞不僅僅有哀嘆故國逝去的無可奈何之情外,還有著一個哀慼的愛情故事。

    李煜原先的夫人是南唐司徒周宗之女,叫薔,小名娥皇。我們習慣將她叫做大周后。

    《一斛珠》: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李煜的這首詞就描寫了當時李煜與大周后的恩愛情景。似乎看來李煜的人生很完美了。

    但是,天不遂人願吧。史載周後病重,很重,長期臥床。一日,突然見到她的妹妹來看她。大驚,妹妹說已來了好幾日。為了這件事,大周后自死也沒有原諒李煜。

    《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就是描寫當時小周後和李煜揹著大周后偷情的情景。

    閒話少敘述。大周后死後,李煜娶了小周後……南唐國滅,李煜被俘至現今的開封。更可悲的是,他的小周後也讓當時的宋太宗趙光義陸續凌辱姦汙達半年之久。這讓李煜羞辱難當。最終在978年寫下了這首讓後人膾炙人口的《虞美人》。也更因為這首詞招來趙光義的猜疑,在當年的七夕節被趙光義灌下毒酒離開了人世。

    亡妻,喪子,亡國,辱妻……,當理解了些這些人生哀痛時,也就讀懂了李煜,讀懂了《虞美人》。

  • 5 # 寂寞的青花瓷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可以說代表了李煜詩詞的最高水平。開篇以自問起句,把"春花秋月"這樣美好的事物與"何時了"放在一起,把一代後主萬念俱灰的心境呈現給了讀者,眼前的美景,華美的建築,都難抹平李煜內心"故國不堪"和"朱顏改"的悲苦之情,春去春又回,但物是人非事事休,一種悽苦煎熬無助無望的心情,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這首詞最出彩的是最後一句,詩人自問自答,把心中的愁緒用滔滔不絕的長江之水來比喻,身囚汴州的李煜此時此刻一定想到了長江之畔的故都金陵了,曾經的榮華,曾經的家國,如江河日下,一去難返,而內心的愁苦和無奈,也如那江水東流綿綿無絕期啊,這樣,詩人把內心的感情以江水物化,把無形化為有形而不動聲色,可謂妙極。《虞美人》以問起,以答收,用今夕對比鋪陳,把內心感情隱入眼前和聯想到的景物之中,寫得清新脫俗,雅緻大氣。以當時的心境,能夠這樣有節制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李煜,不愧為一位詩詞大家。

    我是比較喜歡李煜的,南唐滅亡後作為亡國之君的李煜,他的詩詞是觸及靈魂的,是拿生命來體驗的,是真情的流露,是"血淚之歌"。"國家不幸詩家幸,活到滄桑語始工",歷史失去了一個風雨飄搖的朝代,而中國文學史上多了一個耀眼的名字,他就是一代詞帝——李煜。

  • 6 # 華夏家史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沒有一句不帶有悔恨的色彩!

    要解析一首詞必須要了解其身後的背景故事,就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千年前的南唐後主李煜,他深處南唐的末期,他的詩詞特別的多,也是膾炙人口,無疑是千古詞帝,但作為作為皇上他是失敗的,亡國之君!

    虞美人這首詞,是他的絕命詩了!這首詩寫完也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

    春花秋月何時了啊,被俘已經三年了,不知道亡國奴的日子還有多久,往事似乎已經淡忘了,可是還是忘不掉曾經的血雨腥風,多少傷春悲秋啊!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想起曾經故國,不免傷感啊!故國的月啊,往事不堪回首,再也不想想起那段日子,自己曾經的盛世王朝,已經灰飛煙滅!半城煙沙,兵臨池下,想起故國的種種,潸然淚下!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啊!那些亭臺樓閣應該都還在吧,可是主人卻不再是我,我已經不再是曾經的我,宮殿依舊金碧輝煌,我卻只能在自己的小院裡彷徨!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思百千丈又能如何,你知道我的愁麼?就像是那一江春水,滾滾長江東逝,浪花中埋葬了多少英雄,最後都人去樓空!

    盛世悲涼,葬送了自己的王朝,自己的愛情,自己的一切,江湖對於他已經遠去,期待自己的境遇能夠早日結束,寫下了這千古名篇來回憶自己的過去!

  • 7 # 謝小樓

    這是李煜最後一首詞,寫於他被毒死的前夕,相當於他的「絕命詞」。

    這首《虞美人》,透過永恆的自然與無常的生命的對比,抒寫了一曲人生的悲歌。前六句,每兩句是一組永恆與無常的對舉。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是永恆的,「往事」是無常的。年年有春花開,年年有秋月圓,而曾經的一切,都不在了!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東風」是永恆的,「故國」是無常的。昨天夜裡,小樓又吹起了春風,時光再一次輪迴,明月當空,曾經的故國卻不堪回首。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雕欄玉砌」是永恆的,「朱顏」是無常的。曾經故國的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而曾經生活在那裡的人,容顏已改。

    面對這樣的人生無常,要問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李煜的一生,由萬人之上的皇帝到受盡侮辱的亡國之君,深刻體會了人生的變化無常,所以他的詞「眼界始大」,他的詞「感慨遂深」,他後期詞的內容,從他自身的亡國之痛出發,上升到對所有人類變化無常的悲哀!

    在這首詞中,李煜寫的已經不僅僅是一已的亡國之痛,而是將所有人類的無常凝聚在這首詞中。

    誰的人生不是無常的?誰的往事依然在,誰的曾經可回首,誰的容顏不曾改?永恆的只有春花秋月,永恆的只有春去秋來,永恆的只有山河日月。在這永恆的宇宙中,每個生命個體都將承受無常的痛苦。

    所以,每個多情的人,讀到「春花秋月何時了」時,如何能不感慨萬千呢?

  • 8 # 連山堂6319285774

    沒有大開大合大起大落的人生際遇,沒有生死關頭生死無助的悲憫之情,誰也抒發不出天地之間最感人的情感和真性情,後主李煜生死一線,最後絕命發出依天長嘆,赴死而去,從自己的氣,血,骨,肉,肝,魂,魄,心底迸發出流傳千古的美文,也算是給歷史留下的一筆精神豐碑吧!

  • 9 # 水寒雅芙

    李煜詞冠天下,性格柔弱而無治國之材。亡國被囚之後,因思前朝往事而觸情生情寫下《虞美人》。

    《虞美人》本是詞人即興之作,從一國之尊到階下之囚,心理落差之大,難免觸景生情。面對不堪往事,多少愁化做一曲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此時的他,多少悲憤化做文字流離筆紙之間。眼前,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朱顏改,文字遊戲便成了借刀殺人的藉口。一山豈能二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李煜始料不及的是,抒情之筆正將他推向死亡之邊緣。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多少愁,隨著生命的消亡,一切都付之東流。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多言惹鍋,長舌招災。李煜絕筆虞美人,江山不愛喜文章。多少愁腸詞賦中,誰解其中千萬結?

    (菲兒隨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生三世步生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