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鍛彰趣義

    《晉書》記載:“初,桓玄於南州起齋,悉畫盤龍於其上,號為盤龍齋。”這可能是可考的最早的齋號。入唐後,齋號漸多。為書齋取名,當然要把握其特點,所在環境的特點、所藏書籍的特點、主人的特點,等等。

    依據所在環境的特點取名,明代著名出版家、藏書家安國自己的居室後面種有二里地的叢桂,他便取名為“桂坡館”。

    有時,這種命名還帶有記事性質,比如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時,修造書亭,因為時間是在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所以取名“三癸亭”。

    所藏書籍的特點,比如元好問多藏野史,取名“野史亭”。清代藏書家黃丕烈最喜歡按書籍來取齋命,藏宋本,就取名“百宋一廛”,藏宋本《陶淵明詩集》和南宋本湯氏注《陶淵明詩集》,就取名“陶陶室”,藏宋嚴州本和景德官本《士禮》,就取名“士禮居”。再比如天一閣,天一生水,是怕起火,藏書樓是最怕火的。

    根據主人的特點,大概是應用最廣的一類。有時是明志,比如陸游的老學庵,就是勸勉自己要學師曠“老而學”;有時是紀念自己的事蹟,比如明朝文學家張溥幼年讀書,手抄後即焚之,前後七次,所以取齋名“七焚齋”;有時是表明態度,比如清朝詩人舒位三十年成詩兩千首,猶感所著不過汪洋中汲取出的一瓶水,所以取名“瓶水齋”,再比如魯迅曾經被攻擊為學匪,匪是綠林中人,所以他乾脆把書齋叫做“綠林書屋”。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 2 # 一往文學

    杜甫有詩云:"才士得神秀,書齋聞爾為。"書齋,即書房,是儲書之處,可宴友相會,亦在此書畫,故而書香浸染、筆墨流連。古時書齋,文人雅士家中必備,遷客騷人心頭所繫。"直當花院裡,書齋望曉開。"( 王勃 《贈李十四》詩之四)可知書齋環境清幽,雋雅宜人。抬首望曉,即有摛風裁興之意。這樣一方好地,必將名之。

    何齋何名,齋主以何名?

    1、 陋室:唐代"詩豪"劉禹錫的書齋

    室如其名,清疏簡陋,而千載流傳的《陋室銘》即出自於此。作者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生活於唐代中後期。由於安史之亂,地方割據、朝中朋黨相爭,政局不清。他對此頗為不滿,曾參與改革運動。改革失敗,於是仕途十分坎坷,多次貶謫。宦海沉浮,但他沒有屈服於權利名勢,撰《陋室銘》以明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正是在這裡,才無亂耳絲竹,無勞行案牘,可有素琴相伴,金經明心。齋主有如此高潔情操,又安貧樂道,便不難理解為何此齋名"陋室"了。

    2、老學庵: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的書齋

    "老學"意為年老飽學之士,老學庵是南宋詩人陸游晚年蟄居故鄉山陰(今浙江紹興)時的書齋之名。此齋在鏡湖之濱,目之所及青山綠水,美不勝收。

    陸游亦作五言詩《老學庵》,全詩如下:"老學衡茅底,秋毫敢自欺。開編常默識,閉戶有餘師。大節艱危見,真心夢寐知。唐虞元在眼,生世未為遲。"他自注"予取師曠"老而學如秉燭夜行"之語名庵"(《劍南詩稿》卷三十三《老學庵詩》自注),以此激勵自己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進取精神。由老學庵之書齋名,陸游又作《老學庵筆記》,這是宋人筆記中的上乘之作。

    如今書齋空蕩,不見昔人,而鏡湖映月與千百年前同。時光浩蕩,卻蕩不走那老者燈下伏案的身影,蕩不走今人對歷史文化敬畏的心旌。

    3、七錄齋:明代著名文學家張溥的書齋

    張溥,字乾度,一字天如,號西銘,明朝晚期文學家。一生著作宏豐,編述三千餘卷,涉及文、史、經各個學科,精通詩詞,尤擅散文、時論。至於七錄齋之名由來,《明史·張溥列傳》中有載:"溥幼嗜學。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

    七錄一焚,以此名齋。如此勤奮人,何愁不成才?

    4、 聊齋: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的書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應試落第後,數年間輾轉於本縣縉紳之家,讀書、教書、著書。喜歡請人到書齋閒談,再根據閒談所講的奇聞異事加工整理成小說,因此他的書齋取名為"聊齋"。《聊齋志異》就是在此齋裡寫成的。

    "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蒲松齡《聊齋自志》)三五齋中聊,半生作《聊齋》。一人落筆,成中國文學成就最高之文言小說;一齋靜駐,盛位卑書生千古孤憤悲懷。

    5、瓶水齋:清朝詩人舒位的書齋

    舒位,字立人,號鐵雲,自號鐵雲山人,小字犀禪,一位活躍於清代乾嘉詩壇的詩人,與王曇、孫原湘並稱"乾隆後三家"。他精通音律,也是戲曲家。一生涉獵極廣,知識淵博,作詩揮灑自如,以七古、七律為最勝,或失意惆悵,或清峻奇肆、意境幽遠,佳句"三月水流春太老,六朝人去雪無聲。"(舒位《楊花詩》)然舒位為人謙遜,把自己的知識、創作成就比作汪洋大海中汲出的一瓶水,故命書齋名為"瓶水齋",又作《瓶水齋詩集》17卷。

    古人書齋,或因寄所託,或因事而名。陋室苔痕已上,老學生世未遲。今者來看,當鑑其求學之心、發奮之道。古人之逝長已矣,皓月書香永留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箏技巧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