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洲探秘

    深潛一萬米的海溝難度會更大。登月航天技術要克服的問題無非是就是高溫,氣流,艙內外壓力差並不大。以目前的材料科技都能解決。然後深潛一萬米的海溝,一萬米以下的水壓力是相當可怕的,目前是否有材料的抗壓彎強度有這麼大,這要請教專業的科研人員了!

  • 2 # 來看世界呀

    電影導演卡梅隆曾自己請人做了一艘潛水艇,然後親自操縱著潛入了馬裡亞納海溝,如果讓他自己造火箭登月,那就是痴心妄想了,載人登月的難度還是更大些。

    從火箭的設計開始,材料的研製到氣動佈局的研究,到試驗用火箭發動機和火箭殼體的設計研究,燃料系統的設計和燃料選擇,需要建造龐大的火箭生產、組裝和運輸廠房,而土星五號零件總數達到數萬,需要經確安裝每一個零件,保證每一個零件的安全性、穩定性,經歷數年的各種零部件的測試,最後才是正式組裝試驗。需要經確計算,以制定登月具體程式,然後經過大量摸模擬試驗和飛行試驗,克服無數難題後,最後是宇航員在乘飛船到月球軌道的試飛行。而在登月計劃期間,還有四個子專案,從月球在軌探測器到著陸探測器,歷經7年才第一次將人送到月球上。

    在火箭發射的過程中也有大量人員待命,需要很多測量人員測控火箭的飛行姿態,控制中心也一堆人盯著螢幕,生怕出一點錯誤導致任務失敗宇航員喪生。火箭的研製和飛行,需要一整套龐大的工程支撐,需要國家工業實力、工業化水平達到一定層次,才能夠承受登月計劃的消耗,以至於目前只有美國曾載人登月成功。而相對地萬米深海的潛海就簡單得多,一艘船載著潛具到地點後就行了,儘管也面臨很多風險,一旦壓力超過潛具極限,潛具會瞬間壓扁,但是至今已有好些個國家實現了無人潛具的深海挑戰。

    深海潛海所需要的人才規模、生產線、潛具的設計製造試驗等與載人登月工程都不是一個級別的。而如開頭所述,深海潛具甚至請一個私人團隊就可以建造出來,卡梅隆的潛艇設計和製造以及潛海實況可以去看看紀錄片《深海挑戰》。

  • 3 # 科技過客

    登月和深潛,我認為難度其實各有千秋,但總體來說登月要難一點。

    首先,從資金層面來說,個人是無法承受的。卡梅隆團隊投資近1千萬美元打造了深海Explorer號潛艇,但是NASA2019年的登月預算達到了210億美元,兩者沒有可比性。船舶運輸和火箭運輸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層面。深潛專案,很多有錢人都能完成。登月,目前能夠承受的人屈指可數,而且大多數必須藉助國家的力量。

    其次從研發難度來說,登月更難。

    一、從技術研發的時間就能夠有所瞭解。

    瑞士皮卡德父子從1951年開始打造的裡雅斯特號,1960年成功下潛馬裡亞納海溝,耗時9年。卡梅隆的團隊則耗時7年打造了深海Explorer號,我們再對比下登月技術的發展。

    拿中國舉例:中國自2007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發表確定探月計劃之後,制定了三個步驟——繞、落、回,然後再進行載人登月計劃。07年嫦娥一號升空,預示著第一階段的開始,09年到2015年為專案的第二個階段,2017年進入第三個階段。雖然中國的航天技術正在逐漸崛起,但是與美國航天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想要在月球留下華人的腳步還需要一段時間。從制定計劃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2年,而且是在有著衛星發射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的研發。

    而美國早在1958年就開始了探月之旅,1964年就實現了探測器在月球著陸。1966年到1969年,NASA一直進行著無人飛行和載人飛行測試。直到1969年阿波羅11號才真正將人類送上月球表面。此後1969年到1972年,阿波羅12、14、15、16、17號飛船全部成功登月。但是之後美國的登月技術似乎“丟”了,或者說美華人已經對月球沒有興趣了,再也沒有進行過登月任務。本月,NASA局長聲稱將在5年內重返月球,美華人似乎又要行動了。四十多年後,重啟登月計劃,即使是有過登月技術的美國,在太空競賽的壓力下也只敢宣稱5年內重返月球,甚至之前計劃是2028年重返月球,難度可想而知。

    二、從涉及的技術含量來看。

    限於知識我無法詳述潛艇中的技術成分。但是我們可以從宏觀來看。深海潛艇概結構由動力系統,載人球,電池組,負重組等幾大塊組成的,都是由母船先運輸到指定海域,然後帶上負重,自由下潛(也就是普通人說的“直上直下”),到達海底,然後利用電池提供的動力來進行小範圍的搜尋和觀察。這個過程最重要的就是潛艇的抗壓能力,抗壓能力不足,在海底瞬間就能被擠成肉餅。因此深海Explorer號所採用的設計最初就是要抵抗萬米水壓的,材料採用的是申請過專利的專用材料。

    載人飛船的研發和製造過程更加複雜。登月必須建立在現有載人飛行技術的基礎上。首先載人飛行的大部分技術已經成熟,但是登月還要涉及安全著陸問題,這個技術目前來說還存在很大的挑戰。以前採用的是硬著陸,後來逐漸轉向軟著陸技術。這也是中國、美國等國家一直在不斷研發和完善的技術。深海潛艇的下潛完全不需要考慮著陸問題,海水就是最好的緩衝。科學家們需要經過無數的計算和無數的測試,因為月球沒有空氣,所以降落傘無效,氣墊技術又無法控制力度。因此目前的飛行器需要藉助引擎的反作用力實現軟著陸,著陸過程還需要調整飛行姿態,因此飛行調整系統和火箭噴射系統的穩定性就是一大考驗。此外著陸過程的生命支援系統也需要完善,保證宇航員的生命安全是必需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廣汽豐田的CHR怎麼樣?值得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