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天涯看點歷史號

    明朝末年,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席捲全國,腐朽沒落的明王朝風雨飄搖,朝不保夕。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統領的幾十萬陝北大順軍圍攻了京城,提督京營的太監王承恩仍“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十八日晚,朝中大臣如鳥獸散,崇禎帝由貼身太監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十九日凌晨,崇禎帝重返皇宮,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只剩他孤家寡人一個。崇禎帝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景山公園

    最終,崇禎帝懷著滿腔的悲憤、無助與絕望,自縊於煤山半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脖老槐樹上。隨後,王承恩義無反顧地吊死在旁邊的海棠樹上,以死殉國,可見其對崇禎帝和大明朝的忠心耿耿,其“貞臣為主,捐軀以從”的悲壯之舉令人動容和欽佩。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李自成包圍北京城時,同樣深得崇禎帝賞識和信任的太監曹化淳,杜勳等人卻假傳聖旨,逮捕守門將領,開關迎敵投降李自成,此等賣國求榮、不仁不義之人難免為後人唾棄。

    崇禎皇帝和王承恩上吊

    關於崇禎的心腹太監王承恩,在《明季北略》裡還有這樣一件有趣的軼事。崇禎睡覺時多次夢到一個神仙,那神仙的手掌心寫了個“有”字,崇禎感到很奇怪,於是問朝中大臣這是何意,眾人紛紛恭賀稱是賊平之兆,唯獨王承恩大哭。崇禎和朝中大臣們都很吃驚,崇禎便詢問他是何故,王承恩說:“皇上赦免我不死,我才敢說。”崇禎說:“你沒有罪,你就毫無隱瞞地說吧。”

    這時王承恩才說:“我認為神仙是在告訴皇上大明的江山將要痛失大半。”崇禎責問他,他叩首繼續說:“‘有’這個字,上半截是個‘大’字,卻少了一捺;下半截是個‘明’字,卻少了一個日。合起來看,大不成大,明不成明,大概是大明將要有所缺陷的意思。希望皇上可以深思熟慮啊!”崇禎一聽,很不高興。後來有人說朝臣徐某可以推斷出夢的吉凶,結果問下來結果和王承恩說的一樣。王承恩透過巧妙的拆字向崇禎進言的軼事,不僅可以看出他是個聰明機警和眼光獨到的人,還可見他的憂患精神和對大明朝的良苦用心。

    崇禎皇帝像

    崇禎上吊後的第三天,投降的太監才發現了他的屍體,李自成命令於四月四日埋葬崇禎。清朝入主中原後,多愁善感的開國皇帝順治聽說了王承恩忠君愛國的感人事蹟後,下旨為王承恩樹碑立傳,親自撰寫了碑首的“敕建”字樣和“御製旌忠”四字,並將他葬在崇禎帝思陵門外,於是,王承恩成為了明十三陵中唯一陪葬的太監,而他的事蹟也被寫入了明史,連他生前的府邸,也搖身一變成為了“理郡王府”。南明弘光帝聞之,賜諡“忠愍”,作為對手的康熙帝也曾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樹碑立傳。

    王承恩墓

  • 2 # 季我努學社

    為了保證皇室血統的純潔性,被閹割後的太監成為了中國曆代皇室成員最為親近的人。我們時常說家國不能兩全,要為大家舍小家。對於任何朝代來說,當朝皇家就是大家,就是國。沒有小家之人自然能夠更好的為大家所服務。這恐怕是不用費什麼腦細胞就能夠想清楚的道理。那麼,太監作為無後之人,也就是無真正意義上小家的人,自然成為了歷代皇室最為重要的棋子。

    圖一崇禎皇帝畫像

    與歷代皇室相比,明朝皇室的宦官制度有過之無不及。因為其他朝代的太監可能只管理內務,但是明朝的太監卻擔任了諸多實實在在的官職。明朝歷代皇帝都有自己寵信的太監,例如武宗寵信的太監是劉瑾,明熹宗寵信的太監是魏忠賢。這些太監權傾朝野,顯赫一時。

    圖二王承恩劇照

    王承恩河北邢臺人,出生年歲不詳,明朝末年最為有名的太監之一。王承恩之所以有名,在於幾件大事:第一,追隨崇禎帝,自縊於景山;第二,被南明弘光帝追諡忠愍;第三,清順治皇帝親自為他撰寫碑文。

    圖三曹化淳劇照

    王承恩原是曹化淳部下,而曹化淳是陪伴崇禎長大的太監。曹化淳告老還鄉以後,王承恩成為崇禎最為寵信的太監。王承恩曾經官拜司禮監秉筆太監。可不要小看這一職位,裡面有著大大的文章。明太祖朱元璋設立司禮監時,它還只是一個掌管禮儀的宦官衙門。但是國事繁重,全國奏章可說是數不勝數,於是明朝票擬製度產生了。票擬製度指的是由內閣學士寫好批文,再同奏章一起呈送給皇上。明朝皇帝只需給閣票(寫好的批文)予以審閱即可。但是,宣德以後,昏庸的明朝皇帝除了批覆部分奏章以外,其他都由司禮監秉筆太監批覆。如此看來,秉筆太監真是發揮了大半個皇帝的功能。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圍攻北京城時,崇禎皇帝任命王承恩為提督京營。1644年3月29日,也就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後,崇禎皇帝由王承恩陪同走上景山,自縊於一顆槐樹上。王承恩亦隨主而逝,自縊於槐樹旁邊的海棠樹上。這一事傳到南明以後,南明弘光皇帝賜給王承恩“忠愍”的諡號。清順治皇帝感嘆王承恩的忠義,親自為其墓碑撰寫碑文。有趣的事,此時的曹化淳正因為上書順治帝妥善處理崇禎皇帝陵寢之事,收到維護明朝的文人攻擊。不知王承恩會如何看待曹化淳的這一行為?

    參考文獻:

    [1]顧誠.南明史 [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

    [2]孟森.明史講義[M],中華書局,2009年.

    [3] 張廷玉等,明史[M],中華書局,1974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freebuds藍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