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高效能閱讀》。這本書是一本講閱讀技巧的商業暢銷書。
我們先來看一個場景:一位媽媽拿著一份試卷對剛考完試的兒子說:“這道題我不是剛輔導過你嗎?同樣的考點,只是換了一種問法,你怎麼就答不出來了呢?”
無論工作還是學習,首先考察的就是你的閱讀能力。像上面舉的例子一樣,缺乏閱讀能力,就找不到一道題的重點,找不到重點就不會正確理解,進而這道題也就做不對。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們的學習能力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發展程度,而一個人的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學習能力。《高效能閱讀》這本書就是來幫助我們提高閱讀能力,建立閱讀思維的。這本書從自我、方法、目的三個方面告訴我們如何快速建立閱讀思維,提高自身能力。
上學的時候,每個班裡都有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不好的學生,學習好的學生真的就比學習不好的學生聰明嗎?其實不是,學習好的學生除了智力之外,還擁有技巧。原尻淳一在書中舉例說,他任大學教師期間,班裡有個男孩兒,他的理想是成為新聞記者。所以他想在Facebook上建立了自己的新聞主頁。想要一個新聞主頁看起來美觀又有內涵,他就需要學習社交媒體的相關知識,攝影技術也得學點兒,文筆不好也不行,還得掌握採訪要領。這樣一來,所有的問題都變成了他自己的事情,所以這個男孩兒在聽課時就變得格外認真,不會的地方追根究底,他的聽課效率也因此變得特別的高。
想當新聞記者的理想,這是這個男孩兒的內在動機,內在動機就是你想要做一件事,對這件事有極大的興趣。有了內在動機的驅動,就必須要投入的上課。這時候有人說了,我當然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啊,關鍵是我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啊!讀書對我來說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上學也只是為了能夠拿到學分,順利畢業而已。其實,不僅中國的學生存在這個問題,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有很多對一切事情不感興趣的孩子,學校也不教他們培養興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學校的教育都是應試教育,是基於教科書進行授課的,考試也只是考察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是不是正確。這種學習被稱為“2D學習”,有很少的人能單純地靠“2D學習”就能取得卓越成就。因此,讀書只靠監督或者意志力是不行的,我們還要找到一個能激起自己好奇心的點引發出興趣,這樣的學習才能長久,也能夠出成績。這樣的學習被稱之為“3D學習”。
任何事情都是你覺得有意思了才會去關注,學習也是一樣。3D學習就是讓學生明白自己在教室裡學到的知識可以活用到實際生活中,確定這樣的學習很有用。
著名的作家馬伯庸大家知道吧!有一次他看一本講城市佈局的書,那本書叫《隋唐兩京坊裡譜》,作者對於城市如何佈局研究得很透徹,但是內容極其枯燥,基本上就是羅列地名。馬伯庸看了兩頁就看不下去了。過了一段時間,他打算寫一部以長安為背景的小說,他有想法,但是對長安的佈局不太熟悉,於是他又拿出這本書看,一看就樂了,在哪一個坊要搭架、哪一座坊要休息,走哪條路方便逃跑,清清楚楚,這本書不僅幫了馬伯庸大忙,而且讓他對城市佈局有了全新的認識。
同樣一本書,前後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效果卻有天壤之別,原因就在於有沒有找到內在動機。馬伯庸第二次去讀這本書,就是把“2D學習”與“3D學習”結合了起來,既學習理論知識,又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實踐找到更感興趣的地方,然後再去學習,這是一個良性迴圈,越覺得學習有用就越想學。
馬伯庸還告訴了我們一個關於閱讀的方法,那就是讀不懂的書不要硬著頭皮去讀,也許現在的你與這本書的緣分未到,等到有一天找到了內在動機再去讀,這樣的閱讀思維與原尻淳一的想法不謀而合。原尻淳一在書中提到,如果一本晦澀難懂的書不感興趣,不妨暫時脫離這本書本身,試著將感興趣的物件換成作者本人,這種閱讀叫做“繞道閱讀”。
蘇格拉底是著名的哲學家,他的一些理論我們很難一下子就能搞清楚弄明白。這時候,我們不妨從他這個人自身出發,上網查一下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這一查,就有了有趣的發現。蘇格拉底這個人本身相貌非常醜陋,但他的妻子贊西佩卻很漂亮也很潑辣,是世界上三大悍婦之一。有一次,蘇格拉底正在和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互相爭論的時候,他的妻子氣沖沖地跑進來,把蘇格拉底大罵了一頓,之後又出去提來一桶水,猛地潑到蘇格拉底身上。在場的學生們都以為蘇格拉底會很生氣,然後大罵妻子一頓,誰知道蘇格拉底摸了摸渾身溼透的衣服,風趣地說:“我知道,打雷以後,必定會下大雨的。”正因為他老婆總在家裡發威,他不得不被迫每天遊走於雅典的大街小巷與人辯論,著名的“蘇格拉底式反語法”就是這樣誕生的。據說,蘇格拉底曾說過這樣的話:“蟬是幸福的,因為它的妻子不會說話。”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你會做何感想?你會不會覺得這樣的人有受虐傾向?這樣一想,你可能會覺得蘇格拉底的哲學或許是受虐哲學,現在是不是對蘇格拉底有了點兒興趣,想看看他的哲學思想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有時候,對於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工具書,剛開始看可能不會有太大的興趣,這時候可以換一條有意思的路走過去。比起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硬著頭髮讀書,你會越來越喜歡讀書。
對讀書不感興趣的人是沒有找到內在動機,而內在動機要在“3D學習”的環境下才會被激發出來。最佳的學習方式就是把“2D學習”和“3D學習”的結合起來。
推薦《高效能閱讀》。這本書是一本講閱讀技巧的商業暢銷書。
我們先來看一個場景:一位媽媽拿著一份試卷對剛考完試的兒子說:“這道題我不是剛輔導過你嗎?同樣的考點,只是換了一種問法,你怎麼就答不出來了呢?”
無論工作還是學習,首先考察的就是你的閱讀能力。像上面舉的例子一樣,缺乏閱讀能力,就找不到一道題的重點,找不到重點就不會正確理解,進而這道題也就做不對。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們的學習能力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發展程度,而一個人的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學習能力。《高效能閱讀》這本書就是來幫助我們提高閱讀能力,建立閱讀思維的。這本書從自我、方法、目的三個方面告訴我們如何快速建立閱讀思維,提高自身能力。
上學的時候,每個班裡都有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不好的學生,學習好的學生真的就比學習不好的學生聰明嗎?其實不是,學習好的學生除了智力之外,還擁有技巧。原尻淳一在書中舉例說,他任大學教師期間,班裡有個男孩兒,他的理想是成為新聞記者。所以他想在Facebook上建立了自己的新聞主頁。想要一個新聞主頁看起來美觀又有內涵,他就需要學習社交媒體的相關知識,攝影技術也得學點兒,文筆不好也不行,還得掌握採訪要領。這樣一來,所有的問題都變成了他自己的事情,所以這個男孩兒在聽課時就變得格外認真,不會的地方追根究底,他的聽課效率也因此變得特別的高。
想當新聞記者的理想,這是這個男孩兒的內在動機,內在動機就是你想要做一件事,對這件事有極大的興趣。有了內在動機的驅動,就必須要投入的上課。這時候有人說了,我當然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啊,關鍵是我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啊!讀書對我來說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上學也只是為了能夠拿到學分,順利畢業而已。其實,不僅中國的學生存在這個問題,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有很多對一切事情不感興趣的孩子,學校也不教他們培養興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學校的教育都是應試教育,是基於教科書進行授課的,考試也只是考察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是不是正確。這種學習被稱為“2D學習”,有很少的人能單純地靠“2D學習”就能取得卓越成就。因此,讀書只靠監督或者意志力是不行的,我們還要找到一個能激起自己好奇心的點引發出興趣,這樣的學習才能長久,也能夠出成績。這樣的學習被稱之為“3D學習”。
任何事情都是你覺得有意思了才會去關注,學習也是一樣。3D學習就是讓學生明白自己在教室裡學到的知識可以活用到實際生活中,確定這樣的學習很有用。
著名的作家馬伯庸大家知道吧!有一次他看一本講城市佈局的書,那本書叫《隋唐兩京坊裡譜》,作者對於城市如何佈局研究得很透徹,但是內容極其枯燥,基本上就是羅列地名。馬伯庸看了兩頁就看不下去了。過了一段時間,他打算寫一部以長安為背景的小說,他有想法,但是對長安的佈局不太熟悉,於是他又拿出這本書看,一看就樂了,在哪一個坊要搭架、哪一座坊要休息,走哪條路方便逃跑,清清楚楚,這本書不僅幫了馬伯庸大忙,而且讓他對城市佈局有了全新的認識。
同樣一本書,前後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效果卻有天壤之別,原因就在於有沒有找到內在動機。馬伯庸第二次去讀這本書,就是把“2D學習”與“3D學習”結合了起來,既學習理論知識,又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實踐找到更感興趣的地方,然後再去學習,這是一個良性迴圈,越覺得學習有用就越想學。
馬伯庸還告訴了我們一個關於閱讀的方法,那就是讀不懂的書不要硬著頭皮去讀,也許現在的你與這本書的緣分未到,等到有一天找到了內在動機再去讀,這樣的閱讀思維與原尻淳一的想法不謀而合。原尻淳一在書中提到,如果一本晦澀難懂的書不感興趣,不妨暫時脫離這本書本身,試著將感興趣的物件換成作者本人,這種閱讀叫做“繞道閱讀”。
蘇格拉底是著名的哲學家,他的一些理論我們很難一下子就能搞清楚弄明白。這時候,我們不妨從他這個人自身出發,上網查一下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這一查,就有了有趣的發現。蘇格拉底這個人本身相貌非常醜陋,但他的妻子贊西佩卻很漂亮也很潑辣,是世界上三大悍婦之一。有一次,蘇格拉底正在和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互相爭論的時候,他的妻子氣沖沖地跑進來,把蘇格拉底大罵了一頓,之後又出去提來一桶水,猛地潑到蘇格拉底身上。在場的學生們都以為蘇格拉底會很生氣,然後大罵妻子一頓,誰知道蘇格拉底摸了摸渾身溼透的衣服,風趣地說:“我知道,打雷以後,必定會下大雨的。”正因為他老婆總在家裡發威,他不得不被迫每天遊走於雅典的大街小巷與人辯論,著名的“蘇格拉底式反語法”就是這樣誕生的。據說,蘇格拉底曾說過這樣的話:“蟬是幸福的,因為它的妻子不會說話。”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你會做何感想?你會不會覺得這樣的人有受虐傾向?這樣一想,你可能會覺得蘇格拉底的哲學或許是受虐哲學,現在是不是對蘇格拉底有了點兒興趣,想看看他的哲學思想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有時候,對於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工具書,剛開始看可能不會有太大的興趣,這時候可以換一條有意思的路走過去。比起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硬著頭髮讀書,你會越來越喜歡讀書。
對讀書不感興趣的人是沒有找到內在動機,而內在動機要在“3D學習”的環境下才會被激發出來。最佳的學習方式就是把“2D學習”和“3D學習”的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