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回憶奢望

    1.技術基礎

    如果說程式設計師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碼程式碼,那麼設計師的時間都留給了Photoshop、Axure、Adobe Illustrator,塗塗修修確實是常態,而這裡,也是“美工”稱呼的發源地。嫻熟的技法,是完美展現設計作品的必備條件,作為UI設計師,也應當熟練掌握這些常用軟體。稍低一點的要求,是至少能精通其中一款軟體,各種操作都已經形成自然反應,其他軟體也能通個七八分。

    不過,學完這些軟體之後,切忌炫技,學到這步,你只是學會了修圖,還只在美工的地步,並談不上設計。

    2.畫圖基礎

    有人以為,設計師只要去相簿網站找一些素材,藉助工具進行修飾即可,其實這隻能鍛鍊你的借鑑能力,當你的技法嫻熟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嘗試臨摹。透過臨摹,一則用來強化技法層面的能力,二來也能提升初學者的創新能力。

    臨摹的內容,可以有兩方面選擇:一種是系統自帶的圖示,比如Mac OX、Windows,或者移動端iOS、Android的原生圖示,都是精心打磨過,既能幫助初學者瞭解平臺設計規則,又能在臨摹中逐漸鞏固常用軟體的技術。另一種則是行業牛人的設計作品,捉摸他們的設計風格、思想和細節,都能加深對設計的認識。

    3.各平臺設計規則

    iOS、Android、WP、Windows、Mac OX各個平臺都有自己的設計規則和偏好,在移動端,連每款機型的解析度、狀態列高度、導航欄高度、圖示尺寸、字型、顏色值都有嚴格的規定。

    4.審美意識

    為什麼我們青睞每日故宮、榫卯、網易雲音樂這類應用?除了應用本身生產的優質內容外,設計感是很重要的一點,君不見多少使用者讚美良心設計。

    那麼,什麼是設計感呢?投射到設計師身上,大概就是設計師自身的審美意識了。

    至於審美意識要如何培養、提高,這就跟你去問文學家要如何提高寫作能力一樣,他大概也是懵逼的。日積月累地瀏覽、學習、思考、練習,大概就是逐漸提升的可能途徑吧。

    5.互動設計

    分不清互動和UI的人,可能一抓一大把,事實上,這還是有區別的。從一般意義上說,UI主要做的是圖形使用者介面,也可以稱為GUI設計師;互動設計主要做處理點事人機互動的介面,任何與機器打交道的過程,都需要互動設計師來參與。

    但坦白說,現在的App中,有多少操作能把UI和互動完全清楚地剝離開來呢?一個好的產品,需要美觀的介面和順滑的互動,也就離不開設計師兩種能力的相輔相成了。尤其現在,設計趨向扁平化的時期,只要遵循設計規範,互動設計甚至能出了設計稿後直接給開發去實現,單純UI設計的存在感日益弱化。

    6.使用者體驗

    從前,除了設計介面的UI設計師之外,網際網路公司會專門設定專門的使用者研究中心來處理使用者體驗的種種問題,但如今多元的趨勢下,一個網際網路產品的視覺設計,需要懂一點產品、懂一點使用者體驗,才能更有效的推進合作流程,同時也會培養自己多元化的思維方式(使用者研究以縝密的邏輯發展,而UI設計則更加追求審美)。

    7.時刻保持學習狀態與學習主動性。

    學習的機會很多,無論是在生活裡,你結實一個朋友、看場電影,讀一本書,瀏覽一個網站,看一則廣告,隨處都暗藏著學習的機會,雖然不一定能學到具體的技能,但至少可以領略到一些精神和獲得一些專業上的靈感。

    鍛鍊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因為作為設計師要跟產品經理溝通,你要跟開發溝通,設計師之間的溝通,專案是一個團隊協同共事的過程;還有邏輯思維能力,UI設計包括了軟體操作邏輯的設計,對邏輯思維也是有一定的要求;

    當然專業知識一定要紮實,圖示介面繪製、手繪、設計規範、網頁設計、使用者體驗設計、互動軟體使用、色彩搭配、平面佈局等等;如果有營銷思維、策劃能力、文案能力,恭喜你,你已經是一個優秀的UI設計師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叛逆寶寶愛哭鬧、脾氣大摔東西,家長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