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635216153839冷暖自知
-
2 # 四月影子
“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只是《老男孩》裡多麼痛徹的領悟。
曾經,作文裡的我們都有自己的理想。多少人想成為科學家,多少人想成為醫生,多少人想成為警察......可後來的我們都怎麼樣了?有多少人最後實現當初的夢想,又有多少人與夢想背道而馳。或許這這個問題更多是理想與現實的辯證關係。那麼,兒時作文裡理想,有些實現,有些卻被忘記。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個人的努力程度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隻小船,而夢想就是船的風帆”。或許當時,他就暗下決心,定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並且從那時起,你就暗下決心,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斷擴充自己的領域知識,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最終他成功了。成為了他小時候作文裡的主人公,成功實現夢想。或許這樣的人生很有意義吧。反之,你無所適從,渾渾噩噩,我不知道你現在是否活出自己理想的樣子。
二.社會的影響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高速發展的時代。如今,我們的社會在飛速展,各種新興產業也如以後春筍,社會也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社會的競爭也異常激烈。為了能夠在社會立足,順應時代要求,越來越多的人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就選擇熱門行業,此時就不再顧及什麼當初的理想,只願自己能在順應時代更快發展的領域。社會讓我們學會選擇,讓我們選擇自己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三.家庭的環境
或許你家財萬貫,出生在於堆金積玉之家,根本不用顧及時代要求,你只需著眼理想,沒有經濟擔憂,從而找到興趣,實現理想。或許你家徒四壁,所以為了改變命運,而不懈奮鬥,譜寫屬於自己的華美篇章。或許你出生書香門第,飽讀詩書,擁有不一樣的風姿。家庭的環境對你今後所走的方向也有很大的影響。
“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擁有夢想,在每一個階段擁有不同的夢想,併為之不斷奮勇向前。
-
3 # 冀老師講作文
記得我小時候作文中的一個夢想是:成為一名詩人或成為一名作家。這個夢想暫時還沒有實現,因為我在踐行著另一個夢想:盡我所能,先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學會寫作文!
現在,把我寫的《夢開始的地方》分享給朋友們,讓大家走進我的心,瞭解我的夢!
夢開始的地方小時候,我經常走在躺滿青草的山路上。身邊是鬱鬱蔥蔥的樹林,路旁是叮咚作響的泉水,和著歡快的鳥鳴,聞著各色的花香,偶爾還會見幾只美麗的蝴蝶飛來飛去,真的好愜意。
我是喝著山泉水長大的。正是這大山的厚重賦予了我無窮的力量和勇氣,也是這泉水的清純盪滌著我本來就很透明的心。 於是,有一天,我帶著山村小姑娘特有的純樸出發了,開始尋找我自己獨特的夢。
在趕往中學的路上,眼前,還清晰可見貼滿我家土牆四壁、代替年畫的我小學時代得回的“三好學生”的所有獎狀;耳邊,還不斷地迴響著父母樸實的叮嚀和他們全部的希望。 終於,一個預想不到的奇蹟發生了。
那是在我初中即將畢業的前夕,我因為手氣背,抽籤沒有抽中我校從縣裡好不容易才弄來的僅有的四套中考綜合複習白皮書。於是,我白天上課,晚上就整夜地在小油燈下抄寫這白皮書上的內容。連續兩夜之後,我突然病倒了。而恰逢這時,中考預選開始了。在考場上,我渾身無力,頭暈目眩,只好頭枕著左臂,右手勉強答卷,心想:這回真的會落選了。
等成績出來,竟令所有的師生震驚:我排了學年第五名,作文竟得了滿分! 還記得那次作文的題目是《當考卷發下來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因為審題錯誤而得了不及格或零分,他們一般是從拿到考卷時開始寫起,一直寫到答完試卷,鈴響了,才結尾。而我寫的是從考卷發下來的一刻到開始答題這段的心理過程及真實感受,情真意切。
顯然,這次我沒有落選,是沾了作文的光。於是,我隱隱約約地感到自己可能有點寫作的天賦。
進入縣重點高中,有一次,我放假回家,在返回學校的路上,天正下著小雨,媽媽一直護送我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她把外衣脫下,披在我的身上,我沒有被雨水澆溼。等我上了汽車坐好,再看車窗外站在雨中的媽媽,才心裡一驚:只見媽媽的頭髮打著綹,緊貼著臉頰。雨水順著頭髮、臉頰、下頜往下淌著,衣服也溼漉漉的,垂著的兩手也滴著水,可眼睛還在盯著我,並且不住地囑咐:“到校安心學習……”我的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透過模糊的淚光,我還依然能清晰地看見媽媽站在漱漱的雨中,目送載著我漸漸遠去的車……
這一幕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裡。
回到學校,我把這一幕寫在了作文裡,老師在班裡動情地讀著我的文章,很多同學流了淚。可能是從這次開始,我愛上了寫作。
從此,一個想當詩人、想當作家的夢,在我的內心深處滋生了,開始了……
回覆列表
我小學四年級的作文經常被語文老師當範文在班上讀,初中因辦牆報有功被選為班宣傳委員,便萌生了長大後當作家的志願。經努力在省刊發小說,上小說月報選目欄,入了四川省作家協會,但每每有人叫我王作家更多聽出的是戲謔。省刊發了又如何,入省作協又如何?迷茫失落,失去追求目標的茫然迷惘。領悟到了攀登最享受的是攀登中的艱辛備致,沿途風景,而不是登上峰頂的一覽眾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