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廈九九

    1.一個人,尤其是青年人,不可能真的做到無慾無求。所謂無慾無求,大多是不作為或混日子的藉口。

    馬斯洛人類需求層次理論,人類其實是幾乎在同時追求以下所有這些需求:

    超越: 幫助他人實現潛能

    自我實現:實現自身潛能,自我完成,高峰體驗

    審美: 對稱、秩序、美、平衡

    學習: 知道、理解、精神溝通

    尊重: 成就、有能力、受肯定、獨立、地位

    歸屬: 愛情、家庭、朋友、關愛

    安定: 保障、安全、穩定

    生理: 飢餓、口渴、身體舒適

    試問,人生在世,又有誰真的對這些無慾無求呢?往往是求而不得,才說自己不想要吧。

    2.對於一部分人來說,讓自己無慾無求其實是一種追求內心安寧的方式。

    在這個追求物慾、名利,競爭激烈、煩惱叢生的浮躁社會中,希望透過少欲知足、不求名利來保持內心的平衡與安寧。

    如果真的能做到適當地無慾無求,讓自己遠離煩惱和焦慮,去過一種身心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喜悅,提高生命品質。

    同時也不放棄真正意義上的追求,比如超越和自我實現,倒不失為一種覺醒的生活。

    3.最後一種,是真正意義上的無慾無求,極少數的出家之人或修行之人能夠做到。

    無論是那種程度上的“無慾無求”,都是個人的選擇。生而為人,我們永遠有選擇的權利。只要這樣的選擇不會讓人更加煩惱和痛苦,就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但事實上,第一種把無慾無求當做不做為、混日子、求不得藉口的人,往往會更加煩惱。但願我們都能做第二種吧。

  • 2 # 故事音影

    無慾無求的生活態度便是沒有想法沒有追求。非常人所思,逆時代之流。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有七情六慾,理當想些該想的,做些該做的,即使知足常樂,也得維持生存。

    無慾無求是消極自滿的態度,是社會負能量。倘若這種消極的態度佔據了民族的主體,國家將無法強大,科學無法進步,生活水平就無法提高。落後就會捱打,甚至滅亡。綜上所述,無慾無求的生活態度應棄之。中華民族是智慧勤勞的民族,人人都有義務奮發圖強共同實現中國夢!

  • 3 # 洛陽爛木

    很多青年人無慾無求,只是一種對現實無奈的表現,有錢有權誰捨得放棄,家庭美滿誰能拋妻舍子去出家,有欲有求長期無果,希望破滅後出現的佛系狀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沒什麼所謂的對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4 # 彩虹雨79293136

    在現今社會里,許多的態式生活應接不暇!人們欲和求的是什麼?眾生芸芸,何種慾望可求?何種慾望不可求?求的是什麼?求的是對人世進步的,文明的,和諧的,美好的欲!無求的應是低迷的,醜惡的,非文明的,不Sunny美好的欲!無慾無求是一種境界,並非是無所事世,沉淪!而是每個人對所欲所求的一種選擇!是一種境界!凡事人生,活著即是一種欲,怎樣活,活個啥樣?才是一種求,無慾無求並非全否,而是辯證之否!這就體現每個人的世界觀如何了!

  • 5 # 法音講堂

    佛教中講的欲和我們平常理解的慾望或者性慾那不是一個概念。欲在佛教中是一個心所,一個別境心所。簡單講 “欲”的概念是:“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所樂境”就是那些自己比較好樂的境界,自己比較喜歡的境界,自己覺得這些境界能夠給自己帶來利益、帶來快樂的境界。它以“希望為性”,就是希望得到它、希望擁有它、希望不要失去它。“勤依為業”,意思就是引發自己精進的主要根據和動力。所以從佛法的角度來說,欲不是貶義詞,是通善、通惡、通無記的。佛教從來沒有否定過欲,佛教否定的是貪愛,是惡法欲而非常提倡善法欲。眾生想要得到解脫的寂滅之樂,都是因為有善法欲的緣故;如果沒有善法欲,就不會想要修學善法。 很多人都認為佛教是否定慾望的,其實不是。

    佛法並非一概而論講“無慾無求”,這是非常片面的誤解。佛法講初學者要有善法欲,要發大願,這是修行的基礎,非常重要;而“無相”“無願”,是修行到很高境界的菩薩需要斷除的最後法執。如果沒有最初的善法欲,就跳著去修無慾無求,那就會出現很嚴重的問題。修行不是要我們摒棄慾望,而是要培養我們更高遠、更清淨、更廣大的慾望:善法欲、出離心、菩提心。缺少善法欲,對生活失去熱情,活著就會很無聊、迷茫。佛法並非要人無慾無求,而是引導我們樹立善的慾望,並用善的方式去達到;達到後,再進一步有放下的力量。

    善法欲不是貪,與“貪”的心相相似,但物件卻完全不同,目的也不同。貪愛是以貪著為相的,而善法欲則是以希求為相的。佛教否定的是貪,而不是善法欲。人需要有慾望,否則生活就失去了熱情與動力,但是必須要有智慧去觀照它,才能以合理的、向善的慾望來引導我們身心進步,否則就會被氾濫的、雜染的慾望所吞沒。《涅槃經》中說:“一切眾生,有二種愛:一者善愛;二者不善愛。不善愛者,惟愚求之;善法愛者,諸菩薩求。”《華嚴經》中說:“廣大智所說,欲為諸法本;應起勝希望,志求無上覺。”又說:“斷善法欲,是菩薩魔事。”

    慾望本身是中性的,是一種希求心,但希求什麼,差別就很大了。佛弟子對佛果的希求,是精進修行的動力源泉,稱為善法欲,不僅是對的,而且是修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所以佛教不是否定慾望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卡斯羅狗狗怎麼打疫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