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藥博士
-
2 # 正說中醫藥
《綱鑑易知錄》記載:“民有疾,未知藥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嘗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書上以療民疾而醫道自此始矣。
相傳在上古時期,位居三皇之一的炎帝神農氏,為了解救黎民於病厄,不顧自身安危,親自跋山涉水去採藥,一日而遇七十毒,每次中毒了就是靠茶葉來解毒,直到有一天服用了斷腸草,因為毒性劇烈,還沒來得及服用茶葉解毒,就永遠的倒在了採藥辨藥的路上。
雖然以上屬於傳說,但是也實實在在的反應了先民辨識藥物路上的艱辛。中草藥就是在被先民反覆使用和嘗試的基礎上,口口相傳,最後總結成經驗和文字而流傳下來的。可以說,中藥是大自然賜予我們中華民族的珍貴禮物,也是我們先民就給我們的巨大財富。
-
3 # 無知先生
在《五帝紀·炎帝神農氏》中寫了:
少典氏之君娶於有蟜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焉,長曰石年,育於姜水①,故以姜為姓。以火德代伏羲氏治天下,故曰炎帝。
古者,民茹草木之實,食禽獸之肉,未知耕稼,炎帝因天時,相地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始教民蓺五穀,而農事興焉。民有疾病,未知藥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嘗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書以療民疾,而醫道自此始矣。復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避就。由是斯民居安食力,而無夭札之患,天下宜之,故號曰神農氏。
也就是說,我們上古時代三皇五帝中的炎帝,也就是神農氏,因為看到百姓生病,卻不知道怎麼治療。於是親自跋山涉水,品嚐各種植物並一一記錄下來,“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曾經一天之內就吃到了七十多種有毒的植物。最後留下了一本《神農本草經》,是世界歷史上最早最經典的藥物學專著,也為後世藥學理論發展奠定了基礎。而“醫道”這一本學科也正是自此開始。
在藥物學方面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位非常著名的醫生,那就是明朝的李時珍。
李時珍出身於醫生世家,自幼熱愛醫學。他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伕、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親自採集、仔細觀察、實驗、比較和分類,記錄上千萬字札記,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鉅著《本草綱目》,被後世尊為“藥聖”。
所以說,中草藥就是在被先賢反覆嘗試和實驗的基礎上,最後經過分類、比較並總結成經驗和文字而流傳下來的。實在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珍貴的財富之一!我們後人自己不知珍惜還不說,還不斷質疑、否認,一想到此,每每掩卷嘆息,這是我們中醫的悲哀!是我們子孫後代的悲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悲哀!
-
4 # 細雨雙橋
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的經絡小銅人和扁鵲醫書竹簡清楚的說明,中醫藥在三千年前就已經成體系的存在了,據專家介紹,有些藥方到現在還在用。古代醫生為什麼知道藥材的用法?主要中國最早進入農耕社會,人口爆炸造成了荒年豐年,荒年時就要找替代食物,自然中藥就進入了人們的飯碗中,人們也就知道了中藥的性味歸經,自然寫入竹簡傳與後人,後人經過不斷的實踐總結,就得出正確的結論,再寫書傳與後人,如此往復形成了現在的中醫藥寶庫。
回覆列表
這是一個好問題,問到了整個中醫藥的發展歷史。
關於藥物起源中國古代有一些著名的傳說,比如伏羲氏嘗味百藥而制九針,神農嘗百草,伊尹制湯液等,這都很好的反映了中華先民是如何認識和使用藥物的過程。
舉大家最熟悉的神農的例子,傳說他嘗過的花、草、根、葉多達三十九萬八千種。當然數字可能有點誇張,但留下的《神農本草經》是目前儲存最早最經典的藥物學專著,最能體現哪種藥材治哪種病的問題,也為後世藥學理論發展奠定基礎。
傳承與發展經過世代人的無數次嘗試和經驗積累,逐漸獲得了鑑別食物、藥物和毒物的知識,並有意識加以利用。隨著人們更多的生產和醫療實踐,逐漸發現了越來越多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動物和礦物,並積累發展了藥物知識。
中藥發展最早的“藥”這個字出現在古青銅器上,西周以後才更多見,像《易經》《禮記》等均有記載。在這個過程中,藥品種類不斷豐富,甚至一些藥物的確切療效被記錄了下來。春秋戰國時期之前,出現了複方藥,中國古代的複方有多種劑型,我們熟知的湯劑只是其中之一。魏晉以來,炮炙學開始發展。就是在這樣一個不管繼承,不斷髮展,不斷總結提煉的過程中個,使得藥物品種、治法等日益豐富,並著之於文獻,即歷代本草專著中。到清代,本草古籍達1000餘種,儲存至今的也有400餘種。
順便多說一句,對於那些抨擊中醫中藥的人來說,真是數典忘祖,古代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的技術,中藥多是祖先們試出來的,是經驗醫學,不知道珍惜也就罷了,還各種抨擊。要知道就是這些中藥,可能救活過您的祖先。相信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中藥的神秘面紗會逐漸被揭開。
【不藥不藥】簡介博士,副主任藥師,高階營養師,擁有10年的用藥指導、營養諮詢和健康管理經驗。不藥不藥,倡導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