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上麈
-
2 # 使用者4066957271015
應該磕下去,過年的往事越來越記不住了,如果連給祖宗和長輩磕頭的風俗在去掉,怕的是等孩子們一輩一輩的都不知道還有這件事情了,只有聽說了,一年只有一次為了讓孩子們覺的年的重要,我會早早在祖譜前擺好墊子,讓孩子在新年來臨的時候磕頭用。有些東西要堅持,如果都省去了,將來更無年味可談了。
-
3 # 提神
給先祖和父母過年磕頭之禮,至少在我們這裡漸行漸遠。如果還要傳承此習俗恐怕會有難度的。
就我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當地是年三十要上墳的。都是雙膝跪地,匍匐上香燒紙錢。當紙錢化為灰燼之時,便是子孫後代們磕頭之際,然後起身恭恭敬敬地再做揖一次。就這祭祖上墳那可是實打實而且難以改變必須行跪頭之禮的。
“大拜年”習俗還在盛行,至於行磕頭之大禮,完全僅限於“一門子”且有老輩人的內親家庭。還別說,這些有老輩人的家庭,還真是老腦子、老做法。好像晚輩們不磕頭作揖不像回事。“磕頭才發壓歲錢”、“磕一頭給一趟錢”,聽起來像調侃的話,但意思是不磕頭還不行。這就得磕呀,充其量磕頭才10元、20元。還別說熱鬧不在話下。
有些思想不太“老化”和年輕一點的父母,還不讓磕頭了。說都新社會了,不些這一套了。說句問候話,握個手似乎漸漸地將代替磕頭之禮了!
不過要說這傳承磕頭的,就是小孩。其實他們並沒有磕頭的正規動作,完全是逗住玩的,僅僅是取樂而已。
因此這磕頭習俗是不會傳承下去的。大家的意見呢?
-
4 # 境由心造
逢年過節時,給祖先或者是逝去的親人磕頭也罷,作揖也罷,都無可厚非,也很有必要,無知者可忽略! 如果是給長輩磕頭,只要是本著一顆孝心,也無可厚非,還應該提倡,但是如果是隻為了一點壓歲錢而磕頭,其好壞就值得商榷了,壓歲錢少了,就當圖個熱鬧也就罷了,如果壓歲錢太多,又成為長輩的一種負擔,我看這個頭還是不磕為好!總之,對待習俗,要本著繼承的目的,千萬別去惡搞!
春節話題系列(4):
拜 年
我有個表哥,都快70歲了。記得每年來我家裡一進門都會“噗通”一聲跪到地上給我爸媽磕頭拜年,現在也是,爸媽怎麼攔都攔不住,爸媽說“現在新社會了,不興這個”。但那個表哥卻說“哎,晚輩見長輩麼,怎麼能不磕頭呢” ! 過去在老家幾乎每年初二都會見到這個場面,但是我的兄弟姐妹們走親戚從沒有一個學著做的,只是遠遠地叫聲長輩,再問聲“新年好”就算拜年了!
過年了,見長輩的禮節,因人而異,因地而別。舊人有舊法,新人有新禮。東地有東地儀式,西地有西地拜法。都是給長輩拜年,祝福老人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磕頭作揖”也罷,“見面問好”也罷,只是表達方式不同,沒有什麼先進不先進,文明不文明的區別。
拜年的方式不同,只是年齡不同,地域不同,形成的拜年文化也就不同而已,方式上差異不存在有好看不好看的說法,要說有隻是我們心理作用造成的。年輕人會認為,“磕頭作揖”要麼是一種守舊的表現方式,要麼是禮節太繁瑣不值得推廣,要麼就是不時髦……。而年長者會認為,“見面問好”要麼是敬老禮節過於簡單,要麼是尊老觀念淡薄……。其實事情根本沒大家想像的那麼嚴重。
晚輩給長輩拜年,祝福的意義是相同的,“磕頭作揖”不見得老人長壽,“見面問好”不見得老人折壽,各是各的,也沒必要統一。更不能像魯迅先生在《風波》小說中描述的復古守舊代表九斤老太那樣。動不動說出“什麼世風日下”,“一代不如一代”的口頭禪來。更不能用傳統的道德觀念綁架年輕人,也不能以現代道德觀念綁架老年人。拜年“磕頭作揖”,“點頭問好”並存,才能顯示出年味的多樣性。 ( 大家新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