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髆宛侯
-
2 # 維摩居士
要動太多宗室大夫的利益,沒有大魄力大能力的君主是斷不敢用這些人的,所以即便能被啟用進行改革,但君王一去,便馬上吳起死了、商鞅死了……
魏國本中原強國,則改革的動力愈發微弱,宗室的利益愈發厚重,想改革、想隨便動乳酪?門都沒有!統統滾蛋!!!
-
3 # 秦鳳路經略安撫使
魏國並不是不知道發掘和吸引賢能人才,而是缺乏識才的君主和心胸開闊的主政大臣。
秦穆公在位時,任用百里奚,百里奚推薦蹇叔,諸賢在位,各安其事。同心協力輔佐秦穆公。而范雎在魏,卻受到非人折磨,不但得不到舉薦而且因為知道他有才能而被迫害。莊子到魏國,惠施擔心莊子奪取他的相位而容不下惠施。孫臏入魏,龐涓迫害孫臏。這是國君對主政大臣的任用失誤。
秦孝公對商鞅的信任,大家都是清楚的,全方位,無保留。孟子到魏國,梁惠王禮遇而不重用,是不識才。孟子並非像題主說的一樣迂腐,而是與商鞅治國之道不同。梁惠王卻一心想找一個像商鞅一樣的人物。其實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秦國和商鞅的結局,只是梁惠王的雙眼被秦國的變法成效所矇蔽,有眼不識泰山。
沒有世代遵循的目標,沒有御下有方的君王,沒有無私為國的大臣,沒有君臣一心的氣勢,魏國自然不是有才之士一展抱負的合適平臺。
-
4 # 小楊品史
戰國時期,魏國是名副其實的人才生產基地,只可惜,人才都到了外國,沒有為己所用。人才流失嚴重,只說明瞭一個問題:國君缺乏識才、用才的能力。
魏武侯、魏惠王認識有問題魏武侯、魏惠王父子在對待人才上,都存在問題:
案例1:吳起和魏武侯一起在黃河上巡遊,魏武侯望著波濤滾滾的河流和旁邊巍峨的高山,情不自禁地說,這真是國家之寶啊,有了它們的阻擋,魏國就會固若金湯。不經意中說出的話,才最能表露心聲,在魏武侯的眼裡,大江大河才是寶貝。
案例2:魏惠王和齊威王一起打獵,魏惠王炫耀地說,我們魏國雖是小國,可也有十二顆大珍珠,在夜晚能把馬車照的明晃晃的,你們齊國有什麼寶貝?在魏惠王的眼裡,金銀財寶才是國寶。
他們父子倆,一個以江河為國寶,一個以珍珠為國寶,都沒有提到人才。
和魏惠王一起打獵的齊威王就高明多了,馬上反擊道:我對國寶的看法,和你不一樣,我們國家有4位人才,在他們的輔佐下,周圍鄰國都不敢入侵。
魏惠王鬧了個大紅臉,但後來也沒看到他改變了多少。
魏武侯、魏惠王沒有處理好大臣內部的矛盾國君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調合大臣之間的矛盾,魏武侯父子在這方面做得都不咋地,導致了兩位大才的離開。
案例1 :魏國丞相公叔痤,自知吳起的功績大過自己,害怕他把自己相位搶走了,就使了個陰招。讓魏武侯把小女兒嫁給吳起,如果他同意了,說明對魏國是一心一意的;如果他不同意,很可能就有二心。
然後回家和他的公主老婆商量了一番,幾天後,把吳起請到他們家做客。宴會上,公主對公叔痤大呼小叫,吳起看得是直皺眉頭。魏武侯面見吳起時,就提到了婚事,吳起果斷的拒絕了,咱一個大老爺們兒不能被一個女人欺負啊。
魏武侯從此對吳起起了疑心,吳起害怕,就逃到了楚國。
案例2:龐涓和孫臏。孫臏打算到魏國謀個差使,就找到了是個龐涓,結果龐涓嫉妒心強,就蠱惑魏惠王,說孫臏怎麼怎麼不好,魏惠王就下令砍了孫臏雙腿。倘若魏惠王能夠查明真相,估計就不會有後面的兩場敗仗啊。
大臣之間,陰謀暗算對方的很多,國君要明察秋毫,顯然,魏惠王父子這方面做得不好。
吳起和孫臏都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可惜從他們父子手上溜走了,下一個更可惜。
魏惠王眼界太高,覺得小人物配不上大魏國公叔痤臨去世時,向魏惠王推薦了他府上的中庶子,公孫鞅。
魏惠王很不以為然,我堂堂大魏,豈能讓一個小小的中庶子做宰相,這不是貽笑大方嗎?
魏惠王不識金鑲玉,他同時代的秦孝公就比他高明多了,公孫鞅到了秦國後,得到重用,開始了變法,秦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孟子與魏惠王的對話可以看出,魏惠王也想招攬人才,可惜識人的能力實在有限,孫臏和商鞅都從他手裡溜走了,這哥倆一個從東、一個從西把魏國打得抱頭痛哭。
綜上所述,魏武侯、魏惠王父子,由於觀念落後、能力不足,導致了大批人才流失。
-
5 # 魚兒侃史
這是魏國本身的官風所致,因為君王的目光短淺,不思進取,更兼君王多疑,從魏惠王開始,基本上就是一直走下坡路。直至最後的滅亡。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單單隻存在於魏國,在其餘五個國家都有存在。如樂毅滅齊之際,最後被罷免,流走他國,燕國從此落寞。屈原變法,最終被罷免等等情況。秦國能夠最終統一六國,不單單是秦始皇的功勞,更多的是秦國的幾代君王個個都是雄主。
-
6 # 孤舟釣江雪
戰國時期,魏國流失的人才確實很多,流失的人才裡,最著名的幾個人是:商鞅、張儀、範睢、吳起。
這四個人中,商鞅、張儀和範睢最後都去了秦國,成為助推秦國強大的重要執行者。吳起後來去了楚國,幫助楚國改革,對楚國也頗有益處。
那麼,為什麼魏國就會流失掉這些人才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規律。首先,這些流失的人才都是在魏惠王以後流失的。其二,流失的人才大部分是法家和縱橫家人物。
其根本的原因,不在於魏國不重視人才,而在於魏惠王以後,魏國更加註重儒家思想,比如孟子就是魏惠王的座上賓,經常給魏惠王講課。此時此刻,法家和縱橫家在魏國是沒有市場。尤其是法家,東方六國中,幾乎都沒有法家思想的容身之地。即便是吳起在楚國變法,楚悼王一死,吳起也被殺死,變法的措施也停止了(注:楚國彼時信奉道家思想)。
而秦國則不同,秦國位於邊陲,對儒家、道家沒什麼概念,屬於一個意識形態的空白區,又有富國強兵的強烈願望,只要能富國強兵就行,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所以,法家和縱橫家這個時候進入秦國,有他生存的空間和生長的土壤。正因如此,商鞅、張儀和範睢在秦國才可以獲得如魚得水。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不單單是存在於魏國,更不僅限於當時。
首先,對於商鞅,張儀這樣的大才。其大都是不同於常人的,他們首先都是戰略家。思考的都是國家大事,並且相當深入。非常有預見性,前瞻性。所以不被大多數所理解。特別是由於其思維想法超前,難以取得有能力的人的信任.支援。而作為最高領導人對於人才的甄別難免會出現偏差。
總而言之,就是當時的魏王沒能理解商鞅,張儀等人的想法。或者說是沒有機會了解。所以才導致棄而不用。入秦為相。
《韓非子》中的《說難》講的就是這個問題。即便見到了決策者還不一定能被採納。況且是沒有成功之前的商鞅,張儀呢。
就像我對於當今的一些問題有解決方法,又能如何。記在本子上,看它發黴………
《論》-《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