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925776433876
-
2 # 手機黨拍
手機攝影,使用自帶濾鏡的“利與弊”,如何用?
說到手機自帶的“攝影濾鏡”,究竟在拍攝時該不該用,一直存爭議。
▼用濾鏡的“利”:
喜歡用濾鏡拍攝的夥伴,多數因為“濾鏡拍攝“”能讓畫面瞬間變美,就像“素顏與美妝”的強對比,省時省事,省了後期,直接曬圖。
▼ 用濾鏡的“弊”:
而不主張用濾鏡拍攝,保持原片拍攝的,通常是攝影老師們,因加了濾鏡後的照片,想在原基礎上再二次創作或進一步後期就很難了。
其實,不管用與不用,這個“濾鏡功能”就在那,存在即合理。而其中有幾種濾鏡效果,在日常生活隨拍中,的確能瞬間提升照片的“逼格”,我們只需瞭解併合理使用即可。
▼ 比如,小月自己常用的iphone,除了原片效果外,還有9種濾鏡效果。而個別效果不仔細對比,基本區別不大。
所以,我們只需掌握幾個有特點的濾鏡,掌握分別適合拍攝的場景,最終會拍出怎樣的效果即可。
一、分三組色系|感覺不同仔細看這9種濾鏡中,可以分為三組色系——偏暖色、偏冷色、黑白。分別能實現不同感覺的畫面。
二、拍美食,用偏暖色|更有食慾如果手機隨拍美食,可以試試暖色系中的“鮮明濾鏡”,能瞬間讓菜品的色彩豔麗,看上去更視覺衝擊。
▼ 比如:下圖1手機直接拍攝,圖2用“鮮明”拍攝
兩張對比,明顯用鮮明濾鏡後的菜品,無論色彩還是亮度上更誘人。
三、想拍“復古”|用偏冷色無論拍靜物,還是一些有歷史韻味的場景時,想讓畫面更復古,厚重,可以試試“偏冷色”系濾鏡。
偏冷色系濾鏡,通常畫面偏暗,色調更偏冷,色彩有點“發舊”,所以整體給人的感覺更有年代感。
四、用黑白濾鏡|有逼格、簡潔說到“黑白濾鏡”,估計被用到的機會很少,因為帶色彩的照片我們可以透過調整飽和度或一鍵變黑白就能實現。假如直接拍黑白片,那可塑造空間就很小了。
儘管如此,不是說“黑白片”就不好用。相反,如果恰當的使用黑白色,能 讓畫面瞬間有“逼格”,天生自帶一種“高貴氣質”。
而且,黑白色調,還有一個小作用——拯救雜亂,畫面更統一。
▼ 比如:仰拍一張“建築與天空”因為環境原因,找好拍攝角度,但畫面色彩較多,看上去小亂,怎麼辦?
▼ 索性直接“變黑白色”,讓畫面瞬間色調統一,突出了建築的線條和質感。
-
3 # 熱心村民愛拍照
說實話,手機拍攝過程中使用相機自帶的濾鏡大多並不怎麼樣。但是通過幾個方法,可以讓其中的反差色和黑白濾鏡好用起來,另外在這個回答中,我再多加一種漏光效果拍攝方法,也很好用哈。
閃光燈+反差色濾鏡≈膠片質感就拿蘋果手機來說,相機自帶的濾鏡顏色有:黑白、鮮色、鮮暖色、鮮冷色、反差色、反差冷色、反差暖色、銀色調、單色。就這麼多濾鏡中,唯一比較好用的是反差色,具體的應該是反差冷色,當時在抖音火過一陣子。
▲反差色調節
▲反差色拍攝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閃光燈照亮的範圍有限,所以不要距離太遠。環境暗一些,比較容易出效果。因為閃光燈一閃,明暗效果更好。
凸顯照片情感的黑白濾鏡其他的顏色,還能有用的就是黑白濾鏡了。黑白顏色照片會給人一種壓抑感,黑白照片中人物不再是主體,這種色調會讓人更加的關注照片傳達給人的情緒。不信你現在將一張照片調整成黑白的,照片是不是自然而然的就帶給你一種年代感。所以黑白濾鏡也好用,拍好照片後,也會很出彩。
手指擋住閃光燈,製造出人造漏光的感覺漏光,膠片相機在拍照時候因為漏光所造成的一種現象。有時候會很難看,具體的你可以自己嘗試買個膠片機拍一下,但有時候回很好看。
不知道有沒有人喜歡那種漏光效果的照片?是不是我直接說漏光效果,大家不是很能理解。那麼我先放兩張漏光效果的圖,這樣就好理解了。下面兩張圖都能看到畫面中有橙色或者紅色的漏光效果,照片隨之也帶上了一點膠片味道,看起來就很漂亮。
▲漏光效果照片
那麼手機怎麼拍這種效果呢?也是非常簡單,這算是物理性的給手機加一個濾鏡效果吧。開啟閃光燈,用手指擋住攝像頭一個小角,然後拍就可以了。照片會有一層漏光的效果,會有點兒漂亮。
▲簡約漏光效果,拍攝時候使用了鮮明濾鏡
對這種效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嘗試一下哈。手機就在身邊,試一下不麻煩。
回覆列表
手機相機使用技巧可以參考以下介紹:1.掌握光線及模式調節,儘量避免在逆光的情況下拍攝,有的手機支援閃光燈功能可以有效補充光線,不過有效距離比較短,適合近距離拍攝時使用。2.協調手的把持度及拍攝姿勢,在拍攝時,右手握機對準拍攝物件,然後用左手托住右手,保持平穩。3.注意手機與景物的平行。4.部分手機支援許多模式拍攝,可以根據具體拍攝場景進行模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