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強哥臭老虎
-
2 # 吳林寶1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柳堡鄉。
我舅爺爺是原型,1927或1928年生人。1944年參加新四軍,渡江戰役時為29軍或30軍營級幹部,後在上海轉業,進入工業局系統,退休時為局級幹部。已經去世30年。
我舅奶奶就是柳堡的,解放後,隨軍到上海,結婚,後在上海街道集體企業工作。7年前去世,子女仍生活在上海。
-
3 # 龔愛民516
大約在七十年代未,社會上一些老歌又流行起來,柳堡的故事電影主題歌是其中很受歡迎之一,我五音不全,但愛聽老歌和舒情緩慢的歌曲,和柳堡的故事有關報導也多,其中有解放軍文藝一名記者多地採訪有關地方和當事人,前面情節同強哥臭老虎說的差不多,結局是因為解放軍戰士沒有肯定答應,二妹子在家人按排下嫁人了。為了不影響二妹子一家人的生活,男當事人只能遠遠祝福她生活幸福就離開了。我看後還深深為他們十分遺憾,但還是為電影中的美好情節感動。柳堡的故事激勵了幾代人,到今天還會有年輕人嚮往這美麗的傳說。電影總有虛構藝術處理,老電影為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送來了真,善,美的享受,現在的電視電影沒有這個味道了,我也很少看,還是回憶以前的故事好美。
-
4 # 古琴清韻
“柳堡的故事”這部電影,確實是非常感人。特別是其中的插曲,九九豔陽天……,旋律宛轉優美,沁人心脾,百聽不厭。故事發生在那裡不重要,反正都在我們偉大而美麗的國土上。我們非常感謝當時的創作者,把這麼美麗的故事搬上了銀幕,讓這麼美妙的歌聲留給大家。幾十年過去了,但陶玉玲那二妹子的形象還在我心中盪漾,那九九豔陽天的旋律,更是時不時的從我口中哼哼而吟。
-
5 # 歷史客棧
《柳堡的故事》,自然就是發生在柳堡,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
1943年,新四軍的一個團駐紮在江蘇省揚州市北部的柳堡地區,開展抗日遊擊戰爭。新四軍的戰士們都是借宿在當地老鄉家裡的,老鄉家裡有什麼活兒,戰士們都主動幫忙幹。
當時團裡有個19歲的副班長叫徐金成,小夥子作戰勇猛,善良熱情,寄宿在村裡一戶老人家裡。自從他來了之後,打掃衛生、挑水劈柴、修繕房子這些活兒,全都是他一個人包了。
老鄉家裡有個女兒叫二妹子,年齡跟徐金成一般大小,長得十分清秀美麗,看著這個新四軍戰士相貌英俊,能征善戰,又如此勤勞,就對他產生了好感。而徐金成呢,也正處於嚮往愛情的大好年華,天天與一名美麗少女朝夕相處,自然也是好感倍增。
有一次,徐金成因跟日軍作戰,身負重傷,在家裡休養。二妹子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徐金成的任務,每天餵飯喂藥,悉心照料。兩人日久生情,愛情的火花就這樣一點一點地被點燃了。
當時新四軍是有紀律的,不允許軍人跟老百姓談戀愛,眼看大部隊就要啟程上路,徐金成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燃燒的愛情火焰,就向團長彙報說:“團長,我喜歡上了老鄉家的二妹子,她也很喜歡我,我想申請留在村子裡當民兵,一直陪著她,您看行嗎?”
團長聽了徐金成的話後,沉思良久,對他說:“你知道我們部隊的紀律,如果你現在為了兒女私情留在了這裡,那你保家衛國的理想還能不能實現?你家中年邁的雙親還如何贍養?”
徐金成聽到這裡,瞬間沉默了。連長又說:“我不是不贊成你們談戀愛,現在我們的戰士都是在舍小家保大家,等抗戰勝利了,你帶著一身軍功,再來風風光光地把二妹子娶回家,這才是對二妹子負責任。”
連長的話入了徐金成的心裡,他回去後,跟二妹子互訴衷腸,相擁而泣,約定等抗戰結束後就回來娶她。
大部隊離開那天,徐金成隨團奔赴下一個戰場,只留給二妹子一個堅毅的背影。而這,也是二妹子見到徐金成的最後一個背影。
1945年,徐金成跟隨部隊參加宜興丁蜀山戰鬥,結果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知道徐金成和二妹子約定的戰友,特地去告知二妹子徐金成已經犧牲的訊息。此時的二妹子,還在等著徐金成回來娶她,可惜她再也等不到那個有著堅毅背影的小戰士了。
1950年,作家胡石言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了小說《柳堡的故事》,將新四軍戰士為了民族大義,犧牲生命、犧牲愛情的大無畏精神,和姑娘對愛情忠貞不渝的精神,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
因為這是一部講述戰爭與愛情的小說,胡石言就把故事的發生地“留寶”,改成了有情味兒有兵味兒的“柳堡”。
後來,電影《柳堡的故事》大火,全華人都知道了柳堡這個地方,人們為了紀念徐金成與二妹子的悽美愛情,就把這個地方正式改名為柳堡。
因一部電影而得名,柳堡應該是中國近代史上唯一的一個例子吧。
-
6 # 識途471
以前地名柳壩,自從電影《柳堡的故事》出名後,改柳壩為柳堡。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柳堡鎮。電影中有的人稱有瑕疵:比如兒子稱父親為爹,這不是蘇北人的稱呼。蘇北人(包括寶應縣)稱父親叫爺,而稱祖父叫爹。
回覆列表
電影裡面把故事安排在江蘇省寶應縣柳堡,時間為1944年春,新四軍戰士四班副班長李進在柳堡養傷期間,與田家二妹子的愛情故事,影片中展現了柳堡的美麗風光、副班長和二妹子淳樸的愛情故事。
柳堡的電影原型背景如下:1943年冬,新四軍一位年僅18歲的副班長徐金成向當時年紀也就19歲的戰鬥報主編胡石言講述心事,他喜歡房東姑娘,但是又擔心在戰場上打仗犧牲,害姑娘白等。胡石言根據此事寫成小說於1950年發表在《南京文藝》,後來排成同名電影上映,紅遍全國。1945年,主人公原型副班長徐金成在南下的戰鬥中胸口中彈犧牲,年僅20歲。徐金成的戰友在1949年去找到房東家,那位姑娘也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