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前,家長們著急孩子複習準備的好不好。
期末後,家長們又開始擔心孩子分數考得高不高。
當然,家長們的心情能理解。
但是在關注分數的同時 ,
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家長們去做——幫助孩子做好試卷分析。
分數和排名可以看出孩子的成績進步還是退步,但是看不出孩子到底因為什麼,哪裡學好了,哪裡學差了。那麼試卷作為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是可以反饋孩子目前所學情況,以及分析學習問題的。
如果不進行試卷分析,盲目的補課,解決不了孩子的個性化問題,孩子在暑假的課上吸收的效果也可能不理想。一定要找到病根,然後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從逐題分析到整體分析:
從錯題分析入手,分析錯誤的知識原因、能力原因、解題習慣原因等。比如:
1、這道題考察的知識點是什麼?
2、這道題是怎樣運用這一知識點解決問題的?
3、這道題的解題過程是什麼?
4、這道題還有其他的做法嗎?
在此基礎上,就可以進行整體分析,拿出一個總體結論了。以數學為例,丟分原因大體包括三種:
---看不懂題幹。就是連題意都看不懂,一般來說是知識掌握或閱讀能力弱導致的。這種情況往往在考試之前就沒有把知識學清楚,丟分發生在考試之前,而不僅僅發生在考試的過程之中。
---看懂題幹但是不知道怎麼做。這是一個審題能力、審題習慣的問題。也就是理解題意之後,無法入手,或者過程中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
---知道怎麼做,但是做不對。完全會做,思路沒問題,但是做不對,大多數情況是計算問題,過程書寫不嚴謹,公式錯用和一些低階錯誤。
這三類錯誤所造成的丟分比例,用數字說話,也就能夠得到整體結論,找到整體方向了。
比如,
一個學生數學滿分150分,
因看不懂題幹失分為0,
因看懂題幹不會做丟分36,
因會做但是沒做對丟分37,
結論是丟分73分。
那麼透過這樣的試卷分析可以看出,這位學生會做但是沒做對丟分的題目佔比最大。這時候就需要反思,自己會做但是沒做對的原因是什麼?是粗心寫錯了?還是步驟沒寫全?還是公式錯用?
然後找出最不該丟的5-10分,在後續學習中,努力找回這些分數。如果真正做到這些,那麼不同學科累計在一起,進步也就很可觀了。
從口頭分析到書面分析:
在學習過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謂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這樣的對話可能是潛意識的,也可能是口頭的,但最好是落實到書面。
書面表達是卷面分析的最高階形式。所以,各位同學可以在考試過後寫出書面的試卷分析。這個分析是反觀自己的一面鏡子,是後來進步的重要階梯。
從歸因分析到對策分析:
現象分析、歸因分析與對策分析是逐層遞進的分析,現象分析是基礎,歸因分析是橋樑,對策分析是目的。
現象分析 → 歸因分析 → 對策分析
現象分析回答了“什麼樣”,歸因分析回答了“為什麼”,對策分析回答了“怎麼辦”。如果能夠把這些分析“格式化”,把每次的分析都做出相互對比,那麼進步與退步的歷程就清晰了,學習發展的路徑也就明朗了。
所以改完的考試卷子發下來後,學生有下面三件事要做:
1、要“馬上寫”:首先把做錯的題,重新做一遍,然後寫出正確的答案(包括過程,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同學)。
2、要“及時析”:這一條最為重要,及時寫出試卷自我分析。包含以下要素:
①考試的綜合評價,即哪些題目做得比較好,哪些題目存在失誤?
②錯題糾正,即要寫出正確答案,主觀性試題還應根據老師講解的解題思路補全點。
就錯誤原因而論,一般有三種情況:
一是對教材中的觀點、原理理解有誤,或理解不廣、不深、不透;
二是對某些題型的解題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靈活地加以運用;
三是表現在答題時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複雜些的論述題,便產生恐懼心理等,從而造成失誤。
針對這三種情況我們的解決方法是: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的原因,就應針對題目所涉及的有關知識要點及原理內容認真地加以再複習鞏固,真正把其弄懂弄通;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的原因,就應該要求自己務必掌握住某一題型的答題要領無論是哪一類題型,都有其作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但更關鍵的還在於對某一特定試題具體作答的“個性”和“特殊性”,只有細心體會,才會有所感悟和提高;
如果是第三種情況的原因,就應在平時訓練中,有意識地培養和鍛鍊自己的良好應試心理素質,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心態,在答題時做到“從容不迫、沉著冷靜”。
總之,建議要找準失誤的原因,並對症下藥,才能有效地提高成績。
3、要“經常翻”:試卷自我分析寫完後,和試卷貼上在一起,要注意累積儲存。積累多了,亦可裝訂成冊。千萬不要束之高閣,要經常翻閱複習,以達到鞏固知識、加強理解、培養能力一、掌握規律的目的。
期末前,家長們著急孩子複習準備的好不好。
期末後,家長們又開始擔心孩子分數考得高不高。
當然,家長們的心情能理解。
但是在關注分數的同時 ,
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家長們去做——幫助孩子做好試卷分析。
為什麼要進行試卷分析?分數和排名可以看出孩子的成績進步還是退步,但是看不出孩子到底因為什麼,哪裡學好了,哪裡學差了。那麼試卷作為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是可以反饋孩子目前所學情況,以及分析學習問題的。
如果不進行試卷分析,盲目的補課,解決不了孩子的個性化問題,孩子在暑假的課上吸收的效果也可能不理想。一定要找到病根,然後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如何進行試卷分析?從逐題分析到整體分析:
從錯題分析入手,分析錯誤的知識原因、能力原因、解題習慣原因等。比如:
1、這道題考察的知識點是什麼?
2、這道題是怎樣運用這一知識點解決問題的?
3、這道題的解題過程是什麼?
4、這道題還有其他的做法嗎?
在此基礎上,就可以進行整體分析,拿出一個總體結論了。以數學為例,丟分原因大體包括三種:
---看不懂題幹。就是連題意都看不懂,一般來說是知識掌握或閱讀能力弱導致的。這種情況往往在考試之前就沒有把知識學清楚,丟分發生在考試之前,而不僅僅發生在考試的過程之中。
---看懂題幹但是不知道怎麼做。這是一個審題能力、審題習慣的問題。也就是理解題意之後,無法入手,或者過程中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
---知道怎麼做,但是做不對。完全會做,思路沒問題,但是做不對,大多數情況是計算問題,過程書寫不嚴謹,公式錯用和一些低階錯誤。
這三類錯誤所造成的丟分比例,用數字說話,也就能夠得到整體結論,找到整體方向了。
比如,
一個學生數學滿分150分,
因看不懂題幹失分為0,
因看懂題幹不會做丟分36,
因會做但是沒做對丟分37,
結論是丟分73分。
那麼透過這樣的試卷分析可以看出,這位學生會做但是沒做對丟分的題目佔比最大。這時候就需要反思,自己會做但是沒做對的原因是什麼?是粗心寫錯了?還是步驟沒寫全?還是公式錯用?
然後找出最不該丟的5-10分,在後續學習中,努力找回這些分數。如果真正做到這些,那麼不同學科累計在一起,進步也就很可觀了。
從口頭分析到書面分析:
在學習過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謂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這樣的對話可能是潛意識的,也可能是口頭的,但最好是落實到書面。
書面表達是卷面分析的最高階形式。所以,各位同學可以在考試過後寫出書面的試卷分析。這個分析是反觀自己的一面鏡子,是後來進步的重要階梯。
從歸因分析到對策分析:
現象分析、歸因分析與對策分析是逐層遞進的分析,現象分析是基礎,歸因分析是橋樑,對策分析是目的。
現象分析 → 歸因分析 → 對策分析
現象分析回答了“什麼樣”,歸因分析回答了“為什麼”,對策分析回答了“怎麼辦”。如果能夠把這些分析“格式化”,把每次的分析都做出相互對比,那麼進步與退步的歷程就清晰了,學習發展的路徑也就明朗了。
所以改完的考試卷子發下來後,學生有下面三件事要做:
1、要“馬上寫”:首先把做錯的題,重新做一遍,然後寫出正確的答案(包括過程,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同學)。
2、要“及時析”:這一條最為重要,及時寫出試卷自我分析。包含以下要素:
①考試的綜合評價,即哪些題目做得比較好,哪些題目存在失誤?
②錯題糾正,即要寫出正確答案,主觀性試題還應根據老師講解的解題思路補全點。
就錯誤原因而論,一般有三種情況:
一是對教材中的觀點、原理理解有誤,或理解不廣、不深、不透;
二是對某些題型的解題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靈活地加以運用;
三是表現在答題時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複雜些的論述題,便產生恐懼心理等,從而造成失誤。
針對這三種情況我們的解決方法是: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的原因,就應針對題目所涉及的有關知識要點及原理內容認真地加以再複習鞏固,真正把其弄懂弄通;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的原因,就應該要求自己務必掌握住某一題型的答題要領無論是哪一類題型,都有其作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但更關鍵的還在於對某一特定試題具體作答的“個性”和“特殊性”,只有細心體會,才會有所感悟和提高;
如果是第三種情況的原因,就應在平時訓練中,有意識地培養和鍛鍊自己的良好應試心理素質,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心態,在答題時做到“從容不迫、沉著冷靜”。
總之,建議要找準失誤的原因,並對症下藥,才能有效地提高成績。
3、要“經常翻”:試卷自我分析寫完後,和試卷貼上在一起,要注意累積儲存。積累多了,亦可裝訂成冊。千萬不要束之高閣,要經常翻閱複習,以達到鞏固知識、加強理解、培養能力一、掌握規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