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墨淺白
-
2 # 簿君
大家好,我是迷情於三國的"歷史驚文",很開心能夠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見解與看法。
諸葛家有三個兄弟,史學家稱為"龍虎狗",這三者中,蜀得其龍,為諸葛亮;吳得其虎,為諸葛瑾;魏得其狗,為諸葛誕。
在三國曆史中,諸葛雖不是什麼時顯赫的名門望族,但在政治和軍事舞臺上也算是獨領風騷。但是,諸葛家族為何在之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卻不出名呢。
我認為由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諸葛亮諸葛亮的兒子不是戰死就是英年早逝,唯獨有一兩支殘留下來,後代也大多數是女兒,男丁不多。
第二,諸葛瑾諸葛瑾為首的諸葛家在東吳也算是一個大家族,但他的後背輩下場也不好,有被誅殺的,有被自己兄弟毒死的,還有英年早逝的,最後只留下曾孫諸葛顯一人。
第三,諸葛誕這個是最悽慘的,搞背叛結果被誅殺三族。
-
3 # 今聞史話
在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作隆中對之前,諸葛亮已與相貌平平,但聰明絕頂的黃月英結婚,婚後無子。於建安九年,把大哥諸葛瑾的二兒子諸葛喬過繼在自己的名下,並生下孫子諸葛攀。諸葛喬在25歲那年,不幸英年早逝。
建興三年諸葛亮平定南方,七擒孟獲;建興四年,45歲的諸葛亮生下兒子諸葛瞻。諸葛瞻是否為黃氏所生,史書上沒有記載,十之八九為諸葛老先生的小妾所生。建興五年諸葛亮作《出師表》準備北伐,建興十二年死於五丈原,這時兒子諸葛瞻年僅八歲。
後來鄧艾滅蜀,諸葛瞻和其長子諸葛尚戰死,僅存諸葛瞻的次子諸葛京。晉朝一統三國後,諸葛京出任關中地區眉縣縣令,後來官至江州刺史。
除了過繼給諸葛亮的諸葛喬,諸葛瑾還生有諸葛恪和諸葛融,諸葛恪被誅之後,諸葛融被討伐,服毒自盡,三子伏誅,諸葛瑾在東吳的血脈就算是斷絕了。諸葛喬的兒子諸葛攀又繼承回諸葛瑾這一支。所以諸葛瑾這一脈最終剩下的是諸葛攀以及諸葛攀的兒子諸葛顯。
-
4 # 歷史春秋網
最重要的原因,是血脈不旺,後代乏人。
諸葛家族,在三國時代達到鼎峰。蜀漢有諸葛亮,東吳有諸葛瑾,曹魏有諸葛誕。三人都位高權重。其中以諸葛亮最為有名。但諸葛亮一心為國,生育的兒女有限。起初,諸葛亮不知什麼原因,沒有生育孩子,不得不將諸葛瑾的一個孩子過繼給他。諸葛亮四十多歲時,才生了諸葛瞻,而蜀漢遭臨滅國之災時,諸葛瞻與兒子諸葛尚親臨前線,戰死沙場。僅僅留下了二兒子諸葛京。諸葛京只是有諸葛亮的血脈,就連諸葛瞻都沒有時間接受諸葛亮的直接教育,只能看諸葛亮的誡子書忠孝傳家,何況諸葛京呢。蜀漢滅亡後,諸葛京舉家搬遷到山西省河東地區,初任郿縣令,後任江州刺史。漢朝全國分為十三州,每州都設刺史一職,主要職權是監察,直接向皇帝報告。所以諸葛京雖然沒有象他的祖父諸葛亮一樣當上國家的二把手,但也算是個省部級幹部,一個州的監察部長了。
諸葛瑾家族更慘。諸葛瑾得以善終,但他的兒子諸葛恪專權獨斷,引起其他大臣猜忌,最終惹禍上身,被夷滅三族。因此這一支絕後了。諸葛瑾的二兒子諸葛融因受大哥牽連,也被誅殺。諸葛瑾絕了後,只好將原來過繼給二弟諸葛亮的兒子諸葛喬再接續過來,諸葛喬已去世,他的兒子諸葛攀及諸葛攀之子諸葛顯就繼承了諸葛瑾的香菸。諸葛攀去世的很早,諸葛顯與諸葛京一共遷居山西河東。雖然叫諸葛顯,但並不顯於世。
諸葛家族不管在蜀漢,還是東吳,都遭遇了亡國之恨和權力鬥爭,後代人丁稀少,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不顯其名的主要原因。
回覆列表
三國時代琅琊諸葛家族一門出三傑“龍、虎、狗”。蜀國諸葛亮、吳國諸葛瑾和魏國諸葛誕,三人都身居高位,諸葛家族制霸三國,可物極必反,到了晉朝以後卻並默默無聞了。
諸葛家族讓雞蛋放到三個籃子裡,本來就是預防不測,有利於家族的持久發展,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三人或其後代都遭遇了不幸。
諸葛亮
諸葛亮只有一個兒子諸葛瞻,諸葛瞻卻沒有遺傳到諸葛亮的本事,只繼承了諸葛亮的忠心愛國。鄧艾進攻綿竹的時候,諸葛瞻和十九歲大兒子諸葛尚以身殉國。小兒子諸葛京小兒子諸葛京後來在晉朝做到江洲刺史國。諸葛瞻娶的蜀國公主,諸葛京屬於蜀國死忠,這樣的人到了晉朝必然不會特別重用。
諸葛瑾
諸葛瑾一生在吳國風平浪靜,穩穩當當。所謂禍兮福所倚 福兮禍所伏,諸葛瑾自己比不上弟弟諸葛亮,卻生了一個聰明的兒子諸葛恪。孫權甚至託孤諸葛恪,孫亮繼位後諸葛恪一時風光無限。權臣看似光鮮卻也危機四伏,諸葛恪最終被孫亮和孫峻所殺,最終被夷三族。諸葛家族在吳國這一枝就此死絕。
諸葛亮早年無子,過繼了諸葛瑾的兒子諸葛喬,諸葛家族在東吳死絕以後,諸葛喬兒子諸葛攀任祖歸宗,回到諸葛瑾那一脈。諸葛攀也死的早,蜀國滅亡他兒子諸葛顯遷居河東。也算蜀國投降過去的,很難被重用。
諸葛誕
諸葛誕在魏國高居高平侯,徵東大將軍。因為好朋友鄧飈和夏侯玄被殺,又不滿司馬家專權,發動兵變,最終被殺,夷三族。魏國的諸葛一脈也死絕了。唯一幸運的是他女兒嫁給了司馬伷,後來司馬伷的孫子司馬睿建立了東晉,也算有了一點血脈流傳。
物極必反,三國時諸葛家族鼎盛一時,然而就是因為位置太高,權利太大容易被當權者猜忌,最用滅族。而蜀國一脈沒有是投降者,投降者自古就不可能在新朝代獲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