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段醫生答疑線上
-
2 # 醫聯媒體
乙肝是由於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而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DNA病毒。它的複製過程簡單來說就是乙型肝炎病毒進入肝細胞核,然後利用細胞內物質及其環境進行自身DNA的轉錄、翻譯、逆轉錄等一系列活動,從而形成新的病毒,進而繼續侵害肝細胞。具有複製時間短,數量大的特點。而乙肝抗病毒藥物就是透過破壞病毒這樣的一個複製過程,進而達到治療的效果,保護肝細胞。下面我們介紹一下幾種常用乙肝抗病毒藥的作用機理:
1、干擾素。干擾素起到的效果主要有兩類,一是透過影響細胞表面上的受體,讓其產生抗病毒的蛋白質附在細胞表面上,使乙肝病毒無法入侵進行復制。二是增強自身免疫細胞的活力,如T細胞、巨噬細胞等,讓其去對抗病毒,起到免疫調節的作用。
2、核苷(酸)類似物。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故乙肝病毒的複製離不開它。科學家們為了阻斷病毒的複製過程,研製出了人造核苷酸即核苷酸類似物。讓乙肝病毒在複製時誤以為其是合成原料,從而讓其進入到複製的病毒鏈中。因為人造核苷酸並不具有完整的資訊,所以乙肝病毒的複製會終止,就能起到抑制病毒複製的效果。
從上述的原理可以知道,乙肝基本上是不能徹底治癒的,且服藥的時間週期也會較長,所以乙肝藥物治療的目標主要是保證肝功能的正常執行以及防止肝硬化、肝癌等的病變。
-
3 # 家庭醫生線上
乙肝抗病毒治療藥物是指在治療乙肝患者疾病的過程中,透過藥物製劑來抑制病毒複製,並最終清除乙肝病毒,能夠控制病情進展的一類藥物的統稱。
其次,抗病毒治療是慢性乙肝的根本治療方法,對於符合抗病毒治療的乙肝患者採用乙肝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才能實現疾病的康復。
另外,治療的適應症:
乙肝帶毒者不是抗病毒治療的適應症,一般都不應當使用抗HBV藥物。但是,當本人強烈要求進行治療時,就一定要做肝穿刺檢查,如能證明肝臟確確實實存在炎症改變,又符合慢性乙肝的病理學診斷標準,或透過肝穿刺證明是早期肝硬化,同時血清學檢測HBv標誌物證明有病毒的複製,這才可以給予抗病毒治療。
但是,單純的乙肝抗病毒治療藥物會產生一些弊端,在乙肝患者在初治選擇療法的時候還是需要謹慎,特別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1、單純的抗病毒藥物僅能抑制病毒複製,不能完全清除病毒,也就是說它能夠控制病情進展,但不能完全治癒乙肝。甚至有少數患者對某種藥物不敏感,需換用另一種。
2、療程長(核苷類似物至少為2年,甚至更長時間;干擾素為1年),藥物需按時應用,切記不能自行隨意停藥。在治療過程中需定期在專科醫生處就診,複查相關指標。
3、同大多數病毒一樣,乙肝病毒也容易發生變異,有許多患者未用藥也發生了病毒變異(如前C區變異);同樣在抗病毒治療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病毒變異,極少數可引起病情突然加重。
4、任何藥物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甚至出現一些意外情況。核苷(酸)類似物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有乏力、呼吸道感染樣症候群、頭痛、腹部不適和腹痛、噁心、嘔吐和腹瀉、皮疹等;最嚴重的不良事件有乳酸性中毒、腎功能損害、肌酸激酶(CK)升高等。干擾素的不良反應相對更多。應當在專科醫生處定期隨訪,防範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
回覆列表
段醫生講科普☞帶你一起漲知識!雖然至今乙肝仍然沒有根治的方法,但是控制還是可以的。乙肝抗病毒藥有兩類:干擾素和核苷類似物,兩者的作用特點完全不同,在使用上也各有特色。
慢性乙型肝炎的發病因素是持續的病毒複製和機體對病毒的免疫反應。核苷類似物的作用機制就是抑制病毒的複製;干擾素的作用機制是增強機體的免疫反應。
一、干擾素(1)作用機制:
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乙肝病毒後能在短時期內有效清除病毒,基本不發展為慢性感染。但是大多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對乙肝病毒免疫耐受,也就是不啟動免疫反應或免疫反應弱,難以清除病毒。
干擾素就是透過增強機體免疫反應來提高畫質除病毒能力;而且干擾素還有直接抑制病毒的作用。 因此,干擾素是慢乙肝的重要藥物。
(2)作用效果的優缺點:
優點:抑制病毒率高;e抗原轉陰率高;甚至表面抗原轉陰率高;停藥後複發率較低;治療療程短。患者經治療後有可能達到長期不用用藥的目的。
缺點:副作用多;短期內花費高;對適合治療的病人要求高,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用干擾素,比如肝硬化患者禁用,或者有其它禁忌症。
二、核苷類似物包括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替諾福韋。
(1)作用機制:
乙肝病毒屬於DNA病毒,在體內的複製需要DNA聚合酶,而核苷類似物就是抑制DNA聚合酶的作用,從而達到持續抑制病毒複製。不同的核苷類似物作用於不同的DNA聚合酶,但是獲得的結果相同。
(2)作用效果的優缺點
優點:所有的乙肝患者均可以應用核苷類似物,不管是肝炎患者,還是肝硬化或肝癌關係。
缺點:長期用藥,不能隨意停藥,停藥後復發;不同核苷類似物作用特點不同,儘量選擇效果好、耐藥率低、副作用少的藥物;乙肝獲得停藥的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