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鯀禹治水是中國最著名的洪水神話。有崇部落的首領,曾經治理洪水長達九年,
6
回覆列表
  • 1 # 葛生先

    無論什麼事,我們要看透他的本質,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從小學政治就告訴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

    鯀治水,只看到了現象,水來了,那就各種封堵吧,今天堵這,明天堵那,哪有水氾濫就去堵哪,物極必反啊。話說回來,古代畢竟各方面都不發達,有的人可能堵都不知道怎麼堵

    禹治水,發現了本質,結合父親失敗的歷史經驗,明白了一個道理,疏導強於壓制,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該堵就堵,該引流疏導就去疏導。

    一個繩子打了一個結,很容易解開,等你打了很多結,想解開就不那麼容易了。你可以快刀斬亂麻,結果是麻也沒了。

    做事要有計劃,長遠考慮,不要太在意眼前的得失。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不努力絕對不會有餡餅。也不要假裝努力,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 2 # V盟文史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於扯淡的萌妹子。

    今天這篇文章是我好基友小雉哥寫的,當然你們也可以直接叫他小雞哥。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論述是有“問題”的。

    大禹治水和伯鯀治水,其實是一樣的,大家都是用息壤來填塞。有人說伯鯀是純粹填塞,實際上,不用腦子我們也能想到,填塞的過程中肯定也有疏導,這個跟大禹治水的方法完全是一樣的。

    《天問》說:“應龍何畫?河海何歷?”系在大禹之下,彷彿只有大禹是用疏導的。事實上伯鯀不會不疏導。

    《離騷》就為伯鯀鳴不平:“鯀婞直以亡身兮,終然殀乎羽之野。”一語道破伯鯀的致命弱點:“傻”!不會討老闆歡心。

    《山海經·海內經》最後一段是鯀禹治水的故事:“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不待帝命”四個字很關鍵。

    伯鯀的群眾基礎比較好,《尚書》《史記》裡記載了大家都推薦他去治水。

    “堯又曰:‘嗟,四嶽,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鯀可。堯曰:‘鯀負命毀族,不可。’嶽曰:‘異哉,試不可用而已。’堯於是聽嶽用鯀。九歲,功用不成。”(帝堯說:‘啊,四嶽,洪水氾濫,民不聊生,誰能幫我抗洪呢?’大家都說鯀行。帝堯說:‘鯀自以為是,不行。’四嶽說:‘不行就怪了。試試就知道了。’帝堯於是聽了四嶽的話啟用了鯀。九年也沒能把洪水治住。)天知道這九年帝堯是怎麼難為伯鯀的!!

    可能正是群眾基礎太好的原因,唐堯怕鎮不住他,讓伯鯀“功高震主”,所以處處難為他。息壤該給他用為什麼又搞那麼多審批程式,這邊刁難一下,那邊刁難一下的?

    “不待帝命”,其實就是老闆對你不滿意,反而將罪過推到你身上罷了。

    請注意,其實《山海經》這裡的“帝”是充滿神性的上帝,是天帝,不是唐堯虞舜那個作為人的帝王。也就是說,這裡的帝是一個終級大boss。

    你不聽終極大boss的話,吃虧是肯定的。

    鯀也是比較特殊的人物,他就是特別不受老闆的待見。

    無端由的,老闆看他就是不順眼。很多人都說鯀很行,反而加劇了老闆對他的成見。他要息壤,就是不給批,所以鯀一著急就自己偷了息壤。用息壤本來是件好事,但是由於鯀政治智商為零,不能往老闆心裡做,所以他最後失敗了,最後被祝融誅殺於羽郊。

    大禹就不一樣了,從一開始治水就受到天帝的支援,最後治好水患成功登上帝位。

    鯀和大禹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你做的是對的,即使你的方法是正確的,只要沒有老闆的支援,那麼最後你也不一定能夠成功。

  • 3 # 朝史暮想

    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其規律的。這種規律,是可以被人們發現,但是卻無法本質上更改的。比如水,平時的狀態是液態。加熱後汽化,冷凍後固化,這就是水的自然規律。比如說江河湖海,流勢都是從高到低,遇到封堵,會岔流,會盈滿,這也是自然規律。

    大禹沒有使用其父一味堵截的方式,而是疏導流向,讓其平緩無害地改變流向和減緩水勢,從而引導其入海。這就是大禹認識到了這一自然規律。

    我們剛說了,自然規律是可以被發現,但是無法更改。自然規律同樣是可以利用的。這就需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去利用自然規律,從而使人們受益。

    同時,這個世界一切的運動,都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運動是有聯絡的。我們需要從聯絡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治水需要工具,需要組織人力,需要有管理架構,需要有不同的分工,所以就需要一個集權型的團體。大禹治水,之所以是大禹被人們記住,更重要的是大禹負責管理了這個集權型的團隊。在治水的準備階段,治水階段,完結階段,物質的運動一直都是存在的。大禹需要用發展的觀點,聯絡的觀點,不斷地去給這個團隊進行各種微調,使其適應不同的階段。後世王朝,各種政治體制上的創新和變化,於此同理。

    因為物質運動的屬性,所以人們是無法準確把控所有的利弊。這就需要用辯證的觀點去看待事物。比如治水,治水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同樣也會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甚至犧牲很多人的生命,這就是其另外的消極影響。但是兩權相害取其輕,這又回到了我們剛剛所說的發展的眼光。

    額,搞怪非主流的回答,博君一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殺蟲劑殺死了農田中的蚯蚓,會對農田中的其他生物產生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