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遊戲碎碎念

    如果你覺得“快樂教育”就是黑墨綠式的“狂野高校”,那一點也不“有效”。

    美國根本不是什麼“快樂教育”,而是“精英教育”。大部分情況下,資本多寡就決定了能接受的教育資源水平。

    美國所謂吸毒色情氾濫的“狂野高中”,基本上都是那些黑墨綠三彩扎堆的“公立學校”,當然,毀孩子的能力也是一流的。

    “有可能你隔壁同桌就是個毒販”的美國學校環境,聽起來可以很飈很炫,但是一點都不浪漫。給孩子下午兩三點下課,隨便出去high,後列開party吸毒老師也不管的“教育”,本來就是對孩子的極其不負責。這哪裡是什麼“快樂”。

    而美國那些高階私立學校,同樣學習是很嚴格的,學分壓力是很大的,前不久還有PHD學生學業壓力大到自殺的新聞,這同樣一點都不“快樂”。同樣只有這種教育之下,才能教出那些“高階人才”。

    當然,想進美國高等私立學府,學業貸款和學費是少不了的,如果付不起這筆錢,那就只好和黑墨綠、毒販和mass shooting為伴了。

  • 2 # 科學時評

    我的大兒子在美國從小學一年級上學,現在已經是初二,同時我作為一位科教學者,也一直在觀察並透過與國內情況的對比反覆在思考美國的教育。我覺得如果國內的教育不是像現在這樣如此讓人焦慮的話,其實中美教育本來是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不足,這些長處和不足,其實是適應各自國情和發展階段的產物。在特定的範圍內,美國的教育確實更容易讓人快樂。但這也是與家庭中是否有相應資源有關係。

    首先,美國的教育不以考試為最終目的,甚至不以考試為主要手段(每次我所在的紐約州會考時都會收到兒子學校的來信,說如果不願意讓孩子接受這個統考可以放棄),而重在鼓勵學生思考,並且強調學生要看待不同的觀點,學會鼓勵多樣性和包容異己,鼓勵人們更加具有獨立性。這些都是美國教育中非常好的方面。

    但同時,也要看到這種美國教育是有條件的。因為這樣的非強迫教育由於對孩子的要求不嚴格,所以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和家長經常的督促往往很重要。而通常是好的學區孩子們生源素質也更好,好的學區的學校也就有更好的環境,讓孩子能更容易形成良好習慣。而家長要經常督促孩子的話,也需要這樣的家長有足夠高的教育程度。好的學區房價高,只有中產階級以上的才能住得起,而且教育孩子往往也是中產階級最為賣力。所以綜合起來,應該說美國的快樂教育,對於認真負責的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還是比較有效的。但對於較差學區、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快樂教育反而會放縱一些孩子的不良習慣,不利於他們的發展。結果是弱勢群體(黑人、拉丁人)與主流中產階級群體的差距越來越大,這也成了美國社會的一個主要問題。

  • 3 # 科技文化鄭軍

    美國並不存在“快樂教育”這種提法,所以也不存在它有沒有效的問題。

    三十年前我就讀教育學專業。教材裡面提到一大批教育專家。美國的有杜威,斯金納,布魯姆,蘇聯有蘇霍姆林斯基。中國提到蔡元培等等。總計幾十人,沒人提過快樂教育。當時媒體上也沒這個詞,不知道最早什麼時候出來的,反正不來自專業口。

    所有教育理論的目標都圍繞著怎麼提高教育效率,也就是如何把更多的知識教給更多的人。就象辦企業追求的用更小的成本賺更多的錢,搞軍事的研究如何用更小的代價取得更大的勝利,專業的核心永遠是效率問題,不是快樂不快樂的問題。

    快樂教育不是教育界,而是媒體界製造出來的概念,它所針對的現實是有大量中國家長對孩子進行過度教育。掏擇校費,買學區房,花錢讓孩子去各種班等等。背後原因是中國還處於教育普及過程裡,每代人的教育水平都比家長高,所以經常是沒讀過大學,甚至沒讀過高中的家長在琢磨著怎麼讓孩子考上好大學。因為自己都沒經歷過,所以很容易輕信教育市場上的各種廣告。

    其結果就是孩子們超負荷運轉。現在高考入學率將近我當年的三倍,孩子們學習壓力卻更大,其中很多是無效學習。但這個問題要透過普及科學教育理念來解決,讓家長明白孩子們學多少,學多久才是有效的。另外就是師資力量不平衡,很多學校老師水平差,只能透過上量來保證教學質量。

    這些問題都要解決,也都在解決,但不可能由“快樂教育”來解決。那些宣傳快樂教育的人在現實中找不到素材支援其觀點,就利用資訊不對稱,宣傳外華人主要是美華人在實施快樂教育。這種宣傳在九十年代很有效,忽悠過不少華人。但是現在留學生越來越多,國外教育是什麼樣大家也都知道,“快樂教育”慢慢也就沒人炒作了。

  • 4 # 豆爸是個魁北瓜

    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快樂教育,所有快樂的學習並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學習是痛苦的,只是美國的學校更善於挖掘孩子的內驅力,即學習力。拿美國中學舉例。美國的貴族私立學校的學生壓力更接近中國,一樣作業也好多,經常性模擬考試,如果成績有異樣,老師也是儘快和家長溝通。相比之下,美國公立學校的情況就比較糟了,雖然對於孩子有那麼點“快樂”,但效果卻不盡人意。曾經聽說過一個美國小孩27天逃課沒有去過學校,老師才找到家長啊!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表面上是方法的不同,其實質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 中國的教育是底層向上攀登的階梯,只要有個好分數,就可以上名校,改變命運;而西方的教育則是一個分層機制,大眾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從市場上另行購買教育,買不起的人則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我是愛豆爸爸,不喜勿噴,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女人腳上系紅繩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