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研行工業科技

    離散製造業先做好現場管理,就離智慧製造不遠了!想辦法利用實用、有效的資訊化工具提升QCD指標,少談那些工業網際網路的假大空概念

  • 2 # 蝸牛職場

    什麼是離散製造業?離散製造的產品往往由多個零件經過一系列並不連續的工序的加工最終裝配而成。加工此類產品的企業可以稱為離散製造型企業。例如火箭、飛機、武器裝備、船舶、電子裝置、機床、汽車等製造業,都屬於離散製造型企業。離散製造業實現工業資訊化的難度

    (1)離散製造業在生產過程中對人力的依賴程度遠遠高於流程行業,即便是企業購買了數控加工裝置,但是依然無法擺脫對人力的依賴。人一多,管理的複雜性就大大提高。

    (2)離散製造業的利潤普遍不高,而管理起來又比較複雜,資訊化產品種類又很多,如果過要建立好資訊化,實現物流和資訊流的融合,那麼需要相當大的投入,這個投入往往是離散製造業承受不起的。

    離散製造業該如何實現工業資訊化

    (1)實現生產無人化,既然人多導致離散製造業難以管理,加大了工業資訊化的難度,那麼我們就進行生產無人化,推行工業機器人、機器手臂等智慧裝置。提高生產加工的自動化水平為主要建設方向。

    (2)系統的管理,目前離散製造業擁有四大管理系統分別是:ERP、PLM、SCM、CRM,其中SCM和CRM的應用面更加廣泛,而ERP的應用則相對要狹窄,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選擇適合企業的管理系統。

    (3)當無人自動化水平和資訊話管理系統使用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分階段地將資訊系統與自動化裝置進行資訊整合,從而實現整個過程的無紙化,這樣做不僅可以充分發揮無人數控加工裝置的優勢,還可以提高生產的效率,減少人為因素引起的質量問題。

    最後蝸牛提醒諸位,離散製造企業的資訊化不能一味貪多求大,要一步一步的磨合系統和無人數控裝置生產,做到隨時隨地能夠獲取車間現場的資訊。

  • 3 # 普實軟體智慧製造服務

    首先,先是業務流程的梳理,然後最佳化,將主要的業務流程先進行到電算化階段,主要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可以瞭解一下:

    1.0單體應用

    目前,絕大多少的企業都在使用部門級軟體,如OA、財務、供應鏈、ERP、CRM等,實現了部門級的電算化,但並未實現跨部門的流程最佳化和資料共享。

    2.0一體化整合

    透過業務流程的最佳化與重組,實施OA+FI+ERP一體化資訊系統,實現工作流、物料、資訊流、資金流和人力資源的全流程的、閉環的管控和流程固化。

    3.0敏捷製造

    在實現工廠全流程最佳化和固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車間級的精益生產思想和敏捷製造體系,完成生產工藝流程(人、機、料、法、環)的全過程管理和資料統計分析。

    4.0智慧工廠

    實現裝置級資料採集和監控,利用企業雲平臺,聯接客戶、供應商、協作廠商,透過智慧排程系統,構建敏捷、柔性的智慧工廠。

    裝置聯網:

    2.生產自動排程

    新型排產應用鼓繩約束理論,以瓶頸工序資源為突破口進行排產,前拉後推至全流程,快捷靈活。

    3.能耗管理

    等...

  • 4 # 數通暢聯

    製造業一直具備良好的發展態勢,隨著人工費用的增長,傳統制造業依靠人力發展的道路已經越走越窄,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需要資訊化、智慧裝置來支撐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業務創新,而屬於製造業分類下的離散製造業亦如此。

    隨著工作4.0理念的不斷推演,數字化、區塊鏈、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很多大型離散製造企業為邁向工業4.0階段,資訊化建設上,進行新老系統的更替、升級,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數字化平臺,以提升客戶體驗和價值鏈效率。

    個人認為,面對離散製造業,邁向工業網際網路時代,首先要從建立資訊標準化做起,而標準化的第一步就是資料標準化,將資訊化系統中的基礎資料,如:組織、人員、供應商、專案、物資等,進行資料的統一規範和治理,保證基礎資料的一致性、完整性、準確性,使其發揮資料本身價值與功能。

    之後實現基礎應用系統與業務支撐系統的橫向業務交換整合和縱向資料交換整合;解決異構資訊系統、異構裝置之間的靈活連線和資料傳輸問題,連線企業各個生產要素通道,實現各個要素的相互感知協作。

    透過主資料治理基礎,構建離散製造企業資料分析平臺,構建資料倉庫,透過資料分析掌握研發、設計、財務、成本、生產、質量等情況,集中分析和展示,為高層決策提供依據,為經營管理、內外部業務協同提供服務。

    在建立統一整合規範與資料治理規範之後,透過流程標準化,流程整合技術,實現各系統功能、資訊、流程的整合,滿足企業跨異構系統的流程整合,形成整體業務流程閉環。

    而上述的建設成果,最終都透過門戶平臺進行展現、承載,將組織內外部資訊、應用、服務、待辦、資料分析、監控等功能聚合在一體化的平臺中,打造企業一站式辦公和決策分析平臺。

    建議解決方案為(MDM主資料管理平臺+ ESB企業服務匯流排+Portal門戶平臺+BPM流程整合平臺+資料分析平臺),企業可依據實現情況及發展階段要求而定。

  • 5 # 工業網際網路

    離散製造,是指產品的生產過程通常被分解成很多加工任務來完成。每項任務僅要求企業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資源。

    離散製造的產品往往由多個零件經過一系列並不連續的工序加工最終裝配而成。加工此類產品的企業可以稱為離散製造型企業。例如火箭、飛機、武器裝備、船舶、電子裝置、機床、汽車等製造業,都屬於離散製造型企業。

    離散製造業管理難題:

    1、混合生產、人工排產工作量巨大

    2、生產資料多、資料維護工作量大

    3、生產工序多,成本核算難精確

    高效率、上手快、低成本,C2P工業雲——一套滿足您任何需求的企業數字化管理軟體!

    C2P工業雲幫你擦亮雙眼,告別摸黑管理,全流程標準化管理,精算每筆利潤,實時生成報表,讓您的企業決策有“據”可依, 生意有“利”可圖!

    用人貴、效率低怎麼辦?

    C2P工業雲疏通企業所有環節,調動全員工作積極性,用最少的人辦最多的事,讓降本增效落到實處。

    庫存積壓、斷貨怎麼辦?

    C2P工業雲庫存預測功能隨時掌握庫存情況,自動訂貨功能,一鍵設定24小時保障”安全值”,不壓貨,不斷貨,流暢生產,順暢出貨!

  • 6 # 鼎捷智造

    大家都知道,製造業的生產型別可分兩大類:離散製造業和流程製造業。離散製造的產品往往由多個零件經過一系列並不連續的工序的加工最終裝配而成,凡是加工此類產品的企業可以稱為離散製造型企業,如電子裝置、精密器件等裝備行業就屬於離散型製造。

    離散型企業管理難點

    由於離散型的行業特點,在企業管理中面臨生產計劃困難、過程控制困難、成本管理困難三大痛點。

    1.生產計劃困難

    由於產品種類多,生產計劃必須有足夠的靈活性。目前許多裝備製造業企業沒有完善靈活的生產控制計劃,並且生產計劃與採購計劃沒有有效結合。

    2.生產複雜

    生產過程控制困難。裝置孤島與資訊孤島普遍存在,造成資料採集仍然採用人工,整體數字化管控受限,導致生產運營管理無法採用更先進的理念。

    3.成本影響複雜

    整個體系記憶體在大量高能耗、高安全風險、低利用效率的機械裝置,這對企業成本管控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離散型企業工業資訊化難點

    由於離散型企業所涉及的技術門類多、過程複雜;自制件多、工藝、工裝設計和技術準備週期長、技術管理複雜,產品研發、產品設計變更和工程變更頻繁等特點。

    離散製造業面臨生產環境複雜、IT與OT融合難、生產執行資料採集分析再利用及安全性不佳等難點,且大中小、頭部企業轉型進度、成效參差不齊,轉型水平與企業規模呈明顯正相關。

    離散型企業實現工業資訊化方法

    對於製造企業來說,透過融入數字化技術,在鬆散無序的離散製造中引入“秩序”,實現各生產要素、生產環節之間的緊密配合,完成離散製造業的“流程化改造”是當前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可從研發設計協同與最佳化、裝置管理智慧化升級、供應鏈生態協同三個維度出發。

    01 研發設計協同與最佳化

    對於產品結構複雜、設計週期長、設計工作量大、按訂單設計的企業。對於企業提高研發效率,實現研發過程的協同工作,縮短產品上市週期,降低產品成本,PLM系統起到了重要作用。

    隨著PLM系統在企業內部的深入應用,將為企業業務過程和協同管理提供有利的協同環境,從而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併為企業制定未來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和輔助決策。

    PLM專案的建設將為企業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進:

    1、梳理與最佳化研發管理過程,建立產品生命週期管理體系。透過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體系建設,將梳理各單位現有研發管理過程,最佳化研發管理體系,並在此技術上進行深入與擴充套件研究,形成企業統一的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和運維管理體系,實現企業的統一管控。

    2、建立與規範產品資源庫,提高知識重用率。透過整理與規範產品資料管理標準,逐漸建立起跨產品全生命週期的產品資源庫,實現圖文件管理、研發資料管理、產品結構管理、工作流程管理等資訊化管理的目標,提高資料管理與重用的效率,進而提高設計與研發效率,改善產品質量。

    3、建立協同設計研發環境,提高研發效率。建立電子化的協同設計研發環境,實現電子資源的快速瀏覽和安全訪問;實現協同研發專案管理,提高專案管理的質量與效率;實現設計與工藝的協同,縮短研發時間,提高研發效率。

    4、實現數字化產品設計、數字化製造、提高產品質量。在虛擬環境下,透過產品設計、模擬分析與虛擬製造的手段對產品效能及製造過程進行分析最佳化,減少現實環境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提高產品製造一次成功率,降低研發與製造成本。

    02 裝置管理智慧化升級

    多數製造企業雖然花費巨資引入非常先進的裝置,但裝置管理維護、人員知識結構仍停留在較低水平:數採基本靠筆,處理基本靠人,分析基本靠猜(經驗)。可以說是買來了4.0的裝置,卻延續著2.0的管理。這時,得引入裝置雲來實現裝置管理職能化升級。

    裝置雲透過整合裝置水晶球、裝置雲視界、裝置點檢、裝置維修等工業APP應用,以低成本裝置資料採集為出發點,最佳化「點」的裝置工藝能力,進而強化產「線」效能,讓裝置會說話會思考,提升工廠裝置生產能力,降低裝置非預期停工,穩定裝置加工能力,全「面」性的提升工廠整體效益。

    03 供應鏈生態協同

    疫情導致市場需求減少,並增加未來行業供應鏈供需的不確定性。此外,還造成一系列供應鏈管理挑戰包括上游供應停產或短缺、安全庫存要求增加、復產不能滿負荷生產、勞動力短缺導致人力成本上升、物流中斷導致成本上升和週期拉長等,讓經營困難的工業企業雪上加霜。

    面對挑戰,建議從三方面入手,加強企業供應鏈管理效率和效益。

    供應鏈柔性塑造:透過增強採購靈活性、製造靈活性和物流靈活性提高供應鏈應對變化的快速響應能力。供應鏈成本管控:透過產品標準化、流程最佳化和其他成本最佳化措施降低運營成本。供應鏈數字化:利用數字化工具賦能,透過資料視覺化改善供應鏈運營,並支援供應鏈戰略決策。

    供應鏈挑戰和市場危機對企業來講是考驗實力和智慧的時機。不破則不立,舊的供應鏈管理方式必須與時俱進,因應市場和企業戰略的變化而有所調整重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數量過多會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