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看世界呀
-
2 # 有點慢10
這要看空氣的密度分佈情況而言,正常情況下,空氣都是下密上疏,海市蜃樓是正立的虛像。當地面曬得很熱,空氣下疏上密,海市蜃樓是倒立的實像。地面就像鏡面,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水面,在沙漠遇到這種情況,是很致命的誘惑。
這種倒立的實像,夏天在柏油馬路上,很常見。
-
3 # 黃蜂二師兄
見過海市蜃樓的人都知道,遠處的景色栩栩如生,很多沙漠Explorer如果看到海市蜃樓,千萬不要相信可以找到裡面的景色,因為它往往多次折射成像,相距幾百公里都有可能!很多作品都是二次合成
還有個網友拍下的海市蜃樓,場景是古代人們在走路和武打的場景,那就更不可能了!現代人所見到的古代,那是演繹出來的,誰真正見過活著的古代人?很多人認為是某地在辦什麼傳統節日或者哪個地方在拍古裝戲,這個解釋比較靠譜。
那麼很多人好奇,既然是折射,應該是倒影呀?怎麼會出現正影的多些呢?這就更好解釋了,能出現海市蜃樓的地方都是沙漠或海上水汽比較強烈的地方。
海市蜃樓透過二次折射的機率大些,因此人們可以看到正像,如果是一次折射,原圖比例,離了這麼遠,早就像螞蟻這麼小了,能看到比正常人更大的景象,也充分說明是二次折射,這和孔像原理類似,原圖被放大了很多倍了!
倒立的多,這一類蜃景幾乎每年每個人能見到很多,那就是夏季柏油馬路遠處的“水潭”,可以相當清晰地映射出周圍的景物,同時可很好地說明海市蜃樓的形成原因。
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但是若光在介質中傳播,卻會由於傳播介質對光的折射率不同發生光的各種折射現象,而大氣的分佈並不是均勻的,由於貼近地面的大氣的熱量來源主要是大地熱輻射,距離地地面近的空氣由於受熱膨脹達的更多,於是形成了大氣的受熱不均現象進而造成不同空氣層之間的密度差,對光的折射率的不同,使光有可能在某層大氣上發生全反射,所謂的全反射就是像鏡子一樣,可以映射出周圍不是很遠處的物體。夏季柏油馬路上這樣的景象十分常見,“水潭”中的交通訊號燈等人類設施依稀可辨。這類蜃景中形成的物象都是倒立的,而除此之外蜃景還可以是側視、斜視甚至俯視的,近期洪澤湖一代就出現了一場海市蜃樓,其中依稀可見訊號塔等現代建築,和海市蜃樓影象中基本一致。
較高空的大氣環境要更復雜一些,地面的建築不一樣,受熱不一樣,對周圍空氣的加熱不同,同時由於地面水體的分佈,更加重了這樣的趨勢,而水資源的分佈在地面上的分佈不均勻,較為均勻的大氣出現於海洋上空,由於底層都是海水,使得上空的大氣密度也更均勻一些,這也是大規模的海市蜃樓多出現在蓬萊、青島等沿海地帶的原因,海洋上空的大氣和陸地上空大氣的密度分層現象恰好相反,導致的就是不同的結果,看到的是側視或正視的蜃景。海市蜃樓的原理在實驗室中可以驗證,只不過實驗室中無法重現地球大氣那樣複雜的環境,僅能證實光在分層的空氣介質中的確可以不斷折射進而發生全反射現象。
還有一個側面證據,海市蜃樓基本上都發生在白天等光照條件較好的時段,還沒有發生於夜晚的,也說明海市蜃樓的形成和光纖的強弱有密切的關係。